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走进万盛>营商环境>营商举措

我区打出稳企惠企金融信贷“组合拳”:引来“金融活水” 助力企业纾困

日期:2022-07-01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日期:2022-07-01

“谢谢政府的帮助,让我们快速获得流动性资金购买原材料,能够持续生产。”6月28日,重庆汇航铝加工有限公司负责人高兴地说。

据了解,该公司是我区引进的一家民营企业,今年与国内多家合作企业签了订单,因订单数量增加造成流动资金紧张。区财政局了解情况后,及时向辖区内商业银行推送该公司具体情况。当月内,该公司获得重庆农村商业银行万盛支行500万的流动性贷款,有效地缓解了经营资金压力。

引来“金融活水”为企业纾困,只是我区财政系统稳企惠企政策落实的一个缩影。

市场主体“青山常在”,发展活力才能生机盎然。面对疫情对经济社会造成的冲击,我区财政系统严格落实国家、市、区惠企纾困政策,引导金融机构执行好降准、专项再贷款及对中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等有效措施,为中小微企业精准“输血”,着力实现中小微企业信贷支持“扩总量”。

护航中小企业稳定发展。引导金融机构准确把握信贷政策,加强对受疫情严重冲击的行业、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融资支持,按照市场化原则对受困市场主体“应延尽延”,提升融资便利度、降低综合融资成本。今年以来,运用支农支小再贷款资金投放贷款1.73亿元,惠及市场主体312户;累计实施普惠小微延期还本10.27亿元,发放信用贷款4.54亿元。

构建线上线下联动服务格局。线上平台扩大覆盖,运用“长江渝融通”、农村信用大数据平台等线上平台开展常态化政策宣传和典型案例推广,有效扩大政策宣传广度和深度。截至6月20日,通过“长江渝融通”推送企业40户,已授信35户,授信金额5088万元。线下阵地持续发力。发挥“1+2+N普惠金融到村”基地、“1+5+N金融服务港湾”、首贷续贷中心主阵地作用,强化部门联动,主动进园区、进企业开展政策宣传、培育辅导、融资对接,到平山园区开展货币政策工具等政策宣讲。高标准推动金融服务港湾和央行再贷款示范基地创建,扩大基层金融服务覆盖范围。截至5月末,区内3家已挂牌金融服务港湾企业累计发放贷款9989万元,2家再贷款示范基地发放再贷款685万元。

推动实际贷款利率稳中有降。引导金融机构将LPR内嵌到内部资金价格传导相关环节,切实将LPR下降传导至贷款端,推动全区企业贷款利率稳中有降。截至5月末,全区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4.98%,同比下降18个基点,其中小微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4.92%,同比下降88个基点;涉农贷款加权平均利率5.48%,同比下降17个基点。

打造优质金融服务体系。组织区内银行机构、证券公司常态化开展送服务上门活动,帮助企业更便捷地对接银行机构、了解金融产品,让银行机构针对企业不同发展状况提供行之有效的融资建议。畅通银企信息渠道,联合区科技局、经信局、农林局、商务局、文旅局等行业主管部门,定期开展民营企业融资需求摸排工作,梳理汇总形成融资需求清单,发送至区内银行机构进行点对点沟通对接。截至目前,共收集到企业融资需求2.14亿元,已全部交由银行开展贷款业务评估。积极开展政银企对接活动,协调组织金融支持疫情防控和社会经济发展政银企对接会和科技创新再贷款政策宣讲政银企融资对接会(万盛分会场),共有8家企业与意向银行进行现场签约,共计发放贷款3亿元左右。

大力推动绿色金融发展。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进一步完善绿色金融体系建设,加大绿色项目策划报送工作,联合人民银行巴南中心支行召开绿色金融进园区培训会,向人民银行推送绿色产业项目14个。引导全区银行机构加大对碳减排领域的支持力度,实现了重庆市首笔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2291万元落地万盛。该项工作经验被人民网和央广网等媒体刊发转载。截至目前,全区已运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发放贷款6427.3万元。

一组综合数据亦折射出我区金融信贷政策对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截至今年5月末,全区各项本外币贷款余额135.44亿元,同比增长13.99%,高于全市平均水平4.89个百分点;中长期本外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22.73%,高于全市116.86个百分点。

(叶  露   李俊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主站

部门街镇

政务新媒体

智能问答

返回顶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