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健康科普信息 >健康中国重庆行动 >健康科普

健康科普:“伪健康营销”可能是消费陷阱

日期:2025-07-07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日期:2025-07-07

近段时间,“千禾0”等产品名称在市场上引发关注。商家们似乎陷入一场以数字为名的狂欢——“0糖”“0脂”“0卡”“0添加”,仿佛只要在标签上画上一个“零”,便立即能为产品镀上一层健康光环。然而,除“千禾0”外,还有白象“多半”桶面、“壹号土猪”肉、“安踏断码”鞋子、“其他没了”调味品等产品被质疑其命名逻辑与配料表内容存在微妙张力。

这些品牌文字背后,实则暗藏混淆视听的商业逻辑,折射出当前市场中“擦边球”营销的乱象。当商标从区分商品来源的标识异化为误导消费者的工具,不仅破坏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更侵蚀着消费者的信任根基。

对消费者而言,识别这类“文字游戏”商标需要练就一双“慧眼”。首先,要区分商标与产品描述的界限。例如,简爱酸奶的“其他没了”实为商标,而非对配料的承诺,消费者应仔细查看配料表而非仅凭包装文字判断。其次,关注商标的法律状态。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官网显示,“壹号土猪”商标仍处于无效宣告审查中,此类存在争议的商标产品需谨慎购买。此外,新修订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将于2027年实施,明确禁止使用“不添加”等表述,消费者可据此预判企业宣传的合规性。

遏制商标“擦边球”乱象,更需要构建多方协同的治理体系,立法部门应进一步细化《商标法》中关于“欺骗性”标识的认定标准;市场监管部门需加强对商标使用的动态巡查,对涉嫌虚假宣传的企业依法严惩;企业应摒弃投机思维,将精力投入到产品质量提升和品牌价值建设上。

正如“胖东来”品牌的成功所揭示的,唯有以诚信经营为根基,才能赢得持久的市场认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主站

部门街镇

政务新媒体

  • 万盛经开区管委会

  • 万盛生态环境

智能问答

返回顶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