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万盛动态

坚持守正创新 谱写文博华章——2023年度万盛经开区博物馆工作回眸

日期:2023-12-26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日期:2023-12-26

万盛博物馆

从推出《寻梦溱州、记住乡愁》等地区历史文化原创精品展到联合渝川黔数十家博物馆多次推出特色展览,从馆藏二级文物实现“零的突破”到“相悦·溱州”系列文创产品发布,从加入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总分馆大家庭到成功创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从再次荣获2022年重庆市博物馆绩效考核优秀等次到202312月获评重庆市文旅系统50个先进集体之一……

回望2023年,万盛博物馆坚持守正创新,谱写文博华章,着力彰显馆藏特色、打造文博品牌、加强对外交流等,不断推动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奋力交出了一份文博高分答卷。

“小飞天”闪现万盛博物馆表演,吸引了不少市民驻足观看。

市民在万盛博物馆参观农耕文化专区。

深耕馆藏 彰显特色 传承文化脉络留住城市记忆

认识一座城,从博物馆开始。如果您想要了解万盛这座城市的历史,最佳的方式就是去一次万盛博物馆。

万盛博物馆地处万盛经开区西城大道414号,总面积约6500平方米,是一座集收藏、研究、展示为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

馆内融合了人工智能、智慧旅游、虚拟技术等科技手段,形成了7+1”展厅格局:即山川风物·地质奇观、巴僚开疆·溱州烟云、乡贤先烈·光耀桑梓、文化溢彩·泽润古今、乌金之乡·煤都圣火、军工岁月·铿锵盾牌、转型发展·蝶变之城7个展区和规划展览馆的1个文博互动体验区域。

万盛博物馆现有古生物化石、宋代碑刻、宋代青铜器、铁钱、民俗用品、矿山老物件、“三线”军工老物件等各类藏品,藏品总数为10000余件。每天,该馆都会迎来八方游客,在这里,读懂过去的盛城,在这里,遇见盛城的美好。

20234月中旬,万盛博物馆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市文物局专家组一行来到该馆,对馆内69件(套)馆藏文物藏品开展实物鉴定工作。

万盛博物馆馆长张华介绍,经过专家的严格筛选判断,该馆的南宋故秀才龚耆年墓志铭、明代卧石狮、清光绪十五年“泰山石敢当”石雕、南宋太夫人陈氏墓志铭4件(套)藏品被鉴定为国家二级文物,实现了万盛博物馆馆藏二级文物“零的突破”;清三元桥石狮、明“镇塞桓侯大帝香位”石碑、南宋花卉仙鹤石刻构件等21件(套)藏品被鉴定为国家三级文物。截至目前,万盛博物馆的馆藏珍贵文物已达33件(套),其中国家二级文物4件(套)、国家三级文物28件(套)、珍贵化石1件(套)。

悠久的建置史实、悠长的人文脉络、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说,近年来,万盛博物馆越来越成为不可复制的“城市名片”,成为传承万盛文化脉络、留住城市记忆、展现万盛发展成就的重要窗口。

“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农业劳动模范”等人走进区博物馆,参观“伟大精神铸就伟大时代——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专题展”。

万盛博物馆“乌金之乡·煤都圣火”展区,两个小朋友在父母的陪同下参观煤矿模拟巷道,探索煤海奥秘。

创新融合 打造品牌 让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

让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推出高质量展览是主要手段。

2023年,万盛博物馆陆续推出《万盛经开区农耕文化展》《三线建设在万盛》《青石之上的雕刻艺术——巴蜀地区文博交流展》《泉藏千年·薪火赓续——孙龙英先生捐赠钱币展》等原创精品展览。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今年627日,万盛博物馆积极引进中共一大纪念馆《伟大精神铸就伟大时代——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专题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这也是该展览首次从伟大建党精神的发源地——上海,来到西南地区的万盛。

2023年,万盛博物馆共计开展基本陈列展览1个、原创线上线下临时展览5个、合作展览3个、引进展览3个,累计接待观众14万余人,接待团队290余支,讲解300余场次。

