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通知公告

新版《养老机构管理办法》本月起实施

养老机构“少跑腿” 老人“家门口”享服务

日期:2020-11-11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日期:2020-11-11

随着银发浪潮来袭,养老问题逐渐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近日,记者从区民政局获悉,本月起,由民政部印发的新版《养老机构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实施。该《办法》将全面规范养老机构的服务与管理,为老年人提供高质量、多元化的养老服务。

“与2013年民政部发布的旧版《办法》相比,新版《办法》新增了17条内容,修改了29条内容。”区民政局副局长赵茂开介绍,新《办法》施行后,养老机构备案将更加便利,各类应急措施也趋于完善。同时,新《办法》还明确了养老机构可开展延伸服务,鼓励公建民营的管理模式。

许可变备案 开办养老机构更方便

“养老机构备案管理的修改,是新《办法》最大的一个变化。”赵茂开说,新《办法》取消了以前关于设立养老机构需要许可的规定。其中第43条规定,设立公益性养老机构,应当依法办理相应的登记。设立经营性养老机构,应当在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办理登记。养老机构登记后即可开展服务活动,并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备案。

记者注意到,《办法》中的备案不是审批式或变相审批式备案,而是告知和承诺式备案。通过备案这个形式,办理者向主管部门告知开办养老机构,并承诺具备养老机构服务能力和信用保障,主管部门将其基本信息和承诺情况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同时跟进行政监管。

细化应急措施 老人的安全更有保障

老年人年迈体弱,更需用心呵护。在养老机构的服务规范上,新《办法》明确了养老机构要向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精神慰藉、文化娱乐等服务。完善了入院评估制度,规定养老机构应当对老年人的身心状况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或者变更老年人的照料护理等级。

同时,根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政策和《传染病防治法》要求,新《办法》细化了养老机构发现老年人为传染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人时的应对措施,明确其应当及时向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医疗机构报告,配合实施卫生处理、隔离等预防控制措施。

“今年疫情暴发后,我区养老机构没有发生一例感染事件。”赵茂开说,辖区养老机构均严格落实了防疫要求,实施了封院管理、拒绝亲属探视、每日消毒、严格管理老人的食物等措施,杜绝一切可能发生的感染源。

延长服务链 “家门口”享优质养老服务

新《办法》鼓励养老机构开展延伸服务,明确养老机构可以运营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或者上门为居家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浴、助洁等服务。

当前,我区很多养老机构已在试水把专业服务从机构延伸到社区,为老年人提供临时托养照料和上门服务,逐步构建机构、社区和居家一体的养老服务链条。

今年78岁的戴柯俭老人几乎每天都在万盛街道江山城社区养老服务站吃午饭。“儿女工作都很忙,我在这里吃午饭,大家都方便。”戴柯俭老人告诉记者,这里的午餐菜品丰富、味道好,和大家一起吃饭,感觉特别香。

目前,我区已有养老机构12家、社区养老服务站28个、村级养老互助点25个。今年底,全区还将建成2个街道养老服务中心、13个社区养老服务站,让更多的老年人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养老服务。

鼓励公建民营 优化社会资源配置

新《办法》指出,政府投资兴办的养老机构,可以采取委托管理、租赁经营等方式,交由社会力量运营管理。

赵茂开介绍,养老院在实际管理中,出现了一种普遍情况:公办养老机构的硬件设施齐全,但服务质量仍需再努力;而民营养老机构的硬件很一般,但服务很专业。那么,如果让社会力量来运营公办养老机构,是否可以达到1加1大于2的效果?

事实上,区民政局早在2016年就与南山养老集团合作,以万盛社会福利中心为载体,试行公建民营管理模式。

“公建民营管理模式是一种优化社会资源配置、提高养老服务供给能力的有效举措。经过多年的稳定运营,这种管理模式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值得推广。”赵茂开说,目前,我区已引进了南山养老集团、安博馨养老服务公司、豪康养老等专业公司参与养老机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的专业化运营。(曾 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主站

部门街镇

政务新媒体

智能问答

返回顶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