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街镇工作信息

万盛街道:江山城社区党建引领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米”——红色管家为美好生活“加码”

日期:2022-04-01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日期:2022-04-01

近年来,万盛街道江山城社区党委坚持党建引领和为民服务宗旨,以居民所需所想所盼为着力点,推出红色管家治理模式,基层治理能力不断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一、党组织触角下延 社区治理水平提升

江山城社区是由驻地单位、物业小区、业委会、廉租房构成的混合型社区,共有住户5314户、居民10300余人,人口老龄化严重,群众需求主要集中在养老问题上。“老年人面临的问题更细致、多样,个人属性也更强,这就要求社区服务更加精细化、人性化,需要点对点、一对一。”江山城社区党委书记娄方红说。

然而,社区工作人员有限,如何才能做到精细服务全覆盖?在服务群众的过程中,江山城社区不断摸索并打造“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党员中心户—党员群众”联动机制,推出红色管家治理模式,成立由辖区物业企业、社区党员、网格党支部书记、楼栋党小组长、党员中心户、居民小组长、业主委员会代表组成的红色管家志愿服务队,在小区楼栋划分服务单元,每一栋楼均安排一名红色管家,让群众“串个门”就能把事办成,真正将组织体系、治理体系和服务体系延伸到千家万户。

“1号楼红色管家张怀友、2号楼红色管家贺春萍、3号楼红色管家张青文……”在江山城红色管家表单里,清清楚楚地标注着相应楼栋的负责人。“每栋楼都有‘管家’,家庭互助、水电维修,串个门就能找到管事的人。”娄方红说道。

“上次门锁了打不开,多亏了社区的红色管家!他们现在也经常上门,看我有啥需要解决的困难,还帮我理发、陪我聊天。”今年75岁的邓阿姨独自居住在江山城小区18号楼,去年某一天,邓阿姨出门时发现入户门怎么也打不开,给在外上班的子女打电话也没人接,心急如焚的她向社区拨打了求助电话。接到求助电话,详细了解事情经过后,18号楼的红色管家张怀国立即上门,不到半个小时,就帮邓阿姨打开了入户门。

党组织触角向下延伸,党员干部活力提升,社区治理水平提升。在党建这个火车头的带领之下,江山城社区红色管家治理模式更加完善,为居民自治和共建共享预留了个性化空间。

二、便民网覆盖社区 精准服务群众需求

“17号楼15层,有3名老年人,均体弱多病,其中一人91岁,患精神残疾且长期瘫痪在床,子女不在身边,得时常去看望。”“7号楼26层,有一户人家的孩子是高龄老人接送,但老人有时候会忘记接送时间,加之老人身体不好,我们得注意提供帮助。”……对于社区住户情况,娄方红如数家珍。她说,这离不开红色管家的协助。

红色管家时常开展入户走访、搜集民情等活动,记录社区居民的基本情况和诉求,为特殊人群提供“私人订制”式的社区服务。正是依靠红色管家对社情民意的了解,群众有困难,社区才能在第一时间提供有效帮助。

去年11月,三元桥片区进行交通组织优化调整,芭蕉路被改为单行道,原有的公交车站作废,小区居民出行很不方便。各楼栋红色管家了解情况后,立即向社区汇报,大家齐心协力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帮忙上报材料、商量选址,最终将公交车站移到了9号楼前的空地。

“红色管家分布在每一栋居民楼,织就了一张服务群众的便民网,扩大了‘党建+社区治理’的有形覆盖,把精准、有效服务定点送达给有需要的群众。”娄方红说。

三、党建网释放活力 激发群众自治热情

城市生活,很多人彼此生疏。党建的网格,为邻里关系“破冰”,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社区活动的组织,为彼此搭桥,让群众有乐子享、有事情做。

据了解,江山城社区现有红色管家61人,分别认领关爱老人儿童、环境卫生整治、就业创业服务、惠民政策宣传、矛盾纠纷调解、安全稳定维护、青少年教育、物业矛盾协调等岗位。

社区居民张怀友刚加入红色管家志愿服务队,浑身的劲儿都放在了组织大家开展环境整治活动和积极参加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上,人也变得精神了。“我也是党员,以前上班忙,心思都放在工作上。退休了,闲下来反而觉得孤独失落。现在我成为了红色管家,觉得自己还有用处,社会还需要我,我又有劲儿了。”张怀友说。

“其实不止张怀友一人,红色管家队伍中还有很多退休老人,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他们还想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娄方红说,社区把愿意奉献的老人们拉到一个活跃的集体中,去做些正能量的事情,让他们的内心充满阳光,人自然也就快乐起来了。

人老了有事做,人闲了有事做,有事了有人做。在江山城社区,经常有拿着笔墨、书籍、笔记本的群众,三三两两地走着,或是去给青少年上课,或是去参加党史学习教育。他们精神饱满,热情洋溢。他们中,有的是红色管家成员,在社区里,担着一份责任;有的是小区群众,在社区里,享着一份快乐。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整合小区内的各方力量,进一步健全完善工作机制,让红色管家在社会治理中积极发挥作用,把更多的红色正能量注入群众生活,让和谐阳光铺满社区,为群众美好生活‘加码’。”娄方红说。(曾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主站

部门街镇

政务新媒体

  • 万盛经开区管委会

  • 万盛生态环境

智能问答

返回顶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