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万盛动态

转型十年——健康音符奏响幸福乐章

日期:2022-10-31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日期:2022-10-31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生命健康的重要论述,不仅蕴含了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更道出了人们对健康的殷切期盼。这种期盼,犹如群众递出的一份健康“试卷”。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过去的十年,正是健康万盛建设全面铺开的十年,万盛如何写好这份健康答卷?

全区人均预期寿命由2014年的76.78岁提高到如今的78.57岁;从过去106家医疗卫生机构,到如今增加到142家;从过去“看病难、看病远”,到如今“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区”……

十年辉煌展宏图。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区坚持把人民健康放在重要位置,突出“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健康万盛建设,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用情用力、一笔一画写好30万盛城人的健康答卷。

黑山谷国际运动医院外观。

赋重彩    强基固本促提升

“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更加放心、舒心了。以前病情稍微重一些,就要往重庆主城跑,现在万盛就有环境舒适的医院、实力过硬的医生。”提到万盛最近十年的就医变化,市民周艾芳感慨地说。

守护好人民群众的健康,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区卫生健康工作走强基固本之路,促使医疗卫生资源总量增加,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医疗卫生机构的基础设施和治疗手段发生了显著变化,医疗服务能力得到了全面提升。

一大批卫生健康项目取得重大突破。建成精神卫生中心、万盛中医院(新院区)、妇幼保健院综合业务楼、人民医院住院综合业务楼、黑山谷国际运动医院等医疗卫生重点项目。

新建的万盛中医院(新院区)一角。(曹永龙   摄)

卫生健康工作要全面发展,除了做大“龙头”,更要筑牢“网底”。

近年来,我区陆续投入3000余万元用于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和设施设备提档升级。截至目前,全区8个镇卫生院、2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各行政村卫生室都完成了标准化建设,标准化率达100%;全区所有区级医院、镇卫生院和人群聚集的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已新增配健康一体机并免费开放,方便群众随时掌握身体情况。

如今,全区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42家,其中公立医疗机构86家,民营医疗机构56家,专业公共卫生机构1家;编制床位从2016年的1620张增加到1812张,每千人口平均床位数从6张增加到7.68张;每千人口拥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8.4人。

东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东林医院)成立。(曹永龙   摄)

一组组激动人心的数字,一份份催人奋进的答卷,都印证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区卫生健康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

实现硬件设施不断升级的同时,我区还努力推动“软实力”提档升级——

大力推进医学重点学科建设,区人民医院成功创建国家级基层胸痛中心和助理全科医师培训基地,呼吸内科、妇产科成功入列全市22个医疗特色专科建设项目;中医院骨科成功创建重庆市中医特色专科,针灸科成功创建“重庆市中医重点专科”;建成“全国名中医传承工作室”3个,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项目增至42项;通过多种途径引进高层次专家人才,不断推动科技创新取得新突破,促进我区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巧构思   深化医改护健康

“过去十年,我们把加强医疗机构能力建设作为深化医改的重要内容,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和高质量发展,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医疗均衡布局,构建有序的就医和诊疗新格局,持续改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公平性可及性,以保障全区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区卫生健康局党委书记、局长张习杰介绍。

在万盛,保障群众健康,提升医疗服务能力,被赋予了更多内涵。

2019年7月,原区人民医院与南桐总医院整合创建“三甲”医院,新的“万盛经开区人民医院”诞生。

整合后,区人民医院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区“三甲”医院创建指挥部的大力推动下,区人民医院房屋建筑面积提升到8万余平方米,编制床位达900张、开放床位达1100张;先后引进教授级专家19人,医院正、副高人数达146人;心衰中心、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规范化建设、高血压达标中心先后通过国家认证,58项新技术成功立项,4个市科委课题完成申报,两股力量形成了推动医院学科综合能力提升的巨大合力。

关坝镇双坝村家庭医生为村民送医送药。

医改,关乎民生,情系群众。

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国家统一部署,我区着眼于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持续推进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打出了一系列“组合拳”:

——持续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出台《上下级用药衔接清单》,区级医院配备药品占比达43.01%,基层医疗机构按该清单配备药品达66.17%,均超过市级标准,稳步推进药品改革,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大力推行单病种付费、实施100个病种临床路径管理,率先在全市实施药品采购“两票制”,使药品耗材价格逐步下降,群众医药负担进一步减轻;

——建立医联体帮扶合作关系,区人民医院与重医附一院、区中医院与市中医院建立紧密型医联体,先后35名专家来区帮扶,让全区人民享受到“省级”“三甲”优质医疗服务,稳步推进医共体“三通”建设,下派72名专家、干部“下挂”帮教,全力保障转诊患者“三优”权利,全年区域内就诊率达96.3%,患者下转率达16.41%;

——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区人民医院与各镇卫生院(街道卫生服务中心)签订远程会诊、远程影像、远程心电和远程培训诊疗合作协议,基层医疗机构实现远程诊疗覆盖率达100%。

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近年来,我区不断开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健康获得感。

谋布局    筑牢防线佑平安

近日,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再次发布倡议书,提醒人们积极响应国家疫情防控号召,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合理规划出行安排,遵守相关防控措施,共同守护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

