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万盛经开区管委会办公室关于印发万盛经开区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企业“双倍增”行动计划工作方案 (2023—2027年)的通知
万盛经开办发〔2023〕24号
重庆市万盛经开区管委会办公室
关于印发万盛经开区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双倍增”行动计划工作方案(2023—2027年)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管委会各部门,区属国有重点企业,驻经开区有关单位:
经管委会同意,现将《万盛经开区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双倍增”行动计划工作方案(2023—2027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万盛经开区管委会办公室
2023年6月2日
(此件公开发布)
万盛经开区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双倍增”行动计划工作方案(2023—2027年)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市第六次党代会和市委六届二次全会部署,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培育壮大我区创新主体规模,着力构建更加完备的创新体系、更加强劲的创新能力、更有活力的创新氛围,加快创建国家级、市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根据《重庆市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双倍增”行动计划(2023—2027年)》(渝府办发〔2023〕26号)和《重庆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切实抓好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双倍增”行动计划任务落实的通知》(渝科局发〔2023〕37号)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制订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到2025年,全区高新技术企业突破75家、科技型企业超过690家。到2027年,全区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在2022年的基础上实现“双倍增”,分别超过90家和870家;全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突破8家,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超38%,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超25%。
二、重点任务
(一)深化健全梯次引育体系。
1.速效并重培育科技型企业。按照“政府统筹、科技牵头、部门协调、镇街配合”的总体思路,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网格化服务体系。聚焦源头培育,充分发挥国家级、市级孵化器和众创空间优势,为入驻创业团队提供企业注册、办公用房租金优惠、创新创业辅导等服务,扶持初创型科技企业加快成长,对创新平台载体孵化的企业进行动态运行监测,精准支持具有潜力的科创企业快速发展;聚力精准培育,建立企业信息共享机制,形成部门、镇街、园区齐抓共管的培育格局,摸清辖区企业科技人员、知识产权、研发投入等条件情况,建立科技型企业培育后备库,针对性开展多形式、生动化入库宣传,提升企业积极性,引导企业强弱项、补短板,尽快达到入库条件。(牵头单位:科技局;责任单位:发展改革局、经济信息局、人力社保局、住房城乡建设局、交通局、农林局、商务局、平山园区管委会、国资管理中心、工商联、市场监管局、各镇街等)
2.量质并举选育高新技术企业。锚定八大高新技术领域,持续推进“科升高”“规进高”行动,深度摸排企业信息,筛选、挖掘高新技术企业种子企业,搭建高新技术企业精准培育库,明确年度培育目标。区领导挂帅、部门分工负责常态化落实联系服务责任,扎实推进拟培育高新技术企业联系服务机制,每月至少走访服务企业1次,明确在库企业短板弱项,开展针对性辅导,引进科技创新元素,实现企业改造提升;实时掌握企业申报动态,逐一对接、着力破解企业申报困难,引导在库企业高企化转型,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产值增长较快的高新技术企业。(牵头单位:科技局、经济信息局;责任单位:发展改革局、财政局、人力社保局、住房城乡建设局、交通局、农林局、商务局、平山园区管委会、国资管理中心、工商联、市场监管局、税务局、各镇街)
3.凝心聚力培育创新领军企业。聚焦引育新动能,建立完善创新领军企业培育扶持机制,充分发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各类创新政策的激励引导作用、创新资源的驱动支撑作用,对具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研发能力,具备颠覆传统行业或开拓新产业潜能的企业加大培育扶持和指导服务力度,推动创新资源向企业集中、人才向企业集聚、服务向企业集结,助力科技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打造细分行业“单项冠军”。遴选优质高新技术企业进入重庆市企业科创板上市储备库,支持科技中小企业“上云”“上规”“上市”,重点推荐云铭科技公司在新三板基础层挂牌,持续关注多普泰等企业上市挂牌进展,力争推动1—2家企业在主板挂牌上市。(牵头单位:经济信息局、科技局;责任单位:财政局、国资管理中心等)
