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掌握急救技能 共筑生命防线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各种突发急症和意外伤害事件频发,对急救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国家和社会各界高度重视急救知识的普及和技能的培训,将每年的1月20日设立为“国家急救日”,通过一系列活动,提升全民急救意识和能力,普及急救知识和技能,共同构建生命安全防线。
近日,区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主任医师徐代薪就日常生活中几类常见的急救知识进行详细介绍,希望能帮助广大读者掌握基本的急救技能,应对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紧急情况,成为自己和他人生命安全的守护者。
心脏骤停急救
徐代薪说,心脏骤停是一种极其凶险的突发状况,往往在瞬间就可能夺走生命。当身边有人突然倒地,丧失意识、呼吸停止或者仅有濒死叹息样呼吸时,很可能就是发生了心脏骤停。
徐代薪认为,心脏骤停后,应在最佳抢救时间“黄金四分钟”内实施心肺复苏,这能让心脏骤停者增加2-3倍的生存机会,关键的心脏骤停急救措施包括心肺复苏(CPR)、拨打急救电话和电除颤(如有条件)。
徐代薪介绍,心肺复苏是心脏骤停急救的核心措施,包括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在患者心脏骤停后,应立即将其平躺于坚实的平面上,急救者双手重叠,左手掌跟紧贴患者两乳头连线中点,借助上半身的体重和腰背部肌肉力量,以适当的速度和深度(通常为100-120次/分,5-6cm)进行胸外按压。胸外按压能够促使血液流向肺动脉和主动脉,为重要脏器提供血氧。
在进行胸外按压后,应清除患者口腔异物,然后进行人工通气。急救者捏住患者的鼻孔,用口部包住患者的唇部,均匀地向患者的口腔呼气。人工呼吸可以建立起有效的人工循环与呼吸道的气体交换,保证患者身体各个器官血液与氧气的供应。
在进行心肺复苏的同时,应立即拨打当地的急救电话(如120),寻求专业医疗团队的帮助。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应持续进行心肺复苏,直到医护人员到达。
此外,现在很多公共场所都配备了自动体外除颤仪(AED),如果发现有 AED 设备,应尽快取来按照语音提示进行操作,AED 可以自动分析患者心律,在必要时给予电击除颤,大大提高抢救成功率。总之,面对心脏骤停,冷静且规范地实施急救是关键所在。
心脏骤停复苏成功后,应持续监测患者的心电图、血压等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针对引起心脏骤停的病因进行治疗,如心肌梗死、心肌病、心力衰竭等。患者康复期间应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保持平稳的心态,避免不良的情绪刺激。患者应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按时服用营养心肌、改善心脏功能等药物,定期进行心电图、心脏彩超等检查,以了解心脏的恢复情况和是否存在潜在问题。
气管异物急救
徐代薪说,气管异物也是常见的危急情况,尤其容易发生在儿童和老年人身上。当异物进入气管后,患者往往会出现剧烈咳嗽、呼吸困难、面色青紫等症状。
徐代薪介绍,针对气管异物的急救,常用的有效方法是海姆立克急救法。对于一岁以下的婴儿,应将婴儿面朝下,放在手臂上,用手支撑头部和颈部,用另一只手的掌根在婴儿背部两肩胛骨之间拍击 5次。然后将婴儿翻正,在两乳头连线中点处,用两手指快速按压 5次,交替进行,直到异物排出或者婴儿恢复呼吸。
而对于一岁以上的儿童及成年人,施救者站在患者身后,一手握拳,拇指顶住患者肚脐上方两横指处、剑突下方,另一手抱住握拳的手,快速向内、向上冲击患者上腹部,每秒约1次,反复进行,通过产生的气流压力促使异物排出气道。需要注意的是,操作过程中力度要适中,避免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伤害。若经过多次尝试仍未成功,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送往医院救治。
徐代薪说,除了海姆立克急救法之外,针对气管异物的急救,通常还有咳嗽法、卧位急救法、背部叩击法、腹部冲击法等方法。
烫伤急救
徐代薪说,烫伤也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意外伤害之一,尤其是儿童和老年人更容易受伤。烫伤后的急救处理方法包括冷水冲洗、清创消毒和药物治疗等。
徐代薪介绍,烫伤后,首先要迅速脱离热源,比如尽快脱去被热水浸湿的衣物等。如果衣物与烫伤部位粘连,不要强行撕扯,以免加重创伤。
接着,用流动的凉水冲洗烫伤部位,冲洗时间15至30分钟,这样可以降低烫伤处温度,减轻疼痛,减少烫伤深度。但要注意,大面积烫伤或者伤者年龄较小、体质较差时,不宜长时间冲洗,防止失温等情况发生。
冲洗过后,用干净的纱布或毛巾轻轻覆盖烫伤部位,避免感染。千万不要随意涂抹牙膏、酱油等物品,这些不仅不能起到治疗作用,反而可能影响医生对烫伤程度的判断,增加后续处理的难度。如果烫伤情况较为严重,出现水泡、皮肤破溃等,要尽快送往医院进行专业治疗。
扭伤急救
徐代薪介绍,运动或者日常活动中,扭伤脚踝、手腕等部位是比较常见的损伤情况。当发生扭伤后,要遵循“RICE”原则进行急救处理。
