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2020年
[ 索引号 ]115001105951824391/2021-00085 [ 发文字号 ] [ 发布机构 ]万盛农林局 [ 主题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 [ 成文日期 ]2021-06-21 [ 发布日期 ]2021-06-21 [ 体裁分类 ]其他 [ 有效性 ]

重庆市万盛经开区农林局2020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年度报告

日期:2021-06-21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日期:2021-06-21

重庆市万盛经开区农林局

2020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年度报告

2020年,农林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认真落实国家、市、区各项工作部署,严格依法履行法定职能职责,切实加强法治建设、依法行政能力建设,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法治保障。现将一年来法治建设相关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工作保障。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坚持定期组织召开工作会议,深入学习宣传上级指示精神、贯彻落实工作要求,对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重要问题进行研究部署,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地落实。强化主要负责人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认真贯彻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党政主要负责人亲自研究部署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研究制定法治工作要点和普法工作计划,参与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二是明确工作重心。印发《关于印发2020年法治建设工作要点通知》(万盛经开农林发〔2020〕107号),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将责任落实到各科室、单位,确保取得工作实效。三是加强经费保障。及时购置执法设备,征订各类普法报刊杂志,为行政执法和普法学习宣传提供保障。四是落实法律顾问保障。聘请专业律师为法律顾问,为我局提供专业法律指导和服务工作。

(二)强化教育学习。

1. 加强对干部职工的教育培训。通过中心组学习、党小组会、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职工大会等形式,深入宣传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内法规、《民法典》《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强制法》《行政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安全生产法》《土地管理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动物防疫法》《渔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等国家基本法律法规和农业法律及其配套法规规章,全方位提升干部职工法治素养,进一步提升依法行政水平。

2. 加强对管理服务对象的宣传教育。围绕“三大攻坚战”、法治乡村建设、各类专项整治行动和工作职责,以“防控疫情、法治同行”、科技“三下乡”、315消费者宣传日、“安全生产月”“12·4宪法宣传周”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进农村”宣讲等主题活动为契机,深入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送法、送政策下乡活动,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网络、报刊、标语及设立咨询台、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在乡镇、集市、农村等广泛宣传与履职相关的法律法规,全面提升管理服务对象及广大群众法治意识。2020年,累计开展普法宣传活动60余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进农村”宣讲活动50余场次,发放宣传资料28000余份。

(三)强化行政执法工作。

1. 深化综合执法改革。严格落实市级工作要求,有序推进农业综合执法改革,积极到巴南、合川、永川、綦江、大足和云阳等区县学习先进经验,并在此基础上不断修订完善机构编制方案。成立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设立综合科、法制室、举报受理室3个内设科室和4个执法队,统一行使农林系统内兽医兽药、生猪屠宰、种子、化肥、农药、农机、农产品质量、渔业、林业等行政处罚权及与之相关的行政检查、行政强制权等执法职能。截至2020年底,各执法队执法人员及内设科室工作人员均已到岗就职,依法有序推进农林业综合行政执法工作。

2. 加强执法队伍管理。一是强化执法培训教育。积极组织执法人员,参加市、区法制培训,深入学习相关知识和业务技能;督促执法人员认真学习研究相关法律法规、执法办案程序、执法中的疑难复杂问题等,不断提高行政执法水平。二是规范管理行政执法人员着装,所有执法人员均着装要求规范着装。三是强化执法证件管理,及时更换到期执法证件、注销退休和调离岗位人员执法证件,积极组织执法人员参加执法资格培训。2020年,累计申办执法证件25个、更换执法证件12个。

3. 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一是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职责边界明晰。全面推进行政权力和公共服务事项上网运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改革、互联网+监管工作,所有行政权力和公共服务事项等信息已在各大工作平台进行公示。执法过程透明。严格执行2名行政执法人员以上执法规定;严格执行“亮证执法”制度,出示或者佩戴执法证件,公示执法身份;出具执法文书,主动告知当事人执法事由、执法依据、权利义务等内容。执法结果公开。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所有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执法决定均在万盛经开区政务服务平台、信用万盛平台、重庆市互联网+监管平台、“慧执法”平台、“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平台等向社会公示,接受社会监督。二是全面推行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备齐备足执法记录装备,规范填写和管理执法文书档案,通过文字、音像等记录形式,合法规范、客观全面、及时准确地对行政执法启动、调查取证、审核决定、送达执行等实现全过程记录。三是全面推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明确法制审核工作机构及工作人员,作出重大执法决定前均严格进行法制审核。

