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2024年
[ 索引号 ]11500110588903728C/2025-00030 [ 发文字号 ] [ 发布机构 ]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 [ 主题分类 ]其他 [ 成文日期 ]2025-02-11 [ 发布日期 ]2025-02-11 [ 体裁分类 ]其他 [ 有效性 ]

重庆市綦江区石林镇人民政府关于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日期:2025-02-11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日期:2025-02-11

2024年,石林镇人民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市委六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市、区关于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各项决策部署,加快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法治政府建设取得积极成效,为推进地方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4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护航地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治理。一是深化“放管服”改革。规范统一运行程序和事项要素,及时调整和公布权责清单,积极开展规范性文件清理,严格合法性审核和公平竞争审查,按要求开展与优化营商环境要求不符的各项规定和阻碍公平竞争的文件清理。落实执法信息公示、全过程记录、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和“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模式,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源头防范行政诉讼风险。依法实施柔性执法方式,注重执法过程中“情理法”的统一。二是优化政务服务。着力推进审批服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自助办”,健全首问负责、一次告知、一窗受理、自助办理等制度,落实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截至目前,我镇共有205个政务服务事项进驻渝快办,全面落实“四减”任务,事项办理时限压缩率平均减少80%以上,平均跑动次数压减至0.3以下,即办率提升至40%以上,全程网办率许可类80%以上,办理类70%以上,全面落实“一网通办”“全程网办”,进一步优化审批服务流程,提升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比例,提升在线办理成熟度。三是制定实施优化营商环境方案。制定并印发《石林镇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实施方案》,落实企业服务专员制度,明确若干管用优化营商环境政策举措,强化企业服务机制建设,持续营造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推动好企业、好项目快速成长。

(二)持续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不断完善依法行政工作机制。一是着力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健全完善行政管理责任、政务公开、重大决策听取意见、合法性审查、行政过错责任追究、领导干部学法等制度,并认真组织实施。严格规范依法行政程序,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开展“综合查一次”组团式执法8次,用好“执法+监督”一体化系统以及掌上执法端,开展行政检查36次。二是坚持落实“办、审、定”三分离制度。按照“谁办理谁负责、谁审核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进一步明确责权,落实责任,加强对安全生产、水利、林业、司法、城管、文服等方面的行政执法管理工作,做到行政执法决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充分、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程序合法、处罚公正合理,执法文书规范、案卷规范、完整,无行政执法乱作为、不作为现象。三是建立健全项目事前绩效评估机制。制定并实施国有资金投资项目事前绩效评价机制,对项目必要性、可行性、效益性以及完整性等进行前期科学研判,强化项目实施风险把控,提升规范化水平。四是提升乡村治理能力。用“数字化”为乡村治理赋能,完善重点区域监控123个、广播33套,动态实时掌握镇域情况,及时快速传递防汛抗旱、森林防火、应急撤离、反诈、极端险情等有效信息,进一步提高法治建设工作效率。

(三)持续推动法治宣传教育,促进全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一是强化宣传阵地建设。打造两河法治文化广场1个,更新村(居)法治宣传栏20处,组织村(居)培训“法律明白人”40余人次,提升村(居)法治宣传、依法调解化处矛盾纠纷能力水平。二是强化法治宣传活动。持续推进“八五”普法工作,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做好习近平法治思想、《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民法典》的普法宣传工作。全年开展普法宣传活动40余场次,发放宣传资料8000余份,组织法治专题讲座培训2场次,下村入社进院坝开展法制宣传11场次,发放宣传资料500余份,受教育1000余人次。督促镇、村(居)法律顾问进入各自服务单位进行法律宣讲2场次。

(四)持续提升信访工作法治化水平,推动依法妥善化解矛盾纠纷。一是扎实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印发实施《石林镇信访工作法治化实施方案(试行)》,以“五个法治化”为切入点,规范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流程,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就地化解”。二是深入开展法律服务工作。扎实开展法律服务工作,村居法律顾问聘请率稳定在100%,为群众提供法律援助、法律咨询解答,为需要法律援助的村(居)民提供帮助,全年协助、引导村(居)民申请法律援助5件次,接受村(居)民法律咨询100余人次,督促村(居)法律顾问进入村居、院坝接受村(居)民法律咨询50余人次。三是提升镇村干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能力。组织镇村(居)干部开展信访法治化工作培训,结合实际案例,系统讲解信访工作法治化操作要点,提升镇村干部预防矛盾、排查矛盾、化解矛盾的能力,推进信访问题源头治理,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四是积极化解矛盾纠纷。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组织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面的重要作用,做好“疑难杂症”调解工作,截至年底,开展矛盾纠纷排查90余次,坚持“一月两排查两分析”制度,录入调解案件162件,全年无因纠纷调解不及时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无民转刑、民转治安案件发生。

二、2024年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有关情况

(一)持续推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和党委会、党政办公会、干部职工学习会为载体,领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会议精神、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工作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4次,并研究部署我镇贯彻落实工作。

(二)强化法治政府建设统筹领导。坚决贯彻党政主要负责人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将法治政府建设纳入全年工作要点进行安排部署,定期听取镇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汇报,统筹调度年度目标责任落实,切实履行法治政府建设主体责任,推动落实年度述法工作,党政班子成员年终述法工作实现全覆盖。及时调整完善法治政府建设领导小组,明确领导小组工作职责,进一步加强法治建设的集中统一领导,确保法治政府建设各项措施落到实处。落实民主集中制,突出发挥法律顾问作用,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保障高质量发展,切实筑牢高质量发展的法治基石。

(三)扎实提升干部职工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组织镇机关干部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各项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2场次,组织村(居)“法律明白人”学习《重庆市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促进条例》1场次,组织辖区调解员参加区级法律法规培训2场次,开展干部职工法律知识竞赛2场次,常态化开展行业领域普法宣讲活动,镇在编干部和村居五职干部完成2024年度法治理论考试,通过率100%。镇主要领导出庭应诉2场次,出庭应诉率100%。支持镇人大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建言献策、服务大局的重要作用。

三、2024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下一步工作思路

我镇法治政府建设虽取得较大进展,但与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一是综合执法队伍专业素养和执法工作质量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二是依法解决基层矛盾纠纷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三是群众依靠法律解决问题的意识还有待加强。2025年,我们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创新方式方法,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压实法治建设责任,不断提高法治政府建设水平。切实压实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将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摆在工作全局的重要位置,不断提高法治化建设水平。坚持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制度、“述法”工作报告制度、“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严格落实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等制度。

(二)强化法治教育培训,不断提升综合执法队伍素质。把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列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第一议题内容,发挥好“关键少数”引领带动作用,切实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解决问题的水平。加强对执法人员的专业培训,进一步提升行政执法水平,规范执法、文明执法,不断提升依法行政水平。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加强法律专业人才配备,充分发挥专业人才在党委政府科学决策、矛盾纠纷化解等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三)强化普法宣传教育,不断提升群众依法维权能力。持续抓好村(居)法治宣传阵地建设、维护,发挥好阵地作用。积极用好新媒体平台,转发法治典型案例。组织法律顾问参与法制宣传咨询活动,加强开展入村入户法制宣传工作,强化法治宣传教育,注重对群众守法、用法、依法维权意识的培养,进一步推动形成通过正常法律途径解决基层矛盾纠纷的风气。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主站

部门街镇

政务新媒体

智能问答

返回顶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