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盛经开区残疾人联合会2016年部门预算情况和“三公”经费预算情况说明








一、单位基本情况
重庆市万盛经开区残疾人联合会为经开区管委会组成部门,内设一个职能科室办公室,具体负责机关日常工作;下属一个正科级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主要负责残疾人劳动就业、职业培训、康复、文化体育运动、维权、残保金征收等工作。
主要职能:
1、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等法律法规,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团结、教育残疾人遵守法律,履行应尽的义务。
2、密切联系残疾人,了解残疾人需求,为残疾人服务,鼓励残疾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
3、宣传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动员社会尊重、理解、关心、帮助残疾人。
4、开展残疾人康复、教育、扶贫、劳动就业、维权、文体艺术、社会保障和残疾预防等工作,为残疾人争取各种优惠政策,促进残疾人“平等、参与、共享”。
5、推动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对安排残疾人就业未达到法定比例的各用人单位,依法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6、调查掌握残疾人状况,向政府提出决策建议,协助政府研究、制定、实施残疾人事业的法规、政策、计划,对有关业务区域进行指导管理。
7、根据国家制定的残疾评定标准核发本区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
8、管理和指导各类残疾人专门协会。
9、承担经开区党工委、管委会交办的其它工作。
2016年度部门主要工作任务及目标:
1、制定出台《万盛经开区残疾人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精心组织深入调研、征求意见、专题论证,根据市残联、管委会的发展规划,结合本会的实际制定全区残疾人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2、打赢残疾人扶贫脱贫攻坚战。
加大贫困残疾人兜底保障力度。全面实施《重庆市贫困残疾人生活补贴实施办法》、《重庆市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实施办法》。统筹残疾人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保险、专项补贴等保障措施,做到应补则补,不留死角。解决重度残疾人和一户多残、老残一体等特殊困难家庭的实际问题。
落实精准帮扶措施。扶持50户农村贫困残疾人发展种养殖业,支持大户创业和残疾人扶贫基地建设。开展职业技能,农村残疾人种养殖技术培训,培训400名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根据实际人数改造农村残疾人危房。继续实施“阳光家园”计划,为500名残疾人提供居家托养服务,在万盛街道、东林街道、万东镇、南桐镇开展日间照料试点工作。
3、切实办好残疾人“民生实事”
为0-6岁听力、智力、肢体残疾儿童和孤独症儿童提供手术、辅助器具配置和康复训练等服务,加大贫困家庭残疾儿童救助力度。改造250户残疾人家庭无障碍设施。辅助器具捐赠150件以上。
4、全面推进残疾人各项工作
(一)多形式促进残疾人及其家庭就业。依法推进按比例就业和稳定发展集中就业。根据《重庆市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制定超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奖励办法。制定实施万盛经开区发展残疾人辅助性就业实施意见》,促进残疾人辅助性就业。
(二)提升残疾人康复服务能力和水平。围绕“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加强康复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及定点机构规范化建设。加强社区及居家康复工作。以规范基层康复机构建设为抓手,完善社区康复服务平台,将残疾人康复纳入社区卫生公共服务体系。实施重点康复救助项目,残疾人社区康复达到80%以上。为0-6岁残疾儿童及有康复需求的持证残疾人普遍提供康复救助服务。为15名残疾儿童实施脑瘫、肢体矫治手术、假肢矫形器等康复救助项目。对700名精神病患者实施服药和住院救助。继续开展白内障免费复明手术,确保发现一例消除一例,开展盲人定向行走训练和聋儿、智力残疾人及聋儿家长培训,开展肢体残疾人社区(家庭)康复训练工作。加大残疾预防和残疾筛查工作。加强康复项目督导及监管。
(三)不断丰富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开展残疾人文化体育事业发展的专项调研。着力推动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切实保障残疾人享有均等化公共文化服务。开展“全国助残日”、“残疾人文化月”、残疾人才艺大赛等文艺助残志愿服务活动。加强残疾人特殊艺术人才选拔培养。挖掘和保护残疾人特殊艺术项目,组建一支文艺演出队伍。继续做好“残疾人文化体育示范社区”创建工作,加强体育场所无障碍建设和残疾人健身指导员队伍建设,依托全民健身日等公共体育健身平台,广泛开展残疾人群众体育活动;积极组队参加重庆市残疾人田径锦标赛,加强残疾人运动员选拔培养和羽毛球训练基地建设,不断提升我区残疾人竞技体育水平。组建一支体育队伍(20人左右)。
