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健康科普信息 >健康中国重庆行动 >健康科普

健康科普:爱护眼睛 点亮“睛”彩

日期:2025-03-10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日期:2025-03-10

2025年3月是第十个全国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主题是“抓早抓小抓关键,更快降低近视率”,强调抓早抓小在近视防控中的重要性,旨在通过合力推动,实现儿童青少年近视率的快速下降。

据了解,我国青少年近视率已超过60%,相当于每10个孩子中就有6个戴眼镜。近视不是简单的“看不清黑板”,高度近视可能引发视网膜脱落、青光眼等严重问题。

为此,区人民医院眼耳喉鼻科副主任医师雷小东为大家详细讲解近视防控的“门道”,呵护我们的眼睛健康。

近视科普小课堂

什么是近

小东介绍,近视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是屈光不正的典型表现。主要指的是进入眼球的影像不能正落在网膜上而落在网膜的前面。简单来说,就是能看清近处的东西,看不清远处的东西。

为什么会近

小东指出,造成近视的原因一般可以总结为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生活习惯等。

遗传因素:近视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如果父母双方都是高度近视,那么孩子患近视的概率会明显增加。

环境因素:长期近距离用眼是导致近视的主要环境因素之一。在现代社会,人们长时间使用手机、电脑、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以及长时间阅读、写作等近距离用眼活动,会使眼睛的屈光能力增强,从而引发近视。

生活习惯:睡眠不足、缺乏运动、饮食不均衡等不良生活习惯,也与近视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近视有什么危

小东说,青少年若不及早地发现和治疗,都将会导致单眼或双眼视力低下,严重影响其视力功能,从而影响日常的生活和学习,高度近视还可能引发一系列严重的眼部并发症,同时,有可能对患者的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此外,近视患者在选择职业时也可能会受到一定的限制,例如一些对视力要求较高的职业,如飞行员、宇航员、军人等,近视患者可能无法从事。

近视早期症状

雷小东介绍,近视早期症状主要包括视物模糊、眼睛疲劳、频繁眨眼、视物变形等。

视物模糊:看远处的物体时感觉模糊不清,尤其是在看黑板上的字、远处的风景等时,需要眯起眼睛才能看得稍微清楚一些。这是近视最常见的早期症状之一。

眼睛疲劳:长时间用眼后容易出现眼睛疲劳、干涩、酸胀等症状,有时还会伴有头痛、头晕等不适。这是因为眼睛在努力调节以看清物体时,睫状肌持续紧张,导致眼睛疲劳。

频繁眨眼:为了缓解眼睛的不适,近视患者可能会不自觉地频繁眨眼。这是眼睛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通过眨眼来湿润眼球,减轻眼睛的疲劳感。

视物变形:在近视早期,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视物变形的症状,即看到的物体形状发生扭曲、变形。这是因为眼睛的屈光系统出现了异常,导致光线不能准确地聚焦在视网膜上。

如何预防近

小东认为,青少年预防近视,要做到保持正确的用眼姿势、控制用眼时间、增加户外活动、合理使用电子设备、保证充足的睡眠、均衡饮食等。

保持正确的用眼姿势:无论是阅读、写作还是使用电子设备,都要保持正确的姿势。眼睛与书本或屏幕的距离应保持在 30厘米左右,身体坐正,不要弯腰驼背或趴在桌子上。使用电脑时,屏幕的高度应与眼睛保持水平或略低于眼睛,避免长时间仰头或低头看屏幕。

控制用眼时间:避免长时间连续用眼,每用眼 30-40分钟,应休息10-15分钟。可以通过远眺、闭目养神、做眼保健操等方式来缓解眼睛疲劳。在休息时,可以看向远处的绿色植物,让眼睛得到放松。

增加户外活动:户外活动是预防近视的有效措施之一。研究表明,每天户外活动时间达到 2小时以上,可以有效降低近视的发生风险。在户外活动时,眼睛可以接触到更多的自然光线,促进视网膜分泌多巴胺,从而抑制眼球的生长,预防近视的发生。

合理使用电子设备:减少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尤其是避免长时间玩游戏、看视频等。使用电子设备时,应将屏幕亮度调整到合适的水平,避免过亮或过暗。同时,要注意保持适当的距离,不要将电子设备离眼睛太近。

保证充足的睡眠:睡眠不足会影响眼睛的正常休息和恢复,导致眼睛疲劳。因此,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小学生每天应睡眠10小时以上,中学生每天应睡眠9小时以上,成年人每天应睡眠 7-8小时。

均衡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 A、C、E 以及叶黄素等对眼睛有益的营养物质的食物,如胡萝卜、橙子、蓝莓、菠菜、玉米等。这些营养物质可以保护眼睛的视网膜和晶状体,预防近视的发生。同时,要减少吃甜食和辛辣食物,因为过多的甜食会导致体内维生素B1缺乏,影响眼睛的正常功能;辛辣食物则可能刺激眼睛,加重眼睛的不适。

雷小东说,近视防控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大家通过了解近视的科普知识,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养成良好的爱眼护眼习惯,可以有效地降低近视的发生风险,保护我们的眼睛健康。让我们从现在做起,呵护心灵之窗,共筑“睛”彩未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主站

部门街镇

政务新媒体

  • 万盛经开区管委会

  • 万盛生态环境

智能问答

返回顶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