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盛经开区“发言人来了——“我为群众办实事”新闻发布活动走进金桥镇
9月16日,“发言人来了——我为群众办实事”倡导健康生活专场新闻发布活动在金桥镇举行。来自党工委政法办、区公安分局、区教育局、区交通局、金桥镇的“发言人”围绕吸毒人员帮扶管控、缉毒执法、预防教育、毒驾整治、禁毒宣传等相关内容作新闻发布,亮出万盛在禁毒工作方面的真招实招,现场回答了群众提问,让各种禁毒知识被更多群众知晓,惠及更多家庭和群众。
举报毒品犯罪最高奖励5万元
在新闻发布会上,有村民提问,市民如何主动配合公安机关打击毒品犯罪?区禁毒办副主任、公安分局副局长周晓鸰表示,今年7月,区公安分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重庆市禁毒条例》《重庆市毒品违法犯罪举报奖励办法》相关规定,向社会公布了有奖举报毒品违法犯罪线索奖励通告。“如果市民在平时生产生活中发现了有人吸食毒品、贩卖毒品等的情况,大家可以拨打有奖举报毒品违法犯罪线索举报电话‘65968118’进行举报,也可以直接拨打‘110’举报。”该发言人说。
区公安分局也对群众举报走私、运输毒品的,非法持有毒品的,制造毒品以及制造毒品加工厂(点)的,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的,提供在逃毒品犯罪嫌疑人信息的,‘邮寄’方式运输毒品的,一旦经公安机关查证属实,都有不同程度的奖励,奖励金额100元—5万元不等。“请市民朋友们放心,我们将严格执行保密规定和办案纪律,对举报人姓名、身份、居住地及举报情况严格保密,确保举报人的人身、财产安全。”该发言人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我区以“清源截流”专项行动为抓手,强化情报信息研判,提升重大毒品专案协同攻坚能力,精准把握本辖区涉毒高危人员、涉毒前科人员动向,坚决遏制外流制贩毒活动;依法对社区戒毒康复人员进行定期检测并惩戒复吸,确保戒毒康复人员不漏管,未发生吸毒人员肇事肇祸案(事)件;聘选禁毒宣传大使,充分利用APP、电视、LED屏幕、出租车、电梯厢体传媒滚动播放宣传,全方位、多视角、高密度地普及禁毒知识,织密禁毒“防护网”。
市民如何识别吸毒人员、鉴别毒品
“我们如何识别吸毒人员、鉴别毒品,远离毒品,平时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呢?”村民问道。周晓鸰表示,毒品一般分为传统毒品和新型毒品。市民可以通过“四看”进行识别。
一是“看场所”:海洛因、大麻等属于麻醉类传统毒品,吸食人员一般会选择较隐蔽、安静的地方,如家里、宾馆客房、洗浴场所的包房等。冰毒、摇头丸等兴奋剂类新型毒品的吸食地点大多集中在迪厅、包房等娱乐场所或能够提供音响设备的民宅、宾馆客房等。
二是“看工具”:海洛因的吸食工具主要包括注射器、针头、锡纸、打火机等。K粉的鼻吸工具通常是吸管、卷烟纸和小碟等。摇头丸一般用啤酒、饮料等送服。特别要注意有一些特别的空瓶、药瓶和吸管,或者明显使用过的烫过的锡纸,特殊气味的粉末和药片等。
三是“看身体”:海洛因的注射部位包括臂膀内侧、手背部、双腿、双脚、腹股沟处等,有很多无明显原因的溃烂。吸食冰毒的人舌头上会出现又白又厚的舌苔,其牙齿也会出现严重磨损的情况。长期吸食K粉的人会经常流清鼻涕。
四是“看症状”:吸食海洛因等麻醉类毒品后会嗜睡,吸食者沉浸在半麻醉状态中,瞳孔缩小呈针尖状。吸食摇头丸、K粉后表现为活动过度、嗜舞,还会出现妄想、幻觉以及暴力倾向。吸食冰毒、麻古的人会出现话多、兴奋异常、致幻等情况。
“一对一”帮扶筑牢禁毒防线
有村民提问,什么是对吸毒人员“党员一对一”帮扶机制和“六位一体”帮教措施?
党工委政法办信访督查专员付敬良介绍,“党员一对一”就是根据吸毒人员个人情况,如居住地、个人生活圈、性格特点等,选择一名熟悉吸毒人员情况的党员干部,结成“一对一”帮扶关系,在日常生活中像朋友亲人一样,传递关爱与关心,为其提供心理疏导、政策解读、就业指导等帮助。
“六位一体”帮教措施,则是为了发动更广泛的力量参与吸毒人员帮扶,组成由镇街干部、社区干部、禁毒社工、社区民警、网格员、戒毒人员家属共六名成员的帮扶小组,镇街干部提供政策支持,社区民警负责法治教育,社区干部负责上下传达党和政府关心关爱,禁毒社工负责具体帮扶教育,网格员负责日常走访了解动态,家属给予家庭关爱。
全面筑牢校园禁毒防护墙
发布会上,党工委教育工委委员罗国表示,校园是禁毒工作的重要阵地。为此,区教育局坚持以“学生不吸毒,校园无毒品”为目标的“不让毒品进校园”的方针,积极推动学校禁毒宣传预防教育工作顺利开展,规范学校禁毒宣传教育的管理。
一方面,提高思想认识,全面开展毒品宣传预防教育工作。区教育局把预防毒品教育将预防毒品进校园的禁毒教育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行为规范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
另一方面,多渠道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学生的拒毒意识。该局把禁毒教育融入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不断丰富教育方式,通过主题班会、观看禁毒教育视频、组织禁毒知识竞赛、聆听禁毒法制报告、举行禁毒拒毒宣誓仪式及签名活动、开展禁毒主题征文、主题绘画等多形式,深化禁毒教育。
(叶 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