两年多来,在党工委、管委会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全区各医疗卫生单位形成一盘棋,拧成一股绳,闻令而动,齐心战疫;广大医务人员坚守初心,执甲逆行,与全区人民一同筑牢疫情防控的坚实堡垒。

通过新冠肺炎疫情的考验,我区公共卫生系统也得到了进一步完善。

核酸检测是判断是否感染新冠病毒的“铁标准”。为了在最短时间内封死扑灭疫情,我区完成区人民医院、区中医院、区疾控中心标准化PCR实验室建设,目前,全区储备采样人员1900余人,单检能力达到30000人份/天。强大的检测能力,成为应对疫情的“有力武器”。

医疗救治是抗击疫情的“主战场”。截至目前,我区已设置发热门诊1个、发热诊室3个,区级集中隔离点3个,24小时核酸检测采样点9个。全区2000余名卫生健康工作者逆行而上、不解战袍,与全区人民同舟共济、共克时艰。多批医疗队跨省、跨区作战,援孝感、赴上海,助力九龙坡区和江北区,为全国、全市抗击疫情贡献“万盛力量”。

黑山镇卫生院家庭医生上门服务。(曹永龙   摄)

大战大考淬炼成钢,万盛交出了令人满意的抗疫“成绩单”。

疫情之外,我区也不忘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牢牢构筑公共卫生健康防线——

家庭医生应签尽签覆盖率100%,89支家庭医生团队行走在城市乡村,成为群众健康的“守门人”;实施疾控能力及重大传染病医疗救治能力提升工程,推进预防接种信息系统升级改造和检测能力建设,全面落实预防接种计划,在相应人群中建立了牢固的免疫屏障;高危孕产妇抢救成功率100%,高危新生儿抢救成功率100%,全年婴儿死亡率2.14‰、孕产妇“零”死亡,均保持在市级标准以内;重点疾病防治得到有效加强,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8.57岁,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如今,伴随着一道道公共卫生防线正在筑牢、一张张疾病防控网正在织密,全区卫生健康人仍不懈努力,让群众生活得更健康、更幸福,全力撑起保卫健康和生命安全的擎天巨伞。

重点睛   健康惠民增福祉

经历几场秋雨后,天空终于放晴。趁着好天气,青年镇燕石村村民熊先才来到自家院坝活动筋骨,“有了健康扶贫政策,看病再也没有顾虑了。”他笑着告诉记者。

原来,2019年春节一过,本该出门打工的熊先才感到身体不适,“到医院一检查,才知道自己患上了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熊先才说,当时,经过半个多月的治疗才顺利出院。

“住院医疗总费用23844.15元,经过各种医疗救助报销后,我只掏了2384.41元。”熊先才回忆道。

熊先才只是我区大力开展“健康扶贫”让困难群众真正受益的一个缩影。

眼下,全区农村低保对象、特困人员、易返贫致贫人口和有关部门认定的返贫致贫人口,患者入院时无需交纳住院押金,只需在出院时支付医保报销后的自负医疗费用。不仅如此,脱贫户和农村低保对象、特困人员、易返贫致贫人口和有关部门认定的返贫致贫人口家庭医生的应签尽签率也达到了100%,他们的健康权益得到了更有力的保障。

医疗保障是事关人民群众健康福祉的重大民生工程,也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压舱石”。

近年来,我区始终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人民为中心,严格落实国家、重庆市和我区健康扶贫“3721”系列保障政策,全区17家定点医疗机构全部实行“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率先在全市实现贫困患者区外就诊报销“零见面”“零材料”,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

如果说健康扶贫为贫困群众带去了政策“红利”,那“健康促进区”的创建则为全区群众提供了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

万盛羽毛球公园健身步道。

2018年7月,我区被确定为“全国健康促进区”试点区;2021年8月,我区“全国健康促进区”创建一次性通过国家级评审;2022年3月,我区成功通过全国健康促进县(区)技术评估。

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既换来了可喜的成绩,也让健康成为盛城这片土地最真切、最生动的注解。

无论何时走进万盛的城乡,健康的内涵和外延都在完美阐释——

社区里,建有健康小屋,配备健身设施,居民的健康生活方式逐步形成、健康素养大幅提升,健康第一责任人意识和能力逐步提高;

学校里,多载体、多方面呈现健康元素,健康行为丰富多彩,举办运动会、定期体检、开展健康讲座,家校互动为学生健康护驾保航;

医院里,按照入院健康评估—院中个体化健康教育—出院随访干预的模式,为患者提供全程跟踪式健康教育服务。

万盛奥林匹克公园,绿意盎然,健身设施齐全的悦享运动广场“镶嵌”在青山绿野间。

不知不觉间,“健康”已走进万盛广大群众的生活,走入大家的心间。

截至目前,全区已完成3个健康主题公园、5条健康步道、16所健康促进学校、2家健康促进企业、41个健康促进社区、114户健康家庭的创建工作;健康促进机关覆盖率达63.63%,健康促进医院覆盖率达63.15%,健康促进学校覆盖率达61.53%,健康促进村社区覆盖率达41.41%。

金戈铁马闻征鼓,只争朝夕启新程。“健康”是一张没有终页的“答卷”,在书写这张“答卷”的路上,万盛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不断提升全区群众的健康获得感和幸福感。

(刘亚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主站

部门街镇

政务新媒体

智能问答

返回顶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