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山园区构建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 让企业扎根无后顾之忧
近日,记者走进重庆玮硕恒基电脑配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玮硕恒基”)生产车间看到,生产线正开足马力高速运转,工人们专注有序地完成每一道组装工序,全力以赴赶制产品订单。
繁忙的生产景象背后,是企业稳步发展的底气。而这份底气,离不开平山园区提供的精准服务保障。
“过去员工骑电动车上下班,经常担心电量不足,四处找充电桩成了烦心事。”谈及企业发展中的新变化,玮硕恒基副总经理朱安雨感慨颇深,“现在,园区安装了充电桩,解决了这个老大难问题,员工工作更安心,企业发展也更有保障了。”
这个暖心变化,源于园区企业服务专员罗耀华的一次“跑腿”。了解到企业员工上下班有“充电难”问题,他第一时间帮企业协调区开投集团公司、城投集团公司,充电桩很快就投入使用。
“在平山园区,企业遇到问题不用愁,一个电话,服务专员就会上门排忧解难。”朱安雨表示,除了充电桩,园区还在食堂天然气接入、生产线用电报装、员工宿舍保障等方面全程跟进,事无巨细地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的“关键小事”。
营商环境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平山园区作为万盛工业发展的主战场之一,秉持“聚焦高质量发展、建设高品质园区”发展目标,持续深化“企业吹哨·部门报到”机制,落实“服务专员+问题清单”制度,切实抓好投产企业全生命周期水、电、气等要素协调保障,构建起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体系。
除日常走访外,园区还主动将50余家重点企业的基本情况、主要产品等信息汇编成册,着力推动上下游供应链融合、联动互补。同时,全面摸排企业人才,建立健全人才信息库,推动营商环境持续向优向好。
截至目前,园区现有企业226家。今年以来,平山园区收集各类急难愁盼问题71项,解决64项,解决率高达90%。无论是用工短缺、融资难题等发展瓶颈,还是政策咨询、环境优化等细微诉求,园区都以钉钉子精神逐项破解,真正打通服务企业的“最后一公里”。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平山园区和贵阳信息科技学院签订政校合作协议时,重庆启运建材有限公司负责人当场就表达了期待:“最盼望的,就是园区帮我们把人才‘活水’引到生产一线。”
签约之后,一系列实实在在的变化接踵而至。贵阳信息科技学院多批学生走进企业实习,不仅有效缓解了企业“缺技术手、缺应用型人才”的难题,也为年轻人打开了留在园区就业的大门,实现了企业与人才的双赢。
园区不仅“引才”有实招,“育才”更见真章。依托全区人才战略,平山园区大力开展拔尖人才、骨干人才评选活动,去年推荐30余名一线技术工人参与评选。随着技能培训、晋升激励等政策的落地,越来越多的技术能手成长为企业骨干,让员工在平凡岗位上也能看到职业发展的广阔前景。
在拓展发展空间上,平山园区同样步履不停。今年以来,园区加速推进重点区域控规调整,高标准完成鱼田堡、平山北部等区域规划优化调整,为先进制造业发展预留充足空间。同时,聚焦企业创新转型,以“传统产业智能化蝶变、新兴产业科技化跃升”为主线,推动福耀玻璃、万盛煤化等龙头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打造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加速5G、锂电池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促进科技成果加速转化,为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
如今的平山园区,企业扎根发展、项目蓬勃推进、人才纷至沓来。一个个暖心服务细节,汇聚成企业发展的强大动能;一条条产业链条,串联起产业协同的无限活力;一个个创新平台,承载着人才与产业共成长的美好未来。这里,正成为投资兴业的热土、创新发展的高地,书写着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向虹谕 戴 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