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盛经开区管委会2021年工作报告执行情况
1、重点产业持续壮大。制定出台全区《2021—2025年加快推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重点发展材料、锂电、能源化工、电子元器件、生物医药等产业。大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电子制造业、摩托车制造业、消费品工业产值分别增长72.2%、20.7%、18.7%,助推全区规上制造业实现产值170亿元、增长22.7%。培育壮大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等产业集群,惠伦晶体一期、冠宇电池第四第五厂等项目建成投产,主导支柱产业累计实现产值206亿元、增长18.8%,对工业增长贡献率达120%,助推全区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253亿元、增长15.5%。
2、智能制造快速发展。引导企业完成智能化改造项目14个,冠宇电池、远恒新材料、展印包装建成市级数字化车间,重点企业装备数控化率达75%以上,助推工业技改投资完成26亿元、增长106.2%,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位列全市第1位。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中国(重庆)数字经济产业创新中心落户万盛,智慧社区、智慧养老、智慧教育等应用场景不断丰富,数字经济产值达20亿元、增长48%。提升产业价值链,全区有研发活动工业企业占比超过50%,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达86亿元、增长44%。
3、资源要素保障有力。园区平台建设加快,鱼田堡高新技术产业园二期基础设施等16个项目建成投用。能源供需双向发力,改扩建供电线路69公里、天然气管网87公里,陕煤入渝517万吨、增长40%,工业用电(剔除煤矿用电)增长28.7%、用气增长39.5%。企业帮扶到位,新增减免企业税费超3.5亿元、降低企业电气成本4000万元,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5.2亿元、增长30.6%。人才支撑力度加大,新增企业用工3500人,新引进各类人才1200名,技能培训1.3万人次。
4、投资驱动支撑有力。突出重大项目带动作用,全年重点项目投资61亿元、增长16.8%。其中,市级重大项目投资额增长136.5%、创历史新高。突出抓好工业投资,全年实施工业重点项目24个,完成投资41亿元、增长57%,增速排名主城都市区第1位,两年平均增长39.1%;着力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政府投资和社会投资分别完成22亿元、69亿元,占比为24:76,社会投资增速达16.5%,社会投资占据主导。
5、旅游消费持续恢复。提质改造青年汇巅峰乐园、板辽·金沙滩、蘑菇总动员等景区景点,成功举办“2021总裁绿道·万盛云端花海马拉松”等活动20余场次,全区接待游客、旅游综合收入达2650万人次、214亿元,分别增长6.9%、15.5%。培育壮大旅游产业规模,旅游规上企业营业收入增长69%。推出万盛首档文旅微综艺,获评2021年度中国旅游影响力营销案例。建成智慧文旅平台和应用体系,智慧旅游与旅游服务综合满意度保持全市前列。凉风村入选全国乡村旅游扶贫示范案例。
6、全民健身深入推进。黑山谷旅游度假区获评全市唯一一家“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体育发展中心喜获“全国体育系统先进集体”“2017—2020年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表彰,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凉风村被评为“2017—2020年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提升竞技体育水平,获市级以上体育比赛前三名达37项。大力发展群众体育,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98平方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提升至61.2%,各项指标均领跑全市。
7、商贸经济多点发力。释放消费市场潜力,举办春季家博会汽车展销等活动80余场,培育“夜万盛·潮生活”等夜经济业态,零售业销售额增长20%,住餐营业额增长25%。培育消费新业态,国能奥特莱斯获评国家级“绿色商场”,网络零售额增长16.6%。做大批发市场规模,限上煤炭、化工商贸销售收入分别增长36.1%、52.9%,拉动批发销售额增长20%。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快递到村”实现全覆盖,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增长20.8%。大力发展金融服务业,保险业保费收入、证券业交易额分别增长33%、22%,万盛被确定为全市绿色金融发展重点地区。稳步推进外经外贸,进出口总额达7.3亿元、增长32%。服务业增加值109亿元、增长8.6%。
8、城市品质不断提升。推进城市扩容提质,东林街道新工区等4个老旧小区改造有序推进,签订城市棚改协议1003户、14万平方米;京樾府、六井田园等改善性住房项目加快建设;城市西区建成道路11公里、综合管廊5公里、海绵城市1.5平方公里,学校、医院、公园等配套相继完善。大力开展住房租赁试点,7个项目纳入中央财政支持储备库,新增租赁住房845套、15万平方米。完善城市配套,建成城市污水管网131公里,塔山农贸市场等一批民生设施建成投用。抓好城市精细化管理,完成“坡坎崖”绿化1.3万平方米,新增城市绿地5万平方米,累计建成城市公园46个、235万平方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4.5平方米、居全市前列;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区复审。