4.千方百计招引优质创新主体。紧盯“1+3”主导产业和高新技术领域,围绕产业上下游、左右链,瞄准珠三角、长三角等区域,大力开展科技招商引企,有针对性引进落地优质创新主体。强化以商招商,借力全区资源;主动出击,积极参加智博会、高交会等招商活动,重点考察对接高新技术企业,打好招商引资主动仗,多渠道扩大引资主体。(牵头单位:投资促进中心;责任单位:科技局、经济信息局、农林局、商务局、平山园区管委会、国资管理中心等)
(二)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5.支持打造科技创新平台。强化科技创新引领支撑作用,围绕“1+3”主导产业,加快建设“一区两工程三中心N平台”创新平台体系。以西部玻璃新材料创新研发中心、西部3C锂电池创新研发中心、西部镁铝合金创新研发中心为示范,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等科技研发平台,实现规上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加大创新交流,打造以高校院所为支撑、企业为主体的研发机构,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同时,积极对接重庆大学、重科院、哈工大重庆研究院、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创新资源,全力争取在我区创建研发分支机构,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到2027年,建设各类科技创新平台100个以上。(牵头单位:科技局;责任单位:发展改革局、经济信息局、人力社保局、规划自然资源局、国资管理中心等)
6.引导增强企业创新能力。聚焦全市重大科研计划、重点科研项目和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鼓励冠宇电池、博奥镁铝、云铭科技等企业积极谋划储备、向上争取一批市级重点科研项目;围绕新能源(储能)、新一代信息技术(电子元器件)、新材料、生物医药产业,指导企业深挖产业技术创新需求,梳理形成攻关项目清单,组织实施一批区级科技计划项目,以重点项目提升企业科技创新意识,以财政资金带动企业创新投入增长,引导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升级、重点难点问题突破和新产品专利布局,提升企业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能力,解决企业高企化转型中的痛点难点,重点支持中镭科技、华绿生物等企业申报国家、市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和示范企业,助力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到2027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超过全市平均水平。(牵头单位:经济信息局、科技局;责任单位:发展改革局、经济信息局、财政局、国资管理中心、市场监管局等)
7.鼓励推动产业协同发展。支持冠宇电池、福耀玻璃等链主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围绕关键核心技术、战略性储备性技术,开展产业链联合攻关,全力打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特色产业园。深入推动产学研用合作,聚焦“1+3”产业创新发展和未来产业接续发展需求,对接重庆大学、重庆理工大学、重庆工商大学等科技服务团队及高校科研院所,协助企业搭建创新交流平台,促进供需双方线上线下同步开展对接与合作,推动产业技术攻关。聚焦生物医药产业特色发展和生物基新材料产业培育,进一步挖掘与西南大学校地合作空间,在新药研制、产业技术研发与改进、成果转移转化等领域,开展全面务实合作。(牵头单位:发展改革局、经济信息局;责任单位:科技局、平山园区管委会、国资管理中心等)
(三)提升科创载体孵化效能。
8.推进高新区企业集群发展。聚焦“高”和“新”两大定位,加强国家级、市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创建工作。按照“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方向,围绕“一城三区一地”目标定位,对照高新区创建指标体系,梳理存在的短板和弱项,一一突破,重点提升;将建设规划、土地集约利用、产业集聚发展、市场主体培育、孵化平台建设、高端人才引进等进行量化管理、清单化调度,推动形成创建工作闭环和整体合力。加大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建设力度,以重大项目为牵引,以龙头企业引进为抓手,以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支撑,精深发展新能源(储能)、新一代信息技术(电子元器件)、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主导产业优质市场主体,推动更多创新要素和创新资源向万盛聚集。(牵头单位:经济信息局、科技局;责任单位:发展改革局、平山园区管委会等)
9.加强科技企业孵化载体建设。立足“1+3”主导产业及重点产业链条的培育发展,盘活南桐矿业公司移交地方厂房、闲置楼宇等资源,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建设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重点培育以创客空间、创业咖啡等为代表的创新创业新业态,为科技创新创业者提供实践平台;支持孵化载体导入研发设计、高端人才等专业资源,提高入孵企业、团队集聚度,提升科技企业孵化服务能力,选好“种”、育好“苗”、护好“林”,构建重点突出和梯队完善的链式培育体系,不断壮大科技型企业。(牵头单位:科技局;责任单位:经济信息局、人力社保局、平山园区管委会、国资管理中心等)
(四)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生态。
