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公共资源综合交易中心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110MB0Q979187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18 年度)
单 位 名 称 | 重庆市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公共资源综合交易中心 |
法定代表人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重庆市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公共资源综合交易中心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宗旨:依法为公共资源交易提供交易服务平台和法律法规咨询、鉴证等服务。 业务范围:起草制定公共资源交易的管理办法和相关制度;为市区公共资源交易项目发布交易公告、招标报名、开标评标等活动提供场地、设施和服务,参与公共资源入场交易全过程;负责评标专家库、代理机构库的使用和管理;负责收取国有资源交易服务费用;配合相关部门对交易活动的投诉举报进行调查处理;完成经开区党工委、管委会和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 |||
住 所 | 重庆市万盛经开区新田路7号 | |||
法定代表人 | 令狐昌学 | |||
开办资金 | 191.6(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重庆市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机关事务管理局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4299 | 13316.5 | |||
网上名称 | 重庆万盛公共资源交易网.公益 | 从业人数 | 11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 况 | 无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一年来,交易中心严格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及时更新完善公共资源交易相关制度;依法依规开展工程建设、政府采购、国有土地出让等各项交易活动;优化服务,规范流程,以创新驱动促交易平台高效便捷。 一、交易中心工作开展情况 1.完成工程建设非必须招标随机抽取系统建设。赴江津交易中心实地考察调研,邀请软件公司现场技术讲解,会同发改、建设等多部门专题协商讨论,明确系统建设内容、功能、需求,及时跟进软硬件部署进度,系统已于7月份成功上线运行。 2.完成电子招投标新系统一期建设。贯彻落实文件要求和区县电子招投标系统推广会精神,多次与软件公司、推广组、供应商联系,了解系统功能、架构、设备需求;积极与各区县、相关部门、各科室沟通协调,收集意见建议;拟定工作计划、建设方案、采购清单,及时完成区县终端软硬件设备采购、安装、调试,系统专线铺设、测试、连通,保证金账户开设、办理、验证。 3.修订完善制度流程。修订《政府采购项目验收管理规定》《招标采购文件范本》《万盛经开区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成交确认书(范本)》等制度模板;完善国企进场采购流程、政府采购委托代理协议等入场资料;制定《万盛经开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服务规范(试行)》;开辟重点建设项目招投标 “绿色通道”,实行材料清单一次性告知制度,健全资料手续容缺后补机制,统筹安排开评标时间,保证项目及时推进。 4.着力提升服务效能。一是扎实开展“主动对接、积极作为”活动。围绕政府重点项目及民生实事工程推进与开展,靠前服务,主动与业主单位、招标代理机构联系与对接,改进工作方法,优化服务举措,做到“主动办、现在办、马上办”,推进项目招标采购的顺利完成。二是扎实开展交易时间“倒排”机制。按照项目进展超前排定招标计划、倒排招投标时间节点,做到目标、重点、措施、进度、责任“五明确”。在开评标场地满负荷运转的情况下见缝插针,挤人手、挤时间、挤场地,实行“8+N”小时工作机制,保证重点项目的交易活动顺利进行。 5.交易情况统计。 1-12月,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共完成各类入场交易项目292项,成交总额162042.62万元,节约资金4400.75万元,节资率2.64%。 一、完成工程建设项目90项,中标金额83936.21万元,节约资金1260.05万元,节资率1.48%。 二、完成政府采购项目127项,成交金额20140.33万元,节约资金1222.82万元,节资率5.72%。 三、完成国企采购项目66项,成交金额19718.55万元,节约资金1917.89万元,节资率8.86%。 四、完成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9宗, 起始价38247.53万元,成交价38247.53万元。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1.规范现场管理。贯彻落实专家抽取管理办法,督促专家履行权利、义务,严格执行抽取程序、条件,防止抽取环节泄密、违规;加强进场各方主体的秩序管理,配合发改和行业主管部门做好工程建设领域网上中介超市运行相关事宜,并对招标代理机构服务事项、现场组织、负面清单做好综合考评,定期公布。 2.净化投标环境。严格投标人信息备案,强化资料审查;细化中标候选人公示内容,防止投标人资质等级、人员配置、业绩规模“张冠李戴”;配合有关部门加大对借资挂靠、围标串标以及在招投标活动中其他不良行为的企业和人员查处力度,净化招投标市场环境。 3.提升服务水平。优化服务举措,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电子招投标系统”,实施“一次性告知制度”“科室工作清单”,让群众少跑路、不跑路;围绕交易项目监督人、招标人、代理机构等参与主体,做到“提前介入、跟踪服务”,确保各类交易项目不漏标、不误标。 4.抓好二期建设。根据电子招投标一期试用情况和市交易中心关于推进远程评标工作的要求,适时推进电子招投标系统二期建设,新增电子开标评区域、远程评标设备设施,实现专家异地评标、交易项目广覆盖。充分利用大数据、大平台,完成各项交易任务,实现电子交易全流程留痕,有效降低廉政风险和交易成本。 三、存在的问题 1.个别业主单位对开展工程招标活动意识淡薄,把依法进入交易中心的招标当做是走走过场。 2.招标项目时间性强“扎堆”现象突出。自中央实施“扩内需”政策以来,对扩内需项目要求非常严格,必须限时开工建设。因此当年的项目都集中在年初和年底前赶进度,很多时候不得不延长开评标时间,在一定程度上给我们工作人员和抽取专家增加了难度。 3.交易中心人少事多,任务重。对于工程建设交易、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政府采购的相关法律法规认知程度不够,工作水平精细化不够。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 效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况 | 合格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情 况 | 无 |
填表人: 张文进 联系电话:15123279227 报送日期:2019年03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