9、乡村振兴有序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统筹实施乡村振兴项目60个,消费帮扶完成计划任务的113.5%,脱贫户年人均纯收入15415元,年均增幅21%,脱贫人口基本医保参保率、脱贫家庭学生义务教育巩固率达100%,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全市首批乡村振兴示范村——绿水村成功开村,并先后荣获国家级宜居村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等10余项市级以上荣誉称号。推进农业“接二连三”,农产品加工业规上企业总产值达23亿元、增长16%,创近10年最好水平。持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农村供水入户率达100%、天然气入户安装率达55.2%;建成农村公路30公里,丛黑公路获评“第二届全国美丽乡村路”,黑山镇成功创建全市“四好农村路示范镇”。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全区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1.8%,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率、生活污水有效治理率均达100%,金桥镇成功创建市级卫生镇,黑山镇创建国家卫生镇通过市级评审。
10、生态质量持续改善。持续推进污染防治攻坚,城乡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分别达99%、94%,孝子河温塘等3个考核断面均为Ⅱ类水质,黑臭水体变身“一汪清泉”;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35天,居主城都市区第2位。全面推行林长制,完成营造林任务8900亩,全区森林覆盖率达58%;基本完成自然保护地优化整合,逐步形成“1+4”自然保护地体系。加强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完成矿山治理150亩,建成市级以上绿色矿山12个,万盛在全国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暨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经验交流现场会上作交流发言。厚植绿色发展本底,规模以上重点行业工业企业节水创建率100%,园区企业水资源循环利用率达46%,成功创建节水型社会;成功纳入全国首批整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城市;成功创建市级节约型机关16家,公共机构油烟治理实现全覆盖。
11、重点改革深入实施。纵深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形成“3+3”区属国有重点企业架构,全面完成国企公司制改革,出台《万盛经开区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40余个;在全市率先实现存续企业改革和吊销未注销企业任务“双清零”目标。全力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稳步推进学校网点布局调整和集团化办学改革实践,整合组建中小学、幼儿园教育集团9个。抓好机关事务管理改革,启动区级机关公物仓建设,推进党政机关公务车管理标准化建设,完成首批办公用房权属登记工作。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全区实施农村“三变”改革的行政村达20%,60%的村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
12、创新内核持续加强。强化创新驱动,召开深入推进科技创新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市级高新区创建工作扎实推进,万信科创企业孵化器成功获批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一区两工程三中心N平台”创新平台体系加快构建。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规上企业研发投入增长20%,高新技术企业、市级科技型企业分别达44家、315家,增长26%、19%,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超40%,新增市级研发平台3个。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实现零突破、融资额居全市前列,万户市场主体商标拥有量达到1530件。
13、开放合作不断深化。主动参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功纳入川南渝西融合发展试验区范围,与成都市青白江区等签订合作协议10项,举办2021年川渝旅游行业职工技能大赛暨西南地区邀请赛等活动10场。积极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重庆(万盛)内陆无水港纳入全市《关于“十四五”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高质量建设的实施意见》,并完成发展规划和项目可行性报告编制。全面落实“一区两群”对口协同发展,与开州区签定《2022—2026年对口协同发展框架协议》,助其销售农特产品1000余万元,双向输送旅客2万余人次。渝黔合作不断深化,与贵州遵义桐梓县实现双方高层互访并签订合作协议,“黔煤入渝”加速推进。
