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2024年
[ 索引号 ]11500110588903728C/2025-00070 [ 发文字号 ] [ 发布机构 ]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 [ 主题分类 ]其他 [ 成文日期 ]2025-02-24 [ 发布日期 ]2025-02-24 [ 体裁分类 ]其他 [ 有效性 ]

重庆市万盛经开区管委会关于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日期:2025-02-24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日期:2025-02-24

2024万盛经开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一体推进平安万盛、法治万盛建设,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2024年,群众安全感达99.20%,高出全市平均水平0.38个百分点,在全市41个行政单位中排名第三。区党工委政法委作为“八五”普法中期表现突出单位被司法部通报表扬。

一、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紧扣工作重点,凝聚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合力。一是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健全完善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清单制度,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结合起来,组织开展各类培训班25期次,累计参训学员3000余人次。二是全面压实法治政府建设职责。制定法治政府建设年度工作要点,明确六大类17项法治政府建设主要任务,将法治政府建设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纳入党工管委会督查计划,党工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两次专题听取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全面压实法治建设责任。三是大力开展法治政府建设督察。将法治政府建设与平安万盛建设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工作结合起来,成立4个督查组对10个镇街和12个重点部门的法治政府建设、平安建设开展联合督查,收集整改问题32,扎实推动工作落实。

(二)强化服务保障,护航全区中心工作有序推进。一是服务保障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贯彻落实市级发布的三批川渝通办事项355项,打造区、镇、村三级专窗,联动四川各级政务服务机构,畅通线下服务渠道,做到事项同标准受理、无差别办理、行政审批结果互认、邮递免费送达,实现异地代收代办2024年,“川渝通办”专窗共办件923件。二是依法保障“三攻坚一盘活”改革突破。组建区属国有重点企业改革指导专班,实施国有企业战略性优化重组,因企施策推行差异化精细化改革,提升企业经营质效,一企一策出台重点企业市场化转型改革方案,全面完成全员岗位双选。打造国有资产租管一件事特色应用场景已被市委改革办纳入一地创新,全市推广名单,并进入全市首批数字重庆建设典型案例线上评审名单。三是加快数字法治建设。全量承接市级社会治理板块下沉跑道、子跑道,新增特色子跑道2个,梳理各类体征指标308项,特色体征指标20项,设置113个核心KPI,绘制流程图43张。“法治·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法治·执法+监督”“法治·情指行”“法治·全民反诈”等应用全面贯通。

(三)聚焦公正便民,持续推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一是构建便民利企的政务环境。全面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深入清理妨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政策措施,制定《万盛经开区公平竞争审查会审工作规定(试行)》,强化公平竞争。全力推进“一件事一次办”“一网通办”“一站式”服务,全年累计办理政务服务事项41.25万件,其中渝快办平台办件2.2万件,满意度99.99%。将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平均1小时办结,2024年新设市场主体2684户,全流程一日办结率99.89%。为660户新办企业提供免费刻章服务,减免费用13万余元。二是构建严格规范的执法环境。持续开展涉企行政检查动态清理规范工作。全面梳理职权范围内的涉企行政检查事项,编制涉企行政检查清单。制定“综合查一次”组团式执法指导意见,发起执法检查任务90次,重复、多头检查频次同比降低30%。发布《万盛经开区关于开展涉及不平等对待企业法律法规政策清理工作的公告》,对现行50件行政规范性文件逐一进行清理。三是构建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环境。开展律师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工作座谈会2次,开展“送法进园区”民营企业法治体检服务32家,帮助企业建立风险防范机制55件次推进行政复议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在镇街商会建立惠企便民联系点,办理涉企行政复议案件65,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500余万元。开展“公证惠企助企春风行动”,推广“公证+”涉企服务新模式,办理涉企公证60件。

(四)着力制度创新,推动依法行政体系更加完善。一是规范行政决策程序。建立健全重大行政决策及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公众参与、专家论证、案卷管理等环节的流程及标准规定。对涉及重大公共利益、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行政决策事项,严把决策法制关,提高重大行政决策质量,对照重庆市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2024年编制重大行政决策事项6并向社会公布二是实施行政规范性文件全生命周期管理现行有效49件规范性文件均按照要求进行了统一登记、统一编号、统一发布,并实现动态管理。探索行政规范性文件后评估制度,每年至少对1件现行有效的行政规范性文件开展后评估,在规范性文件有效期满前及时评估其效益,确保政府决策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三是充分发挥专业力量作用。聘任管委会法律顾问5名,对管委会重大行政决策、重大合同合法性审核把关共审查管委会招商引资合同50份、框架协议25份,出具合同审查意见书45份,提出防范化解风险措施130余条。全区公职律师数量增加至20人,行政机关法律顾问聘请率、使用率均达100%