一座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除强化展览外,2023年,万盛博物馆还着力打造精品社教工程,相继推出了“博物馆里过元宵”“寻找博物馆里的二十四节气——立春社教活动”“少年读巴渝研学营万盛博物馆专场活动”等40场特色社教活动,吸引3000余名中小学生和家长参与。

为大力提升博物馆教育传播功能,万盛博物馆创新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通过抖音、微信视频号等平台,推出大量线上直播活动、宣传短片、文物普法小课堂等,扩大了博物馆宣传受众群体。

在开展社教活动的同时,2023年万盛博物馆努力打造品牌活动,持续推动“馆校合作”工作,走进全区10余所学校,开展流动博物馆、历史小讲座、文创进校园等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开展送展览进校园活动12次、“小小考古家”文物体验活动6次;开展5·18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活动,参与活动市民线上线下累计突破50000人次。

博物馆文创,打造可以带回家的博物馆。2023年,万盛博物馆结合藏品资源实际情况,结合馆内藏品唐代“天下第一小楷”《灵飞经》、馆藏宋代青铜器等文化元素,设计开发台灯、雨伞、书签、剪纸、版画、蜡染等文创产品30余项,让冰冷的文物“活起来”,逐渐走进大众视野。

加快推进文旅融合,助力万盛旅游“第三次创业”。2023213日,重庆市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发布公告,万盛博物馆成功创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为万盛旅游“第三次创业”注入强劲动力。

回眸2023年,万盛博物馆推出的原创舞蹈《博物馆奇妙之旅》上榜全国“我最喜爱的‘村晚’节目”; 成功加入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总分馆大家庭;在全市2022年“优秀博物馆展览”评选活动中,斩获四个奖项,成为全市获奖最多的博物馆之一;获评“重庆市文旅系统先进集体”。

市民在万盛博物馆“军工岁月·铿锵盾牌”展区参观。

市民体验木拓年画制作。

加强交流 共谋发展 筑牢渝川黔博物馆联盟合作根基

去年811日,万盛博物馆首次倡导开展的“喜迎二十大   巴蜀黔韵拓传千秋”——渝川黔地区博物馆馆藏拓片联展在重庆市万盛经开区黑山旅游度假区成功展出。展览展出了来自渝川黔地区20余家文博单位的馆藏拓片作品,生动展示了巴、蜀、黔三地的特色地域文化。

“当时的联展共汇集了渝川黔22个博物馆精美的馆藏拓片作品81幅,包括《近代龙门造像题记拓片》《黄庭坚题记》等精品拓片。”张华回忆道,参加联展活动的文博单位共有22家,其中四川7家、贵州4家、重庆11家,以体现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的拓片为主要展出内容,全面展示了巴蜀黔的人文历史和地域风貌。

“自古以来,四川、贵州与重庆一衣带水,民族文化交相辉映,巴蜀文化、夜郎文化都能在万盛找到其历史渊源和演进过程。”张华认为,“去年川渝黔三地部分博物馆以举办拓片联展为纽带,联手推进巴蜀、渝黔、川黔历史文化交流互鉴,共同保护好、守护好、传承好、展示好渝川黔传统文化,是进一步扮靓渝川黔文博联盟文化品牌的点睛之笔。”

张华说,今年1226日—1228日,“渝川黔博物馆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研讨会”在万盛召开,这不仅是渝川黔文博联盟进一步增进相互了解、巩固发展基础、促进相互合作的再次实践,也必将进一步筑牢渝川黔博物馆联盟合作根基。

张华介绍,此次活动,渝川黔三地联动,30余家博物馆集结,100余名文博人齐聚万盛。大会将邀请国际博物馆协会亚太地区联盟主席、中国“博物馆+景区”创新运营大咖,亲临现场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主旨报告,共同探索渝川黔文旅高质量发展有效路径。

此次研讨会将以探讨渝川黔博物馆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为契机,抢抓建设“成渝双城经济圈”“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战略机遇,深入推进渝川黔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会上,万盛博物馆将联合渝川黔博物馆签订红色旅游资源联盟合作框架协议,不断深化合作,推动形成红色旅游发展的强大合力,共同促进渝川黔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张华说, 会议期间,还将同步举办“探寻数字化 文博新时代”智慧文博专题展。

肖贵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主站

部门街镇

政务新媒体

智能问答

返回顶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