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通知公告

防溺水,切记远离危险水域

日期:2020-07-22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日期:2020-07-22

当前,孩子们迎来了快乐的暑假生活。如何保证孩子安全、快乐过暑假,是全社会面临的一场“大考”,防溺水放在首位。

如何有效防溺水?7月20日,记者采访了区教育局安全科科长陈兴旺,讲解防溺水知识和技能,提高孩子自救能力,严防意外事故发生。

这些区域是溺水高风险区

陈兴旺介绍,游泳池、水库、池塘、河流、溪边、海边等场所是易发生溺水的高风险区域。同时,无人监管的山村水塘也是一大隐患,溺水事故多发生在河流、水塘、水库以及建筑施工后形成的大水坑。

孩子发生溺水事故,对家庭来说是沉重的打击。如果家长和学生能远离这些溺水高风险区域,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溺水悲剧也许能相对减少。

陈兴旺提醒,家长和监护人要教育孩子,牢记防溺水“七不”,不能私自到溺水高风险区玩耍,游泳时必须有长辈陪同。若遇到同伴溺水,要大声呼喊,并立即寻求成人帮助,不能盲目施救。

“在加强预防的同时,家长和监护人也要和孩子一起掌握相关的急救知识和技能。”陈兴旺说,如果发生溺水,自救很重要。首先,不要慌张,放松全身,让身体飘浮在水面上,将头部浮出水面,用脚踢水,防止体力丧失,并大声呼救;身体下沉时,可将手掌向下压;如果在水中突然抽筋,应立即求救,若周围无人,可深吸一口气潜入水中,伸直抽筋的那条腿,用手将脚趾向上扳,以解除抽筋。

关于溺水的几个误区

陈兴旺说,溺水存在以下几个误区,家长和孩子要注意。

误区一:会游泳就不会溺水吗?

任何人都可能发生溺水,即使是熟练掌握了游泳技能,水性很好,也可能发生溺水。患有某些疾病的人发生溺水的可能性更高。

误区二:溺水后会大声呼喊?

很多人以为溺水者会在水中呼喊扑腾。其实溺水的发生大都无声无息,溺水者很多时候是直立、睁着眼、半闭着嘴、安静地站在水里,不挣扎、不哭喊。

误区三:手拉手就能救起溺水者?

看到亲人或同伴突然溺水,我们的第一反应,可能是自己去拉一把,但这一拉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连环溺水。

误区四:倒背控水靠谱吗?

倒背控水过程中,容易导致胃里容物排出,增加误吸风险,有害无益。而对于因溺水心脏骤停者,控水造成心肺复苏延迟,增加死亡率。

小贴士

儿童牢记防溺水“七不”

1.不私自下水游泳;

2.不擅自与同学结伴游泳;

3.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

4.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5.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6.不私自到江河、湖泊、水库、堰塘、水井边玩耍;

7.不擅自下水施救。

(曾  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主站

部门街镇

政务新媒体

智能问答

返回顶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