4. 加强行政执法工作。一是全面提升服务水平。动态调整行政权力和公共服务事项清单,不断压缩行政审批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办理时限,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政务服务质量。二是严格加强执法监管。有序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改革、互联网+监管、信用监管工作;严格执行执法监督计划,全面开展“绿剑护农”“安全生产百日攻坚”行动等各类专项行动;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执法联动,开展联合执法专项行动,依法严格查处涉农涉林违法违规行为。2020年,累计开展执法检查255次,其中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查15次、饲料及饲料添加剂检查10次、兽药监督检查10次、农药监督检查30次、肥料监督检查29次、农机执法检查51次、渔业执法30余次、种子监督检查30次,检查养殖场、屠宰企业、饲料兽药经营门市、诊疗场所50家次;办理行政处罚案件16件,罚款3.453万元,没收违法所得0.06万元,移送司法机关1件。

(四)强化执法监督。一是建立举报、控告制度。向社会公开举报电话,公开接受社会对我局行政执法工作的监督,以保护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二是建立监督检查制度。明确了本单位的行政执法监督人员,负责本单位行政执法活动和监督检查工作,受理查处有关举报、控告,及时调查本单位及行政执法人员违法违纪行为,并提出处理意见。三是建立了行政执法考核制度。将行政执法人员执法考核纳入年度考核评比内容,并将考核结果作为晋职晋级和奖惩执法人员的重要依据。四是建立了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将执法人员在执法活动中的越权、失职、滥用职权、徇私舞弊和不公正执法等执法行为分别作出规定和责任追究制度。

二、存在问题及建议

(一)各网络系统纷繁复杂,基层工作负担较重。目前,“互联网+”监管系统、“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系统、信用监管系统、政府服务平台系统等网络监管、服务系统均在不断健全完善中,各系统工作要求各异,极大的增加了基层工作负担。一是上述系统建设工作多为市级、区县同步推进,区县在尚未得到市级行业部门等上级指导参考标准或意见的情况下,只能“瞎子摸象”应付了事,最终导致工作事倍功半、收效甚微。二是由于各系统牵头部门不同,各系统之间存在重复工作,同类工作需多头处理,且同类型工作之间存在明显差异。以领取事项为例,由行政服务中心牵头的政务服务平台系统每年会组织开展行政权力和公共服务事项动态调整,形成行政权力和政务服务清单;由电子政务办牵头的“互联网+”监管系统要求领取、发布监管事项,形成监管事项实施清单(由市场监管局牵头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以该清单为监管依据);由发改局牵头的信用监管系统要求完善信用目录清单,以上清单均由市级部门整理发布后,区县结合实际在各系统认领,完善相关要素后对外发布公示,并进行动态管理。理论上,各清单事项均以法律法规赋予的行政职能为依据,各系统权力事项清单应保持一致,但实际上各系统清单的事项存在不尽相同的情形,易造成工作人员和社会公众混淆。同时,上述工作均为市、区同步推进,时限短、任务重,市级部门需要完善、上传本系统市、区各级事项清单,任务异常艰巨,以致会出现在区牵头部门要求的时限内,市级部门尚未完成模板编制、上传,区县部门无法完成事项认领的情况。因此,建议上级部门呼吁加速推进各网络系统融合。

(二)部分政务服务事项“网办”难。以“动物检疫合格证明核发(动物产品)”事项为例,生猪屠宰检疫工作在每日凌晨进行,由专职检疫员到屠宰场对屠宰生猪进行检疫,当场对检疫合格的每头生猪核发检疫合格证。由于单日屠宰量大且不可预见、企业和审批机关工作时间差异等原因,该事项实际只能在屠宰厂线下办理。“渝快办”网上服务能力评估考核要求行政许可和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理,要提高“网办”受理率和办件量,对该类事项而言,无疑会增加企业和基层工作人员负担。以万盛经开区为例,我区现有屠宰企业1家,每天生猪屠宰量约100头,如果要求企业每天为每头生猪提前办理网上申请,对企业和基层审批受理人员而言,无疑是极大的负担。此外,待检疫人员现场检疫出结果时,受理端工作人员尚不在工作时间,无法在线办理出证,若是等待工作人员上岗出证,猪肉便来不及上市出售。因此,为达到“网办”要求,工作人员只能事后在系统补充录入工作数据,这样虽然可以达到网上办理率的要求,但达不到网上受理、全程办理的要求,此“网上办”非彼“网上办”,与“渝快办”系统“便民、高效”设置初衷相悖,极大地增加了企业和基层工作人员负担。因此,建议上级部门呼吁将该类事项设置为线下办理。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进一步加强法治培训教育。继续组织开展各类培训学习,全面提升依法行政水平,提升执法人员的法治素质和执法办案水平,切实提升全体从业人员法治素养和职业素养。

(二)进一步加强普法宣传。结合工作实际,充分运用各类宣传方式,持续全面开展普法宣传工作,着力提升人民群众法治素养,营造浓厚法治氛围。

(三)进一步加强行政执法工作。强化执法联动,加强同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的联动协作,健全完善常态化信息情报共享机制,及时互通情报信息;加大案件查处力度,健全检打联动机制,强化同检验检疫检测机构的工作衔接、配合,加强执法检查,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主站

部门街镇

政务新媒体

智能问答

返回顶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