10.提升科技服务能级。强化科技金融、知识产权、人才服务、政务服务、技术转移等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建设,推动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大企业服务力度,大力开展创新创业大赛,持续开展企业走访服务,征集企业创新发展需求,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加强创新政策宣传解读,落实知识产权保护、补助,逐步兑现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奖励等创新激励,提高政策执行力,确保各项科技企业发展政策见到实效。持续做好科技金融支撑服务,充分发挥风险补偿基金和创业种子基金等政策扶持功能,组织金融机构开展高新技术企业融资对接会,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科技创新。(牵头单位:发展改革局、科技局;责任单位:经济信息局、财政局、人力社保局、市场监管局等)
11.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利用科技服务机构和重庆科技大市场,推动建立层次多元、特色鲜明、功能完备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支持区内研发机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科技成果产出,全面对接市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加大科技成果引进、收储力度,促进科技成果在区转化。到2027年,全区技术合同成交额达7亿元以上。(牵头单位:科技局;责任单位:发展改革局、经济信息局、市场监管局等)
12.强化科技人才支撑。鼓励探索完善校企、院企科研人员“双聘”机制,强化人才柔性引进。从高校院所、新型研发机构等有针对性地征集遴选科研人员作为产业特派员,深入企业开展科技咨询、技术诊断、产品开发、成果转化等服务,为企业提供“一对一”的技术咨询指导,带去一批技术、推动一批项目、解决一批难题,促进科研人员的研究成果和专利技术在企业实现产业化应用。(牵头单位:科技局;责任单位:党工委组织部、人力社保局、经济信息局、农林局、市场监管局等)
13.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大力培育高价值专利,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实现高价值发明专利全覆盖。帮助企业利用专利优先审查“绿色通道”,促进优势产业快速获得专利授权。推进专利转移转化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拓宽高价值专利价值实现渠道。注重知识产权司法与行政协同保护,强化科技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维权预警分析。到2027年,高价值专利达到130件。(牵头单位:市场监管局;责任单位:教育局、科技局、经济信息局、国资管理中心等)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联动协同。
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双倍增”工作协调机制,由区分管领导为组长、区科技局主要负责人为副组长、相关部门和镇街分管负责人为成员的“双倍增”工作专班,统筹推进行动计划。下设办公室在区科技局,成员单位按照职能职责和任务分工推进落实,各镇街、园区要落实属地责任,形成工作合力。及时建立目标体系、工作体系、政策体系和评估体系,完善政策举措和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区域内企业、新型研发机构、科技服务平台等各类主体作用,闭环落实目标任务。(牵头单位:科技局;责任单位:发展改革局、经济信息局、财政局、国资管理中心、平山园区管委会、税务局和各镇街)
(二)强化资金投入。
以产业需求为牵引,优选重点项目,健全政府引导和市场主导相结合的投入机制,构建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科技投融资为支撑、社会力量投入为补充的1亿元创新资金池,支持企业与金融机构创新合作,鼓励扶持企业开展产品研发、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等自主创新。注重引入市场化运作机制,重视科技金融风险防范问题,强化科创平台自我造血能力,让创新资源转化为科技成果,让科技成果转化为资金资产,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牵头单位:财政局;责任单位:科技局、经济信息局、国资管理中心等)
(三)强化监测评估。
制定并落实年度拟培育高新技术企业联系服务制度,加强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结构化分析,适时开展政策落实情况和科技型企业挖掘培育评估等动态监测和研究分析,动态掌握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培育工作进展,及时调整完善相关政策措施,提高全周期精准服务水平。健全企业培育的跟踪问效机制,将培育情况作为各部门、街镇督查激励考核的重要参考。以“创新报表”为载体,对“双倍增”目标任务开展月调度、季通报,推动形成比学赶超、创优争先的良好氛围。(牵头单位:科技局;责任单位:经济信息局、统计局、平山园区管委会等)
(四)强化引导激励。
加强政策宣传解读,加快创新激励兑现,加大力度引导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研发费用归集、知识产权布局等创新工作,强化企业高质量发展指引。鼓励部门、镇街积极探索培育模式,挖掘种子项目、种子企业,扶持企业健康发展。总结推广科技型企业创新经验,广泛宣传先进典型,推动形成全区关心支持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的良好氛围。(牵头单位:党工委宣传部、科技局;责任单位:税务局、市场监管局、平山园区管委会、各镇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