14、通道建设取得突破。高速公路方面:渝黔复线高速全面建成通车;綦万正高速已完成工程可行性研究及初步设计,正在开展招商引资;江綦万桐高速(青年至羊蹬段)正在开展工程可行性研究,并作为规划论证项目,纳入《重庆市综合交通运输“十四五”规划》。铁路方面:关赶铁路实现复工并完成总工程量的70%;渝贵高铁、广涪柳铁路、新三万南铁路开行公交化列车已纳入《重庆市综合交通运输“十四五”规划》。机场方面:江南机场已规划定位为支线运输机场,并纳入全市运输机场布局。万盛区位优势更加明显,后发优势持续显现。
15、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增强招商合力,构建“1+5+N”招商新格局,成功引进全球最大的耐火材料制造商奥镁集团、全球铝镁合金结构件龙头企业南京云海金属、世界500强制造业企业西卡德高集团等行业重点企业,累计签约重大项目70个、协议总投资202亿元。强化企业服务,搭建政银企合作平台,帮助20余户企业申报优惠政策资金3856万元,争取重庆绿色金融贷款项目9个,提供融资需求42.7亿元。全年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60亿元,增长25%。
16、营商环境更加优化。加强政务服务阵地建设,建立以政务服务中心为核心的“1+3+N”政务服务群,形成区、镇、村三级政务服务一体化格局。大力宣传推广“渝快办”,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渝快办”考核排名跃居全市第一序列。深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企业开办时间最快达到1小时,全面推行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登记申报承诺制及“证照分离”改革,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5500户、增长24%,增速居主城都市区前列。推行工程建设项目“一个窗口”并联审批,全面公开365项政务服务事项“办事指南”,101项办理类事项实现“五个一”办理。
17、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学前教育普惠率达87%,高中教育质量连续7年稳步提升,职教中心成功申报市级“双优”建设单位,和平小学、新华小学教学综合楼等建成投用。全力提升公共卫生水平,人民医院住院部综合业务楼完工,中医院综合业务楼即将建成投用,人民医院创“三甲”深入推进,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全部达标,基层医疗机构远程诊疗覆盖率达100%,建成区、镇、村三级中医医疗防护网,辖区公立医疗机构中医馆建设实现全覆盖,成功创建全国健康促进区、全国无障碍环境达标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建成首个24小时图书馆、5个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基层文化服务中心、图书馆“一卡通”服务实现全覆盖,47个文化作品获市级以上奖项,金桥镇获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扎实推进“五大”文明建设,堡堂村、图书馆等13个单位创建为全国文明村镇(单位)。
18、民生保障更加有力。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1600余件民生实事顺利办结,20件重点民生实事完成年度任务。着力抓好就业民心工程,城镇新增就业、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等超额完成市下目标,关闭煤矿下岗职工实现全员安置。全力织密社保、医保网,城乡养老、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困难群体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9.9%。切实做好“一老一小”服务,万东片区养老服务中心等3个养老中心及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完成主体工程和基础装修建设,养老服务机构与基层医疗机构实现签约服务全覆盖。扎实抓好退役军人事务工作,成功创建全国县级示范型服务中心1个、乡级全国示范型服务站10个。强化社会兜底保障,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供养人员等群体实现应兜尽兜、应助尽助。
19、风险防范精准有效。强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重点区域、重点场所实现视频监控全覆盖。不断夯实平安建设基层基础,深入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建成投用“三所一队”及公安执法办案管理中心。突出抓好安全生产与灾害防治,万盛货运安全监管模式获市长肯定批示、并在全市推广,全区连续6年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连续6年荣获全市“安全生产先进区县”。群众安全感指数持续保持全市前列。
20、高质量完成镇、村(社区)、民主党派等换届,扎实做好肖猛、李川严重违纪违法案“后半篇文章”,100件人大代表建议意见、68件政协委员提案圆满办结,关工委荣获“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犹春香荣获“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全区呈现高质量发展动能更加强劲,党风政风民风持续向好态势。与此同时,统计、审计、外事、保密、应急救灾、民防、公共资源交易、民宗侨台、档案、地方志、老龄、残疾人、工会、青年、妇女儿童和老干部等工作也取得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