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走进万盛>美丽万盛

文化浸润山水 融合更见远方——探寻文旅高质量融合的万盛路径

日期:2024-12-13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日期:2024-12-13

万盛老街24小时图书馆,不少市民游客在此阅读。(资料图)

石林镇茶园村,村庄被白雪覆盖,斑斓的民宿与风电场格外美丽,如同童话世界。(资料图)

万盛金桥吹打协会的会员们在青山湖国家湿地公园演奏金桥吹打。(资料图)

游客在万盛石林景区体验跳竹竿舞。(资料图)

青山绿水间读万卷书、依山傍水处品非遗文化、听曲赏戏时“打卡”乡村旅游……近年来,我区持续推进公共文化服务进景区、进乡村,文旅新业态、旅游新产品频频涌现,让文化之光浸润山川河流,成为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又一亮点。

阅读进景区   文旅融合添书香

从观光到体验,情感价值正在重塑旅游业。越来越多景区通过文化元素导入,加快激活文旅融合的一池春水,阅读进景区便是其中一项探索。

“来黑山谷游玩,没想到不仅能住进如画般的风景里,还能在小院静心地看书、喝茶,让身心得到放松,感受‘诗和远方’。”近日,留宿黑山镇南门村文书老院民宿的游客张洪一边用相机记录院内美景,一边欣喜地交谈。

文书老院民宿位于国家5A级景区黑山谷南北门之间,集旅游、观赏、阅读、食宿于一体,是个不可多得的好去处。民宿由以前的破旧私塾重建而来,依旧保持着“书香”主题,散发出浓厚的文化气息。

在前往的路上,坐落于丛林间的书院被云雾缠绕,正如网友在社交平台上描绘的那样:“半是书香半是云”,十分有意境。走进书院,发现这里雕栏玉砌、高雅别致,庭院内不少市民游客在此阅读小憩。抬头,近处的鲜花、绿叶触手可及;远望,天边的山脉、云海尽收眼底,十分惬意。

“除了报纸、名著、杂志,我们特意放置了很多关于万盛的历史、人文、植物等书籍,让大家对万盛有更深刻的感受和了解。”书院负责人张昌禄说:“开业2年多以来,通过举办文化讲座、沙龙,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走进书院,纵享阅读体验。”

阅读进景区,在我区文书老院民宿仅仅是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区利用本土文化资源,在景区建公益阅读点、提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不仅丰富了游客体验,也让阅读成为了景区内的“景中景”。

在区图书馆的辐射带动作用下,万盛首个24小时自助图书馆位于国家4A级景区——万盛老街,古香古色的内部装修与老街建筑风格交相辉映,无人工自助运行相当便捷,为热爱夜读的市民游客提供了一个好去处;远近闻名的丛林书院,置身于国家4A级景区——万盛西部菌谷,建在一个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天然溶洞里,洞内冬暖夏凉,设置有国学培训、书法绘画学习、茶艺文化展示、洞藏窖酒体验等多个学习项目,成为当地乡情文化和旅游融合的示范景点之一。

为切实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今年,区图书馆充分利用文旅融合资源,倾力打造主题阅读之旅、文化艺术进景区、亲子共读与科普体验之旅系列少儿阅读推广,把巴渝棕编、剪纸、巴渝灯谜等非遗项目融入阅读中,累计开展“小小传承人·欢乐中国年”传统文化主题活动、“大手牵小手 童声诵诗书”亲子诗文诵读会、“清凉一夏 文化艺术进景区”有声阅读文艺展演、等活动100余场次,切实丰富了青少年的旅居生活。避暑高峰期,到黑山镇各社区开展“共享阅读 流动图书在社区”文化服务进基层活动,为市民游客提供免费办理读者卡、免费借阅图书、免费下载数字资源以及解答参考咨询等相关服务,送去1000余册涵盖文化教育、自然科学、健康养生、儿童读物等类型图书,共计接待群众11000余人次、办理借阅卡900余张、借出图书1500余册次,切实营造了“书香万盛”的浓厚氛围。

非遗进景区   旅游又增新体验

当前,越来越多的非遗成为景区新亮点,实现了突破发展。近年来,我区加大力度做好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通过鼓励非遗进景区、举办传统民俗文化节庆活动等举措,努力推动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不仅让“金桥吹打”“竹编唢呐制作”“苗族踩山会”“后坝狮舞”等一大批特色非遗项目和传统民俗文化得到了更好的保护传承与活化利用,也为游客带来了更多、更好的旅行体验。

在青山湖国家湿地公园,第七代“金桥吹打”非遗传承人张秋霞每到节假日便会带领民间艺术团为游客演奏。高昂的曲调、热闹的场面会吸引大批游客驻足观看。

张秋霞介绍,金桥吹打始兴于宋末元初,是巴渝吹打的精华组成部分,至今已有700多年历史,2006年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推动非遗项目的活化利用,近年来,我区将金桥吹打引入青山湖国家湿地公园,面向游客进行展示,让更多人了解了万盛这一古老的文化。

