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政策文件及解读库>政策文件>其他文件
[ 索引号 ]11500110588903728C/2021-00095 [ 发文字号 ] [ 发布机构 ]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 [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 成文日期 ]2021-01-07 [ 发布日期 ]2021-01-27 [ 体裁分类 ]公文 [ 有效性 ]

万盛经开区2020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日期:2021-01-27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日期:2021-01-27

万盛经开区2020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202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委依法治市办和市司法局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我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五届九次全会精神,以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和《重庆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16—2020年)》为主线,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有力维护了社会大局稳定、保障了人民安居乐业、促进了社会公平正义。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法治政府建设基本情况及成效

(一)党政主要负责人切实履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党工委书记为主任的依法治区委员会,定期召开专题会,研究听取、安排布置全区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并强化经费保障,加大对法治宣传、人民调解、村居法律顾问全覆盖等各项工作的资金投入。二是加强制度建设。坚持党务、政务公开,坚持民主集中制,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和质询,严格按决策程序办事,不断增强工作透明度;建立村居法律顾问全覆盖和公职律师制度,健全领导尊法学法守法用法长效机制,充分运用和发挥律师顾问在依法行政中的作用,积极推行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三是加强队伍建设。强化法治教育培训,抓好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党工委、管委会召开党工委委员会、管委会主任办公会、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等学习宪法、民法典等法律法规14次。全年邀请市法学专家来区开展依法治国、宪法、民法典、依法行政等专题培训5次。四是加强督查考核。将依法治区和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纳入全区年度目标考核,定期开展督促检查;将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列入党政主要负责人年终述职内容,自觉接受监督。

(二)围绕优化营商环境,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一是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全面清理妨碍统一市场公平竞争的规定和做法,加强对所有制经济的保护。组织23个公平竞争审查联席成员单位召开全区公平竞争审查联席会议,对我区现行规章、规范性文件和其他政策措施中含有的地方保护、指定交易、市场壁垒等内容进行全面清理。制定印发《建立健全外商投资全流程服务体系》文件,进一步完善相关工作机制,外商投资企业服务能力和水平不断得到提升,2019年全区开办企业在全市营商环境考核中名列第9名。二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按照“应减必减,应放必放”的原则,积极开展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的落实和衔接工作。今年以来,已全面清理取消自行设定的各类证明事项52项,行政许可事项时限压缩率由51.05%提升至79.27%,即办率由1.79%提升到42.35%,平均跑动次数由1.09次压减至0.24次,全程网办比例由11.54%提升到76.81%。三是优化提升服务效能。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促进审批服务便民化,政务服务重点领域和高频率事项基本实现“一网、一门、一次”和线上线下“手势”一致、同事同标。大力推进政务服务事项预约办理和结果免费邮寄送达服务,实现企业和群众办事“一次不跑、只跑一次”。全面推行“多证合一”“证照分离”,全面建成覆盖33个部门、10个镇街、99个村(社区)的“互联网+政务服务”网络。截至目前,全区236项市级公布的高频政务事项平均跑动次数已压减至0.51次;各类政务服务事项办结率达到99.75%;所有单位的办理类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全流程“一网通办”。四是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制定印发《2020年万盛经开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要点》和《关于进一步加强信用工作落实的通知》等文件,突出重点领域诚信建设,加快建设诚信政府。截至目前,我区无行政机构被处罚、无新官不理旧账事件、无失信被执行人涉政府机构、无政务失信行为,政务诚信整体情况较好。五是创新监管方式。全面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区行政执法部门均公布了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建立完善了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目前全区名录库共有848名行政执法人员,动态完善了“一单两库一细则”。建立区级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编制完成“互联网+监管”事项目录清单、实施清单。按照“一个法律法规条款至少梳理一个监管事项子项”的原则,将监管事项梳理细化成监管子项,形成本部门、本单位、本行业领域监管事项目录清单,持续推动各部门在互联网上填报本单位实施的监管事项。

(三)围绕促进良法善治,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一是开展重点领域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清理不利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更好服务市场主体,稳就业、保居民就业”的规范性文件2件,目前正在按程序修订。开展交通和卫生健康领域地方性法规配套规范性文件和野生动物保护领域规范性文件专项清理,将2件符合行政规范性文件特性但未纳入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的文件纳入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已废止1件,另1件拟纳入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程序修改后公布、实施。二是做好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及备案审查工作。严格执行规范性文件“三统一”制度,确保制定主体合法,今年共计制定行政规范性文件1件,报备1件。全面推行合法性审核机制,对全区凡涉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义务的行政规范性文件,均纳入合法性审核范围。

(四)围绕健全体制机制,提升决策科学化法治化水平。一是建立依法决策工作机制。严格按照“三重一大”行政决策工作规则,对全区重大行政决策目录、标准进行细化,进一步规范重大行政决策流程。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公开制度,除依法应当保密事项外,重大决策事项均在万盛网、万盛日报等公共媒体平台公开。健全管委会法律事务审查机制,管委会常年法律顾问常态列席管委会主任办公会,对提请主任办公会议审议的规范性文件、招商引资合同、重要法律文件进行合法性前置审查,出具审查意见,充分发挥法制参谋作用。二是完善行政决策论证评估机制。对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行政决策、重大项目等决策事项,均公开征求意见,进行风险评估,并做好信息公开。今年以来,共计对31项重大决策、重大项目开展了风险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暂缓实施重大项目1项。同时,对全区公开招标工作,分类建立项目库;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决策事项,组织专家、专业机构进行论证。