(五)完善工作体系,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一是统筹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厘清镇街承接城管、交通等11个区级部门的执法事项共149优化镇街执法大队人员编制58名。全区29个区级执法机关共认领行政执法事项9219。制定了行政执法人员行为规范、下沉镇街、学习培训、案件办理移送等4个配套制度。二是纵深推进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组织落实行政执法质量提升三年行动重点任务,完成重点执法部门活动开展情况的中期评估。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完成了全区1000余名行政执法人员培训工作。利用“执法+监督”系统,对镇街行政处罚案件开展电子案卷抽查,及时发现并提醒整改办案瑕疵5个。2024年,镇街行政处罚案件无被行政复议纠错或行政诉讼败诉案件。三是加强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和能力建设。与全市同步启用执法+监督数字应用,完成全区29个部门的执法主体、848名执法人员、9219项行政执法事项的数据录入、维护、审核等工作。将“道路占挖事件处置”作为试点,实现基层智治平台与“执法+监督”系统贯通。2024年,镇街累计开展行政检查614次,调用赋权事项1004次,作出行政处罚54件,接受市改革办电子案卷抽查4次,排名均位列前茅。

(六)夯实治理体系,着力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水平。一是抓好普法宣传。实施精准普法工作机制,开展各类普法活动300余场次,在线直播法律法规宣传5场次。开展青少年专题普法活动49场次,参与青少年达5200余人次。法治宣传微视频《当法律的“明白人”做群众的“贴心人”》荣获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微视频三等奖。法治理论知识考试参考率、合格率均达100%二是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开展“以案促改”专项活动,对纠错、败诉案件分析梳理出的问题,制定整改清单,督促相关单位查纠整改,整改率达到100%。全区共办理行政复议案件105件,办结87行政复议案件结案率为79.8%,行政复议纠错率为3.3%,调解结案率为29.1%,实质性化解率89.8%。一审行政诉讼案件败诉率11.1%,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100%三是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受理审批法律援助案件215件,办结180件,为受援人避免或挽回直接经济损失242.64万元,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1005人次,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法律帮助310人次。高效办理各类公证案件539件,其中涉外公证70件,公益类公证案件42件,办理提存公证17件,涉及金额5200万元。办理司法鉴定业务83件。四是加快构建大调解工作格局。开展多元调解“融网进楼”改革专项行动,指导村(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在城市小区、农村院落建立调解小组630个,调解小组覆盖调解微网格率达100%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应用上线运行,共录入矛盾纠纷5524条,99%在基层解决。持续发挥“一街镇一法官”“一庭两所”联动解纷机制作用,成立人民法院老马工作室,参与诉前调解案件2497

二、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一)党政主要负责人带头履职。党工委书记主持召开2次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会议,专题听取法治建设工作报告,审议相关文件,安排部署法治建设重点工作,扎实推动全面依法治区工作。管委会主任主持召开管委会主任办公会,研究“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行政复议行政应诉等20余项重点难点工作,确保各项任务落地见效。

(二)推动学法述法工作层层落实。严格落实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法、管委会主任办公会议定期学法制度,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坚持带头学习、带头宣讲习近平法治思想,将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纳入年度述职述廉重要内容,推动学法常态化。召开各级各部门党政主要负责人专题述法会议,3个部门和2个镇街开展了现场述法并测评,37个单位进行了书面述法。

(三)强化法治政府建设考核评价。将法治政府建设纳入对部门和镇街的年度考核指标体系,常态化开展法治督察工作,落实纪法衔接工作要求。全区各级各部门常态化向党工委、管委会报告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并在政府门户网站上公开,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和评价,进一步推动了各项工作的落实。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法治政府示范创建成效不够突出。工作中具有创新性、示范性的特色和亮点还不够多,法治政府示范创建竞争力还有不足。二是法治督察效能还需持续提升。法治督察的手段、方法还比较单一,落实纪法衔接还需进一步健全有效的措施制度。三是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村(居)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基层法治观察员的作用发挥还不够明显,镇街行政执法人员执法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

四、2025年工作思路

(一)着力加强统筹谋划。认真落实一规划两纲要及市实施方案,统筹做好五年评估工作,研究制定2025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开展专题述法,加强法治督察,持续开展法治政府示范创建,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向纵深发展。

(二)着力推进依法行政。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优化政务服务,强化政府法律顾问作用发挥,严格落实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深入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持续巩固行政负责人出庭应诉率,加大行政复议纠错力度。

(三)着力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充分发挥公共法律服务三级实体平台作用。做好“八五”普法规划终期评估。加强村居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基层法治观测点和观察员的作用发挥。

(四)着力推进制度化建设。加强法治督察纪法衔接,建立健全信息通报、联席会议、线索移交等工作制度,完善基层法治观测点、法治观察员信息报送、问题反馈等制度,推动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形成闭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主站

部门街镇

政务新媒体

智能问答

返回顶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