“真是太震撼了!”贵州游客胡敏观看金桥吹打后说,自己是一名传统民间音乐爱好者,但还从没见过用两米多长的竹编唢呐进行表演的。金桥吹打不仅使用的演奏乐器极具特色,而且演奏的乐曲音域宽、音量大,穿透力特别强,会让观众有一种心潮澎湃的感觉。“能在绿水青山间聆听这么具有文化内涵的演奏,真是一种享受。这次来青山湖玩,真是来值了。”

除了金桥吹打走进青山湖国家湿地公园,我区最具代表性的苗族文化活动也走进了万盛石林景区。每年“五一”,最盛大的苗族节日“踩山会”都会在这里举办,吸引数万游客汇聚于此,感受万盛苗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踩山会”又叫“踩山坪”,是重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我区具有代表性的苗族传统节日,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节日期间,苗家男女老幼都会盛装出席,跳竹竿舞、打牛、祭山神等众多独具苗家风情的传统节目会轮番上演。

“开合、开合、开开合合……”在苗族阿妹指导下,游客王庆凯竹竿舞跳得十分起劲。王庆凯说,他第一次跳苗族竹竿舞,感觉特别有趣。除了跳竹竿舞,他还观赏了苗族传统服装展示、苗族山歌对唱等。“本来是冲着这里独特的喀斯特地貌景观来的。没想到不仅看到了造型各异的石林,还参与了苗族文化体验活动。这些活动为这次旅行增添了乐趣,也成为此行的点睛之笔。”

为进一步打破“一人说,众人听”的展示方式,我区积极探索非遗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连接点,着重突出了互动属性,以提高参与者的体验感受,让参与者从视觉、听觉和触觉等方面全方位感受非遗魅力,打造沉浸式文旅新体验。

蜡染、面塑、棕编、猜谜、糖画……在万盛,想要全面地体验非遗文化,巴蜀“非遗英雄会”是个不可错过的好机会。它以“沉浸式体验+文创展示+非遗展演”的形式,让市民游客不仅能欣赏本地非遗特色项目,参与者还可穿着传统汉服,在沉浸式的场景中体验各种非遗项目,参与挑战赛亲身体验非遗的精髓,从而增进对传统文化的热爱。目前,巴蜀“非遗英雄会”已在万盛老街、板辽湖景区连续开展三届。

非遗不仅是技艺的传承,更是文化的根脉。“希望通过这些互动体验活动,能够让更多人近距离感受到万盛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与价值所在。”区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我区将持续强化文化赋能,积极寻求活化与创新路径,让更多非遗项目融入景区,大力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让“非遗之花”在景区落地生根发芽,绽放新的光彩。

演出进景区   奏出融合新旋律

万盛文化资源丰富,如何将这些文化资源融入旅游目的地,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符号?一直以来,我区在不断地探索新做法。

今年夏天,“大地欢歌 乡约四季”2024年全国“四季村晚”之夏季“村晚”示范展示活动暨万盛经开区黑山镇北门村乡村村晚盛大举行,现场流光溢彩、人山人海。

万盛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金桥吹打最新力作《幸福的声音》以精湛的演奏惊艳了全场;出自万盛的2023年全市广场舞优秀作品《新时代下俏乡村》携歌伴舞《和谐大家园》等节目,通过优美的舞蹈描绘出新农村建设的蓬勃生机;万盛本地相声《欢歌笑语》,用风趣诙谐的表演形式和出其不意的笑料包袱赢得阵阵喝彩。“矫若游龙”群众舞龙大比拼、“舞”林争霸群众广场舞大比拼更是体现了乡村村晚群众广泛参与的良好氛围。

改进创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加强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已成为文化旅游发展工作的重要课题。我区始终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引领,把乡村村晚作为解题思路,改“文艺演出”为“文旅融合”,提档升级送文化送演出的传统模式。

在组织策划过程中,坚持需求导向,深入了解各镇街村社的实际情况,结合当地特色产业发展、重要节会节点等因素,打造独具特色的专场演出。深度凸显乡村村晚的“文化旅游+”属性,举办五和梨花、黑山避暑消夏、金桥山货丰收、翰墨绘春等不同主题的乡村村晚活动,综合满足地方宣传、农产品促销、群众文娱、特色文化推广等多种需求,进一步带动当地特色产业发展,丰富乡村旅游产品,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在节目选择上注重本地特色文化宣传和群众参与度,广大观众参与演出,大家同唱共舞,凝心聚力,携手共创美好未来,让“村晚”成为提升群众幸福感、扩大影响力、带动乡村振兴的重要舞台。热闹的“村晚”集市集中展示和销售特色农产品和手工艺品,突出本地非遗、老字号商品的宣传,以村晚为媒介,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我区的丰富而优秀的传统文化,让市民游客流连忘返。

近年来,我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通过深入挖掘本地文旅资源,积极探索“文旅+”发展,成为中国最具特色魅力的旅游城市之一。乡村村晚作为我区重点打造的群众文化活动品牌之一,在满足基层群众、来区游客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通过村晚演出进一步提升了旅游人气和旅游名气。乡村村晚系列活动自2023年启动以来,已在全区镇街举行了超过10场次专场演出,连续两年获得全国村晚夏季示范展示单位;累计为非遗、农副产品商家提供免费展示销售展位超200个,活动现场营业总额超20万元。

(曾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主站

部门街镇

政务新媒体

智能问答

返回顶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