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登录 |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政策文件 >区级政策文件

[ 索引号 ] 11500110009300077E/2021-00020 [ 发文字号 ]
[ 主题分类 ] 科技 [ 体裁分类 ] 其他
[ 发布机构 ] 万盛科技局
[ 成文日期 ] 2021-07-13 [ 发布日期 ] 2021-07-13

重庆市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科学技术协会关于申报社区科普大学教学点的通知

日期:2021-07-13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日期:2021-07-13

重庆市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科学技术协会

关于申报社区科普大学教学点的通知

各镇街科协:

为更好地开展科普示范社区创建活动,进一步加强社区科普载体建设,提升社区科普服务能力,经区科协研究,决定继续在符合条件的社区遴选建设科普大学教学点。现就申报事项通知如下:

一、建设标准

申报社区原则上参照市科协关于社区科普大学教学点的“四化八有”要求,即:

(一)“四化”建设。

1.课程设置科学化。

——突出科学教育。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科学普及等重要论述进教材、进课堂。科学编制教学大纲,统一制作医疗卫生、食品安全、防灾减灾、环境保护、科技前沿等方面课程目录,配套开发系列通用课件。

——创新课程设计。突出“内容为王”,分类梳理不同阶段、不同领域、不同人群的多样化需求,科学规划教学活动内容。采用“必修课选修课”方式排课,注重“订单式授课”与“需求式邀课”有机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合理搭配,主动承接政府委托或转移职能,分季节、分时段、分人群举办活动,精准提供科普服务。

——打造精品课程。主动围绕热点科学事件、重大科普节日、中国传统节日等策划开展课内外科学教育活动。根据课程内容的科学性、实用性、趣味性和受欢迎程度,每个教学点每学期录制1节时长30分钟左右的精品课程,收录进入全市社区科普大学教学资源库,实现共建共享。

2.师资队伍专业化。

——统一招聘管理。总校设立重庆市社区科普大学教师资源库,对总校、分校和教学点教师资源进行分类管理。教师经组织推荐、学校邀请、自愿报名,参加分校教学能力考核后,报由总校统一颁发聘书。重点邀请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牵头责任单位的工作人员,高校、科研机构、学会、协会、企事业科协组织管理或联系的科技工作者加入社区科普大学教师队伍。

——开展考核评估。每年度末,各教学点根据累计授课时间、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实用性、趣味性等对教师进行综合考评。学员评课满意度低于60%的教师视为考核不合格,学员评课满意度高于80%的教师才可参加优秀教师评选。考核不合格的教师解除聘用,考核优秀的教师颁发优秀教师证书。

——加强培训交流。定期组织开展社区科普大学教师业务培训和教学研讨交流活动,培训交流情况记入教师管理档案。不定期组织授课比赛,促进教师整体服务能力水平提升,打造一支素质优良、结构稳定、专业齐全的社区科普大学教师队伍。

3.学员服务精细化。

——广泛组织生源。要加强招生宣传,进一步提高学员数量和质量。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组织动员和自愿报名等形式招生。招生对象要重点向青少年、离退休以及在职人员群体覆盖。市民提出书面入学申请,经教学点审核通过并报分校备案后准予入学。

——确保学有所获。积极引导学员自我管理、主动学习,激发求知欲望,提高学习效率,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学员学业结束,应当具备基本的科学素质,即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经教学点审查合格后,由分校统一颁发结业证书。

——开展考核奖励。鼓励高质量完成学习任务、学习成果较多且具有典型性和示范性、积极主动参与班级活动并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的学员参与优秀学员评选。每个教学点按照人数比例不超过学员总数的20%向分校推荐优秀学员。分校审核备案后,颁发优秀学员证书。

4.教学管理精准化。

——落实主体责任。教学点实行主任负责制,由镇街(或社区)负责人兼任,主要负责组建教学办公室,按照要求进行场地建设、招生宣传、对外宣传、联络协调、财务管理等工作。各班实行班主任负责制,由镇街(或社区)工作人员兼任,主要负责本班的教务管理、学员管理、后勤管理等工作。

——保障教学课时。1课时原则上为45分钟,各教学点每学年开展教学活动不少于24课时,每次活动参与人数不少于30人。教学形式以课堂教学为主,以科普活动、线上学习为辅,均计入学员学习课时。学员要按时上课,不得无故缺课、迟到、早退。

——严格教学管理。充分利用大数据进行智能化教学安排,用好重庆市社区科普大学公共服务平台,进行课时、教师、授课内容的实时信息登记管理。教学点将每学期教学计划、总结报分校备案。教师严格执行岗位规范,认真备课、上课、撰写教学日志。严禁教学点以学员为对象从事营利性活动。

(二)“八有”标准。

1.有固定场地。教学场地面积不少于50平方米,环境整洁,符合消防等相关安全要求;配备有教学必需的桌椅(至少可供30人使用)、讲台、黑板、电脑、投影仪,以及其他科普宣传教育设施设备等。

2.有醒目标识。教学点全称为“重庆市社区科普大学+XX区县分校+XX镇街(或社区)教学点”;简称为“XX镇街(或社区)教学点”。示范教学点统一设置“重庆市社区科普大学示范教学点”醒目标牌。

3.有科普e站。在每个教学点设置1个科普e站,提供科普中国服务云、国家数字文化共享工程以及重庆本地特色科普文化资源,实现社区科普工作信息化,让科普知识触手可及,最大化实现科普文化惠民服务。

4.有科普书屋(架)。实施科普图书和科技报刊进社区行动,加强与社区书屋共建共享,拓宽科普资源来源渠道,围绕“衣食住行用、生长老病死”主题,不断丰富种类和增加数量,并组织经常性的读书、交流等活动。

5.有规章制度。各教学点要根据分校章程,制定务实、管用、可行的规章制度,促进教学点整体管理水平提升。教学管理制度、学员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要上墙公布。

6.有办学特色。加强与辖区内科普场馆和科普基地之间的互联互通,深化与社区市民学校、四点半课堂、老年大学等其他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推动教学点分类发展,形成办学优势,打造办学品牌。

7.有经费保障。各级科协组织联合镇街(或社区)落实专项经费用于支持社区科普大学教学点建设,保障教学点基本运行。鼓励教学点争取街道(或社区)、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等赞助经费或捐赠物资。

8.有档案记载。建立档案分类管理制度,主要包括规章制度、教学档案和财务档案。教学档案包括教学文件、教学计划总结、授课课件、教学日志、活动照片、简报信息、学员档案等。

二、建设要求

(一)各镇街科协要高度重视,参照建设标准,组织社区积极申报社区科普大学教学点,指导辖区内符合条件的社区申报科普大学教学点。申报科普大学教学点的社区要严格对照建设标准,积极筹备抓好申报资料的准备,组织开展好自评,确保申报工作和科普工作有序开展。

(二)申报单位要加强与已建社区科普大学教学点的交流,各教学点要充分发挥科普示范作用,把碳达峰碳中和、科学家精神、反邪教宣传和健康中国重庆行动作为必修课,将食品安全、疾病预防、防电信诈骗、垃圾分类、应急科普、老年人手机使用等百姓关切的热点纳入教学课程。

(三)申报单位请于2021730日前向区科协提交申报材料。联系人:温青青、李雪,联系电话:023-817114711781523992113594133897,邮箱:2412111487@qq.com,地址:万盛经开区西城大道科创路1号科创大厦327室。

附件:社区科普大学教学点申报表

重庆市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科学技术协会

202176

(此件公开发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主站

部门街镇

政务新媒体

  • 万盛经开区管委会

  • 万盛生态环境

智能问答

返回顶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