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健康小知识:合理膳食 吃出健康









合理膳食 吃出健康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饮食是人类维持生命的基本条件,而要使人活得健康愉快、充满活力和智慧,人就不能仅仅满足于吃饱肚子,还必须考虑饮食的合理性。因此,“吃”也是一门学问,那么,平常生活中人们应该如何吃出营养、吃出健康呢?
区中医院主任中医师杨林相介绍,多数人存在不良饮食习惯,主要表现为口味偏重,汤锅加盐、火锅加盐、饭里加盐;炒菜油多、烧肉油多、煲汤油多,饭前还要喝一碗油汤;喜欢吃肉,尤其喜欢吃红肉;只吃水果蔬菜、不吃饭;早晚不吃饭;偏好面食;经常吃剩菜剩饭。
杨林相表示,不良饮食习惯造成的疾病有很多,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病、高脂血症、痛风、脂肪肝、冠心病、脑梗死、月经病和营养不良。
吃出健康的关键是“饮食有节”,首先是顺应节气、季节,春季属青,宜吃绿色食品养肝。春天阳气生发,肝气初升,适当食用姜、葱、蒜、喝小酒,有利于阳气生发,肝胆疏泄,调和脾胃;夏季属赤,气候炎热容易出汗丧失体液,宜吃红色食品养心,饮食清淡,少吃油脂肉类,适当补充盐类水分;秋季属白,气候干燥,宜吃白色食品养肺,适当补充酸甜食品,如酸梅汤等;冬季属黑,宜吃黑色食品养肾,根据体质情况适当进补,可食用当归、生姜、羊肉等。
杨林相建议,饮食要把握节奏,一日三餐,早餐吃好,中餐吃饱,晚餐吃少;定时进餐,不宜错过吃饭时间;细嚼慢咽,小口小口喝水,一口一口吃饭,为肠胃蠕动提供空间,这样才有利于食物消化吸收。反之,饮食太快太急,不遵循常规节奏,会损伤脾胃功能,影响消化吸收,甚至发生脾胃疾病。
“吃”出健康,主要取决于对饮食的认知和饮食方式。现在,经济不断发展、生活节奏加速,快餐文化盛行,对传统饮食文化产生较大冲击。人们应该选择健康的饮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才能在当下快节奏的生活中吃得营养,收获健康。
(肖贵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