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六稳六保>工作情况

我区易旱区域供水工程加紧推进

日期:2025-07-07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日期:2025-07-07

“这个季节,工地的铁板一晒就烫得直冒烟,但工程进度不能停,我们得抓紧,把这管水早点送到村民家里。”7月2日,在青年镇燕石村的山坡上,工人正忙碌着。这里,是全区2025年农村供水保障易旱区域水源工程施工现场之一。

在现场看到,红色模板围起的钢筋结构拔地而起,几名工人正忙着进行蓄水池的钢筋绑扎、模板加固等工序。工地不大,工人忙忙碌碌,村民前来围观,十分热闹。“这就是我们新建的100立方米蓄水池,主要负责蓄存从黑山水厂引下来的应急水源。”施工负责人傅尚勇告诉记者。

这口蓄水池是易旱区域水源工程的一个子项目——青年镇抗旱水源工程的核心节点。项目设计采用重力自流方式,将黑山水厂的清洁水源通过延伸管网,引入燕石村的千家万户。

傅尚勇介绍,该项目除建设蓄水池外,还将铺设36公里供水管道,并实施“一户一表”改造227户,彻底解决燕石村277户1155人饮水难题。“我们村海拔高,又偏僻,之前水量少、水压不稳,赶上干旱的时候还要靠送水车。”施工人员老刘说,他是土生土长的燕石村人,很高兴能参与工程建设。“天气虽然热,但这池子修好了,我们家也用得上干净水,值!”

据介绍,该项目除建设蓄水池外,还将铺设36公里供水管道,并实施“一户一表”改造227户,彻底解决燕石村277户1155人饮水难题。

除了燕石村,我区易旱区不少村都存在用水困难的情况。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万盛农村集中供水率达94%,但仍有少数高海拔、分散式村社因水源不稳定、管网覆盖不足而面临季节性缺水困境。2024年,全区累计干旱天数达41天,临时送水达992人次。

为此,万盛启动了“2025年农村供水保障易旱区域水源工程”,聚焦石林、青年、金桥、关坝、黑山5个镇的高风险区域,计划新建和整治蓄水池10余口、铺设供水管道160公里,配套建设泵站2处,切实提升应对旱情的能力。

目前,该工程进展顺利,已完成总工程量的三成,预计今年11月建成通水,届时将惠及五镇12000余名群众。

(叶     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主站

部门街镇

政务新媒体

智能问答

返回顶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