(四)稳步健康发展残疾人特殊教育。完善落实贫困残疾人大学生入学和生活救助政策。逐步建立贫困残疾人家庭子女接受教育救助机制。加大对残疾人职业教育救助力度,推动发展以职业教育为重点的残疾人高中阶段教育,资助残疾学生150人次。
5、不断建立健全依法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制度机制
(一)深入宣传贯彻实施国务院《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和《重庆市残疾人保障条例》相关规定,加大出台各项惠残助残政策的工作力度。做好《重庆市无障碍环境建设和管理规定》落实工作。
(二)完善残疾人权益保障机制。完善“大维权、大接访、大稳定”工作机制。深入宣传贯彻《重庆市法律援助条例》,推动残疾人法律援助工作的落实。广泛开展普法宣传,依法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加强残疾人法律救助、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建立残疾人参政议政服务工作机制,组织一次残疾人法制培训。
(三)扎实做好残疾人信访稳定工作。深入推进残疾人信访代理制。加大对办理残疾人假证和不按规定标准评定残疾人残疾等级的处罚力度。继续做好残疾人C5驾照补贴、燃油补贴发放及路桥费减免工作。
(四)加强残疾人专门协会的工作。健全残疾人专门协会,发挥专门协会职能作用。
6、大力开展基金会的工作
募集资金达到100万元以上。开展3-5个基金会项目。大力培育助残志愿者队伍,树立扶残助残先进典型。
7、逐步夯实残疾人事业发展基础
(一)实施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加强社区(村)残疾人协会服务能力建设,推进残协“建家助友”工作。加强专职委员队伍建设,提供保障条件,推动实现镇、街道和社区、农村残疾人工作有人担事、有责理事、有阵地干事、有资源办事。加强和改进专门协会工作。
(二)实施服务设施建设工程。基本完成康复中心建设,按照“政府主导、公建民营、市场运作、资源共享”的原则,公开招选优质医疗机构合作经营。整合资源,提高残疾人公共服务设施的运行效能。
(三)实施基础数据建设工程。做好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信息的动态更新工作,建立数据资源共享机制。实施“互联网+残疾人服务”行动计划,运用互联网开展远程培训、职业介绍、就业信息发布等就业服务。加强残联系统网站建设和维护管理。
(四)实施自身队伍培育工程。深入贯彻落实《中国残联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的实施方案》,认真抓好残联群团改革工作。推动残联干部纳入党政干部教育培训总体规划。建立完善优秀残疾人人才库。加快培养残疾人服务专业人才队伍。
8、推进助残服务资源配置改革
(一)推进政府购买残疾人服务。落实《重庆市政府购买残疾人服务暂行办法》,完善相关配套措施。积极稳妥推进政府购买残疾人服务工作。积极培育助残社会组织。加强对助残社会组织的培育孵化、示范引领、资金支持和政策支持。
(二)大力发展残疾人服务产业。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建立完善残疾人服务业扶持政策,着力推动残疾人辅助器具、康复护理、生活照料、托养服务、技能培训等产业发展。
(三)建立完善残疾人事业宣传工作机制。做好残联官方网站的建设与推广,加强宣传干部队伍建设,壮大残疾人事业宣传网络联盟,建立“互联互通、融合传播”的大宣传格局,发挥好“全国助残日”、国际残疾人日等系列品牌活动;抓住节点、突出重点、打造亮点,通过专版、专刊、专稿、画册、宣传片等多种形式,推出一批典型,努力营造有利于残疾人事业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部门预算情况说明
2016年区财政拨款支出预算823.58万元。
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645.87万元,主要用于局机关、下属事业单位等机构人员工资、离退休人员离休费、退休费和抚恤金、日常运转以及为完成残联特定行政工作任务和事业发展目标而安排的年度项目支出,主要包括: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残疾人实名制系统录入管理、残疾人就业机构规范化建设、残疾人康复培训、残疾人基本需求专项调查、精神病患者住院服药救助、农村残疾人种养大户扶持、残疾人危房改造、残疾人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残疾人居家托养、残疾人扶残助学等项目支出。
2.医疗卫生支出8.39万元,主要用于局机关、下属事业单位等机构按照规定标准为职工缴纳的医疗保险等支出。
3.住房保障支出6.96万元,主要用于局机关、下属事业单位等机构按照规定标准为职工缴纳的住房公积金支出。
三、“三公”经费预算说明
2016年“三公”经费预算为20万元,其中:公务接待费12万元,用于局机关、下属事业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支出。
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8万元,用于局机关、下属事业单位车辆日常运行维护支出。
附件:万盛经开区残疾人联合会2016年部门预算情况和“三公”经费预算情况说明表.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