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专题栏目>全域旅游

以节为“媒” 看万盛农文旅融合好风景

日期:2023-04-14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日期:2023-04-14

第二届林口桃花节现场


石林景区花卉展、第十届五和梨花文化旅游节、中国·西部菌谷首届风筝节、第二届林口桃花节……今年春季,我区在热门景区、乡村旅游点举办的特色节庆活动好戏连台。一场场歌舞欢腾、别具特色的节庆文化活动,犹如一道道精心“烹饪”的“文化菜肴”,吸引众多游客走进万盛游景点、品文化、尝美食。

节庆活动增趣味,乡村旅游更添新看头。近年来,我区通过打造精品节庆活动,不断丰富乡村旅游内涵,推进农文旅深度融合,“全域旅游·活力万盛”的品牌越来越响亮。

游客在第二届林口桃花节现场打卡拍照


中国·西部菌谷首届风筝节现场


以节会友  乡村游文化味浓

3月10日,重庆万盛第十届五和梨花文化旅游节拉开大幕。旅游节以“万花盛开·与‘梨’相约”为主题,通过“万花盛开·与‘梨’相约”专场演出、“千里摄梨园·春光照五和”主题摄影活动、“清茶香入骨·梨园诗飞扬”诗词会、现场书法展示、农特产品展销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为游客献上一份“文化大餐”。

“戏曲元素和旅游相结合,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五和村党总支书记周冬勤介绍,五和梨花文化节已经举办了十届,一方面,通过以花为媒、以节会友、以戏揽客,打响了五和村乡村旅游的新名片;另一方面,通过举办采果节、兴办农家乐等,形成了集旅游、文化、体验于一体的“文农旅融合”田园观光综合体。该节会获评了“重庆十大最具影响力乡镇节庆”“重庆十佳赏花踏青胜地”“重庆市戏剧家活动基地”称号。

这是我区以节会友、打造乡村旅游线路的一次生动实践。

石林景区的花卉展、丛林菌谷的风筝节、黑山镇南门村的桃花节……在我区,主题各异的节庆活动数不胜数,热门景区和乡村旅游点有了节庆活动增辉,越发吸睛。

如果说绿水青山是万盛的“颜值”,那么深厚的人文底蕴则是万盛的“气质”。

按照“挖掘本土文化内涵,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不断丰富旅游内涵”的思路,我区打好本土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文化牌,促进文旅产业繁荣发展,加快推进乡村振兴。一个个景点、景区有了为人熟知的“文化标签”,差异化、品牌化发展的路子走得通、走得稳。

我区还积极助推特色节庆活动与非遗民俗展演、农特产品展销等相融合,让文化推动旅游品质升级。游客在乡村旅游点观光休闲的同时,还能认识万盛的非遗,了解万盛的历史,参与有趣的活动,旅游体验感越来越丰富。

“节庆活动与乡村游‘牵手’,丰富了旅游内涵,让旅游过程在赏美景、品美食等‘基本配置’的基础上增添了不少文化味,游客在景区停留更久。”区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说。

游客在五和村梨树下品茶


以节开道  农民增收空间足

一场春雨过后,在丝丝薄雾中,黑山镇南门村林口800亩桃园花含宿雨,更显娇艳欲滴。在此美景之中,第二届桃花节携香开启。

开幕当天恰逢周末,中午时分,附近的农家乐旁,车辆来来往往,就餐的游客坐满大厅,他们尽情享受着万盛美食带来的舌尖“激情”。

“我们店内近20张桌子全部订满。”归心谷民宿负责人任忠说,每到赏花节,桃花便会为他们带来不菲的收入。

“花美景美,农家美食也地道。黑山的风光很不错,来万盛踏春是个很不错的选择。”从大渡口区驱车赶来的游客宋佳琳说。

这边的农家乐人声鼎沸,那边的消费帮扶集市也人头攒动。在现场,黑山老腊肉、黑山方竹笋、老黑山棕编、黑山蜂蜜等特色产品的10余家特产供应商、非遗商家也赶来“凑”热闹。