(五)围绕强化监督制约,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一是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持续推进农业农村、文化市场、生态环境、交通运输、市场监管五大领域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分别设置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全面推进部门内综合执法,调整归并行政执法职能,整合行政执法机构,实现“一个部门一个机构执法”。组建10支镇街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和10个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二是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成立以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为组长的全面推行“三项制度”工作领导小组。行政执法机关作出重大执法决定前均严格进行法制审核,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执行率达100%。三是加大重点领域执法力度。加强食品药品安全、医疗卫生、劳动保障、生态环保和安全生产等重点领域的执法工作。全年立案查处违规销售消毒产品案件3件,罚没金额6万余元。四是强化执法工作监督。推进全市统一的行政执法监督网络平台建设,开设投诉举报(12369热线),实行情况通报制度,在“双微一端”平台适时通报和曝光违法行政典型案例,坚决排除对执法活动的干预,防止和克服执法工作中的利益驱动,惩治执法腐败现象。认真做好司法建议的回复工作,2020年我区共收到司法建议6件,已全部按期回复。

(六)围绕创新社会治理,依法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一是依法化解涉疫情矛盾纠纷。认真落实司法部《关于推动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法治保障的意见》和市疫情防控工作部署要求,及时有效化解涉疫信访事项28件。二是提高公共法律服务水平。建成覆盖全区99个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平台,落实21名法律服务从业人员担任村(社区)法律顾问,实现村(社区)法律顾问全覆盖。积极推行律师和基层法律工作者参与“12348”法网热线值班和法律援助工作,全年接待来电来访法律咨询329人次,收案98件,结案88件,为当事人挽回直接经济损失92.03万元。实施律师参与见证刑事案件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为292名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帮助。三是加强普法宣传。认真开展“12·4”国家宪法日和宪法宣传周集中宣传教育活动,全年开展宪法宣讲活动51场次,校园法治讲座31场次,“法律八进”法治宣传活动186场次。灵活开展疫情防控法治宣传活动。利用万盛手机报推送“助企抗疫·司法同行”16期,受众人数达6.19万人;推送“疫起学法”广播剧10集;组织群众参与市普法办组织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法律知识网上竞赛”,参与人数7000余人。四是创新社会治理。建立健全矛盾纠纷动员化解工作机制,规范完善非诉讼矛盾纠纷解决方式。全年接待群众来访947件次2894人次,办理群众来信899件次2111人次,信访群众满意率为99.3%。建成区、镇街(部门)三级调解组织和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121个,各镇街均落实2名专职人民调解员。全年累计调解纠纷1230件,调解成功1229件,成功率99.9%,涉及案件金额1763万元,无因纠纷调解不及时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无民转刑、民转治安案件发生。深入开展全国、全市、全区“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活动,完成了全国、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复查验收工作,截至目前,已成功创建区级以上“法治细胞”146个。五是加强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制定印发《关于印发万盛经开区管委会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案件办理若干规定的通知》和《关于印发万盛经开区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管理办法的通知》等文件,进一步规范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相关规定、流程和程序。今年以来,我区共收到行政复议申请18件,管委会作为复议机关的案件5件,办结3件;管委会作为被申请人的行政复议案件13件,均按法定程序认真准备证据材料、撰写行政复议答复书,经市法制办审理后办结9件、未审结4件。管委会收到行政诉讼案件58件,已审结40件,未审结18件,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2件,无败诉案件。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依法行政意识和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少数执法人员不善于运用法律手段应对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执法手段简单。二是执法效能还需进一步提升,执法力量分散、执法协调不够、执法信息资源共享程度不高等问题客观存在。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强化宣传,进一步营造依法行政浓厚氛围。建设公众宣传阵地,大力宣传依法治国、依法治市工作会议精神,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关于加强县市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及重庆市的实施意见和《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强制法》等政策和综合性法律法规。全方位、多角度宣传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基本内容,增强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观念和意识,逐步形成与建设法治政府相适应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健全制度,进一步完善依法行政工作机制。健全完善重大决策议事制度。完善法律顾问遴选、使用、管理机制,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公职律师在依法决策、依法办事中的作用。完善重大决策部门或委托第三方评估、专家咨询论证、公众参与相结合的风险评估工作机制,把风险评估结果作为行政决策的重要依据。持续推行文化教育、医疗卫生、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公用事业等重大民生决策事项民意调查制度。探索建立行政决策执行纠偏制度,完善重大行政决策后评估工作机制。

(三)突出重点,进一步扎实推进依法行政工作。一是持续深入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认真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的若干意见》和《重庆市行政执法责任制条例》,加强对下级行政机关的监督,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处罚案件备案审查等制度;加强行政复议工作,切实纠正违法或不当的行政行为;认真开展案卷评查和执法检查工作,抓好考核督查成果的运用。二是加强机构和队伍建设。进一步理清全区承担执法职责的30个机构的职能职责、人员编制和运行机制等情况,制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总体框架。进一步充实政府法制机构人员力量,配备法制工作队伍,强化行政执法培训,提高我区整体执法水平。三是继续严格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司法建议和检察建议办理回复制度,提高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加强对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的监督,提高出庭应诉效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主站

部门街镇

政务新媒体

智能问答

返回顶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