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制造力”到“智造力”万盛工业跑出“加速度”
日前,记者从区经信局获悉,今年1月-10月,全区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240.76亿元,同比增长6.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0.4%,主城都市区排名第2位、全市排名第4位;签约工业项目16个,协议引资164.1亿元。
在冠宇电池,一个个方形锂离子电池缓缓“走出”设备,进入下一道工序;在博奥镁铝,一块块镁合金经过压铸等多道工序,变成了各种型号的汽车零部件;在浮法玻璃,一片片玻璃在生产线上成型、打磨、下片,被一只只灵活的“机械手”装进了运输车……
近年来,我区抢抓全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先进材料三大万亿级主导产业发展机遇,实施精准招商,其中包括国内第一、全球第四的消费类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制造商——珠海冠宇全资子公司重庆冠宇电池,中国晶体晶振领域龙头企业广东惠伦晶体,全国最大的民用第三方5G天馈线检测实验室,以及福耀集团、奥镁集团、宝武镁业、东方希望等一大批全国乃至全球知名的企业。
同时,我区紧扣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主题,积极构建“231”现代制造业产业集群。
“2”即两个主导产业:新能源及新型储能产业、新材料产业。其中,新能源及新型储能产业主要依托冠宇电池、中石化集团、国网综合能源、国家能源等龙头企业,重点发展锂电池、生物质能源、风电光伏等3条产业链。新材料产业主要依托西卡德高、奥镁集团、福耀集团、耀皮集团、云海金属等龙头企业,重点发展无机非金属材料、有色金属材料、建筑新材料等3条产业链。
“3”即三个特色产业: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生物医药产业、农产品及食品加工业。其中,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主要依托惠伦晶体、中镭科技、云铭科技、信通院、玮硕恒基等龙头企业和研发机构,重点发展电子器件表面处理、电路板、电子元器件等3条产业链。生物医药产业主要依托多普泰制药、鸿盛医药、国光股份等龙头企业,重点发展现代中药、化学制药、生物制药等3条产业链。农产品及食品加工业主要依托华绿生物、鲜菇坊、翠信茶业、六丰农业等现有产业基础,重点发展食用菌、特色食品、酒类及饮品等3条产业链。
“1”即一个未来产业:智能装备及智能制造产业。重点发展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人形机器人3条产业链。加强工业机器人、专业领域自动化生产线整线等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装备研发,培育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推动传感器件、通信模组和控制系统在各类装备整机上广泛植入;探索发展服务机器人、人形机器人等未来人工智能装备。
值得一提的是,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我区大力实施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智能制造标杆企业、“灯塔”工厂建设,促进数字化智能化为制造业赋能。截至目前,全区累计实施智能化改造项目99个,建成智能工厂2个、数字化车间19个;重点企业装备数控化率超75%;积极推进数字产业发展,“双创”数字经济平台、“东数西算”先进边缘数据节点等数字经济项目成功落地。
此外,我区始终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第一引擎、第一抓手,围绕产业补链强链延链,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持续打出保障要素供给、优化行政效率、提升服务能力等一套“组合拳”,努力让营商环境成为生产力、竞争力,让“万盛式服务”成为城市名片。
当前,我区以高新区创建为契机,积极构建“一区两工程三中心N平台”创新平台体系,落实专人跟进引导企业创新发展,成功创建市级创新型中小企业13家、“专精特新”企业14家、绿色工厂2家,全区目前共有市级创新型中小企业162家、“专精特新”企业44家、绿色工厂4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冠宇电池、博奥镁铝进入2023重庆民营企业100强榜单。
(牛 燕 叶 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