“R”代表休息(Rest),一旦受伤,要立即停止活动,避免受伤部位继续受力,加重损伤程度。“I”代表冰敷(Ice),在扭伤后的48小时内,可以用冰袋或者冷毛巾敷在受伤部位,每次冰敷15至20分钟,每隔 1至2小时冰敷一次,冰敷能收缩血管,减轻肿胀和疼痛。“C”代表加压包扎(Compression),使用弹性绷带适度包扎受伤部位,注意不要包扎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包扎起到固定和减少肿胀的作用。“E”代表抬高患肢(Elevation),将受伤的肢体抬高,略高于心脏水平,利于血液回流,减轻肿胀。
在进行初步的急救处理后,如果扭伤部位疼痛、肿胀持续不缓解或者出现畸形等异常情况,需及时前往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比如通过 X 线等检查来判断是否存在骨折等问题,以便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避开这十个急救误区
区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主任医师徐代薪说,在急救过程中,存在一些常见的误区,这些误区可能会延误救治时机,甚至对患者造成伤害。徐代薪介绍,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急救误区常识:
误区一:鱼刺卡喉
喝醋或者吞咽馒头缓解,可能会把鱼刺顺下去,更可能让鱼刺扎得更深,引起食道穿孔,甚至刺破主动脉。
正确的方法:如果自己或其他人能看到鱼刺,用干净的小镊子把鱼刺取出来,如果看不见鱼刺,立刻到医院找耳鼻喉科大夫取出来。
误区二:流鼻血
仰头或者抬胳膊,不仅止不了血,而且还可能会把血液吸入气道,引起窒息甚至危及生命。
正确的方法:身体前倾,稍低头,捏紧鼻翼,张口呼吸,持续捏紧鼻翼五分钟左右,如果十分钟后还没有止血,立即就医。
误区三:关节扭伤
立即热敷,这只会让出血渗出增多,加速肿胀和疼痛。
正确的方法:立即停止活动,抬高扭伤的肢体,用冰敷或者冷敷,包扎固定,必要时去医院拍个片子。
误区四:癫痫发作
往患者嘴里塞东西防止咬舌、强行翘嘴,这可能会损坏牙齿、导致吸入异物,会造成窒息。
正确的方法:把障碍物清除干净,防止患者摔伤碰伤,抽搐的人一般不会咬到自己的舌头,抽搐状态下舌头会往后缩。记录好抽搐的时间,不强行约束,抽搐完了以后,等待清醒,持续抽搐五分钟以上或者抽搐受伤了,或者没有呼吸了,这时候要立即拨打120。
误区五:被割伤
贴创可贴,用错创可贴可能会加重感染,创可贴贴太紧容易发生缺血坏死。
正确的方法:较小较浅的伤口用创可贴,先压迫止血,用生理盐水清洗消毒,再用绷带包扎。
如果伤口特别大,压迫止血包扎后,立刻送医院进行缝合,同时按规定进行破伤风预防处置。
误区六:气道异物
用手抠或者拍背缓解,不仅无效反而会造成二次伤害。
正确的方法:可以咳嗽、呼吸、说话,鼓励他咳嗽,如果完全无法呼吸或者没法出声,立即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施救,并拨打120。
误区七:烫伤
抹牙膏、蛋清、酱油,不但不能减轻疼痛,还会增加感染的风险,影响医生对烧伤的判断。
正确的方法:烫伤后的急救处理方法包括冷水冲洗、清创消毒和药物治疗等。如果烫伤情况较为严重,出现水泡、皮肤破溃等,要尽快送往医院进行专业治疗。
误区八:冻伤
直接用火烤,这只会让血管快速扩张,让局部瘀滞肿胀的皮肤情况更严重。
正确的方法:冻伤部位浸泡在38-42度的温水中半个小时到一小时,直到冻伤部位皮肤红润柔软、恢复知觉。
误区九:溺水
倒挂控水,这会拖延复苏的时间,加重误吸。
正确的方法:首先判断是否有心脏骤停,如果已经心跳骤停,立即开始心肺复苏,有条件的使用自动体外除颤仪,同时拨打 120。
误区十:心脏骤停
扎手指、扎脚趾放血,这简直就是害人,会拖延最佳的抢救救治时间。
正确的方法:立即拨打 120,并进行心肺复苏,并使用AED。
如何正确拨打“120”
为何1月20日被设定为国家急救日?最简单明了的原因是它与急救电话号码120重叠,能让人们比较容易记忆。
说到拨打120,人们往往会认为很简单,但在紧急情况下,如何正确、迅速地拨打“120”急救电话至关重要,这将会为抢救生命节省很多时间。以下是拨打“120”时需要注意的一些关键要素:
说清事发地点
在拨打“120”时,首先要保持冷静,不要因为紧张或慌乱而说不清话。
清晰地告诉接线员你的姓名、联系电话以及患者的具体地址,包括门牌号、楼层、房间号等详细信息,以便急救人员能够迅速准确地找到患者。
详细说明病情
尽可能详细地描述患者的症状、病情以及已经采取的急救措施(如果有的话)。
如果患者有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史,也要一并告知,因为这些信息对急救人员判断病情和制定急救方案非常重要。
如果患者是昏迷或无法自行表达,要特别说明这一点,并尽可能提供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等基本信息。
保持电话畅通
在挂断电话之前,确保接线员已经记录下了所有必要的信息,并确认他们会派遣急救人员前往。
等待急救人员到达的过程中,尽量保持电话畅通,以便接线员随时联系你或提供进一步的指导。
如果患者情况发生变化,如病情恶化或出现新的症状,要及时告知接线员或急救人员。
牢记这三个要素,在拨打“120”时准确提供相应信息,就能为急救工作的高效开展奠定良好基础,最大程度地争取宝贵的救援时间,保障患者能及时获得救治。
此外,在拨打“120”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不要因为担心费用而犹豫是否拨打“120”,因为急救服务是免费的,且生命无价。
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的过程中,尽量保持患者处于稳定状态,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如果可能的话,可以安排人员在显眼的位置等待急救人员,以便他们能够快速找到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