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万盛动态

用好“智慧芯” 管好“明白账”——万盛加快国资国企数智化发展

日期:2023-11-23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日期:2023-11-23

国资国企用户达2370名,访问量达39.87万次,人均访问量达168次;区属国有资本情况“一屏掌握”……这是万盛国资国企大数据平台交出的最新成绩单。

2023年万盛国资国企大数据平台建设以来,我区立足“共享服务”“数据总台”“系统思维”和“多维度分析”提升监管信息化水平,着力推动监管方式向“事前制度规范、事中跟踪监控、事后监督问责”转变,探索国企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注重顶层设计 提升监管质效

数字化转型是做强做优国有资本、国有企业的重要途径之一。国资大数据平台就是要以问题为导向,推动国资国企体系重构、流程再造、能力重塑,实现国资国企监管治理的智能化、现代化。

区国资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按照数字重庆建设全局“一屏掌控”、政令“一键智达”、执行“一贯到底”、监督“一览无余”的工作要求,我区在国资国企大数据平台方案设计可研阶段,着重研究了如何在确保国资监管落到实处的前提下,加大对企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力争在帮助企业管好业务、理顺经营的同时,持续提升我区国资监管质效。

“基于上述理念,我们确定了‘1+2+N’的整体蓝图。”该负责人介绍,“1”即一个平台;“2”即两个层级,国资监管层和企业服务层;“N”即着眼解决企业管理共性需求问题,设计了N套业务,其中包括三重一大、产权管理、资产管理、资金管理、投资管理、债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采购管理、大数据分析等10个业务板块。

“该设计可以更好地为企业提供服务,在解决企业自身需求的同时,也便于实现国资监管。”该负责人说,万盛国资国企大数据平台既能助力企业发展,又能体现国资监管的实时性、精准性、有效性,是我区对于“授权与监管相结合、放活与管好相统一”的持续探索与实践创新。

数据“一屏掌握” 管理更加精细

“以前,企业各自建有数据系统,想要查看准确的数据,需要各公司会计使用单独账号将数据合并成报表,过程繁琐。使用万盛国资国企大数据平台后,可以实现穿透式查阅,工作效率大幅提升。”万盛开投集团财务管理部负责人颜宏说。

据了解,万盛国资国企大数据平台实现了对区属国有资本情况“一屏掌握”,并做到核心监管业务“资产清晰、债务清晰、投资清晰、人员清晰”。

具体而言,“一屏掌握”是指平台可以从国有经济总量、国有资本运营、产业经济布局调整、国资国企改革、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对区域国有经济现状和发展态势进行全面深入分析。“资产清晰”是指平台可以实现全面盘清资产家底,为资产盘活、化债做好基础工作。“债务清晰”是指平台可以通过债务全面分析、债务风险预测、债务风险预警定期分析,研判债务风险情况,有效防范债务违约风险,筑牢债务风险防线。“投资清晰”是指平台可以通过整合投资目标、责任主体、投资进度等多维度分析审视区属投资项目,进一步提升国有资本监管效能。“人员清晰”是指平台可以一屏总览区域干部队伍基础结构情况,为领导干部的任免提供数据支撑。

同时,万盛国资国企大数据平台初步满足了企业当前的应用需求,在经营监管、风险管控、提高效率等方面效果明显,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企业提高了整体管理水平。

从企业管理层的反馈信息来看,平台通过以问题为导向的数据分析、过程管控,帮助企业发现在管理过程中的流程梗阻问题,实现风险研判预警,助力管理层更全面地掌控调度各部门、各环节。从业务部门的反馈来看,平台的数字化运用帮助部门之间实现数据共享、多跨协同,通过智能化数据统计分析,极大地提高了各业务部门的工作效率。

截至目前,万盛国资国企大数据平台已拥有2370名国资国企用户,达到39.87万次访问量,人均访问量达168次。数据表明,用户对于平台的接受程度较高,我区在国资国企方面的监管服务探索创新取得了初步成效。

搭建多维平台 实现良性互促

区国资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实施万盛国资国企大数据平台建设,我区有效解决了国企数据采集、更新、统计、分析等问题。其中,在资产管理方面,固化12类资产台账模板,清理可利用资产13111个、面积800多万平方米,梳理总结5大类资产存在的问题,基本实现了区属国有企业资产家底清晰的目标。

下一步,我区拟以平台数据、功能为基础,在线下构建“一站式租赁服务管理”应用场景,实时、动态掌握国企资产租赁状况,实现客户在线找房、在线看房、在线签约、在线缴费功能,帮助企业做好客户服务,提高资产使用率、出租率。

同时,我区将以万盛国资国企大数据平台资产管理业务板块为基础,通过数字化典型应用、重构机制流程等措施,对全域“资源”“资产”“资本”“资金”进行整体规划,形成“四资联动”价值生产链条,进一步扩大平台应用外延。依托平台构建国有企业闲置资产与产业发展配套需求的对接撮合机制,实现国有企业资产保值增值和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良性互促。

   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主站

部门街镇

政务新媒体

智能问答

返回顶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