“来,尝尝我们的黑山蜂蜜,纯天然、无添加,好吃得很!”卖蜜人王小俊热情地邀请记者品尝。“得益于黑山的山水资源和生态优势,产出的蜂蜜品质优良,希望借助桃花节,把我们的好产品推广出去。”王小俊说。

桃花美景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赏,对黑山镇的村民而言,一株株盛开的花让大家的口袋鼓了,成为了一朵朵增收致富的“黄金花”。

30公里外的金桥镇,虽不以花为媒介,但每年一次的节会,也为村民铺就了致富路。

肥而不腻的“沈师傅”腊肉、色泽金黄的梭边老盐菜、弹性十足的老窖馒头、洁白如玉的青山萝卜……连续6年,金桥镇都会在过年前组织举办“山货节”,良好的品质、公道的价格让“深闺”里的农副产品飞出大山,被端上了城市人的餐桌,也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

以各种节日活动为载体,把城里人吸引到乡间赶节,拓展农民增收空间,让越来越多的村民端起了“旅游饭碗”。除了固定的节假日外,近年来,我区适时举办各种节会活动,如苗族踩山会、生态水果采摘节、美食文化节等,以此拉动旅游产业发展。

据统计,2022年,全区接待游客达2750万人次,同比增长3.77%;旅游综合收入达220亿元,同比增长2.99%。

五和村梨花盛开


以节为媒  产业发展势头强

如果把乡村旅游比作是我区乡村振兴的一根杠杆,那么节庆活动就是一个重要支点。

“这周末还有最后一间空房,你们具体入住时间是什么时候?”3月20日,黑山镇南门村十里红民宿老板刁女士与订房客人沟通入住事宜。她说:“桃花节前后,客人非常多,周末都是满房。”

“家乡有很好的旅游资源,每年举行桃花节、猕猴桃节等活动,我们都会来参加。”已定居沙坪坝区十余年的万盛人张悦,趁着桃花开放之际,带着家人回老家赏景看花,张悦认为,现在的万盛不仅有好吃的、好玩的,还有非常巴适的民宿,体验感很好。

“民宿契合了现代人远离喧嚣、亲近自然、寻味乡愁的美好追求,具有撬动我区乡村旅游的作用。”区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节会活动,聚集了人气,发展了民宿行业,促进了产业升级发展,带动了经济增长,真正让农文旅融合发展的节会成为促进乡村振兴的新动能。

近年来,黑山镇、万东镇相继推出线上线下果树认养活动,成为今年节庆活动助力产业发展的又一亮点。

“我想认养一棵果树。”

“认养以后,果树如何管理?”

……

“果树认养后,会在被认养果树上挂认养人名牌,并签订认养协议。”重庆五和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庭府介绍,被认养果树的农事管理由公司全面负责,保证所产果品的质量。果树生长期间,认养人可在果农的指导下参与果树施肥、修剪、疏花等农事活动,临近采摘期,公司会通知认养人前来采摘,采摘的果子归认养人所有。

据不完全统计,梨花节开幕以来,五和村被认养的果树达1200余株,直接经济收入超过4.5万元。

我区深知做好乡村振兴的“花”文章,不能止步于乡村旅游一时的“赏花热”,还需深挖“花经济”的产业链,才能实现“花开时节旅游热,花谢时分产业旺”。

五和梨、黑山脆桃的认养活动充分证明,以节会活动为引领,做优做强特色产业,可以形成集赏花、摘果于一体的农旅融合发展新格局。

下一步,我区的节庆活动将与生态山水、景点景区、民俗文化、农业产业有机串联,让乡村实现从“一处美”到“处处美”的转变,推进“美丽乡村”释放出“美丽经济”。

(刘亚兰   曹永龙)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主站

部门街镇

政务新媒体

智能问答

返回顶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