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健康科普信息 >健康中国重庆行动 >健康科普

卫生健康小知识:身体亚健康怎么办?

日期:2022-06-14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日期:2022-06-14

微运动动起来

不少职场人长期伏案工作,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想健身,却抽不出时间。如何用好碎片化时间,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呢?近日,记者采访了医学和运动专家为广大职场朋友支招。

个性化运动需求旺盛

“双脚交叉,左手放身后,右手水平抬起,头朝右边微微倾斜……”晚上8点钟,市民石明珊一边看着视频讲解,掌握动作要领,一边跟着画面练习瑜伽动作。

针对这套锻炼动作,区人民医院疼痛康复科副主任医师唐荣斌给出了自己的见解。“这项运动属于静力运动,不增加关节的剪切力,可以保护关节,达到功能康复。如果训练时配合呼吸训练,在呼气时用力推墙,持续时间超过5至10秒,将会令侧躯干的肌力增强,增加胸腹腔的稳定。”唐荣斌说。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运动的好处,也在身体力行,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但能长期坚持下来的人并不多。这其中各有缘由,根据36氪发布的《2021年轻人运动健身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年轻人运动路上最大的困扰就是“工作太忙,没时间运动”。因此,个性化、碎片化的运动方式需求旺盛。

谈到运动的首要目的,很多人会说:“强身健体”。但对于久坐办公室的人而言,“减脂”也是重要动力。《报告》指出不同性别人群运动的目标差异:男生运动主要为了强身健体,其次是减脂或增肌;而在女生心中,减脂更为重要,其次是强身健体和塑形。

居家健身受热捧

“曾办过两次健身卡,一开始很积极,后来因为工作忙,健身次数越来越少,最后索性不去了。”“90后”蒲思静说。

生活中,很多人都和蒲思静一样,无法长期坚持运动。“相比运动方式的选择,能否坚持才是运动效果的保证。”万盛乐刻运动健身教练谢方玲说,把运动融入日常生活中,像吃饭、喝水一样自然,就算每天只能抽10分钟做高抬腿、仰卧起坐,长期坚持下来,也能看到效果。

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正在改变着年轻人的健身观念。《报告》指出,超四成“95后”和“00后”偏好居家锻炼。自置家庭健身器材、利用碎片化时间“见缝插针”运动的锻炼方式,已成为不少年轻人的健身新选择。

“体检报告单上‘超重’‘中度脂肪肝’这些诊断,让我有点蒙。上班就是坐着,自己都感到有点‘油腻’。”看着腹部脂肪堆积得越来越厚,市民张凯开始利用下班时间在家里跟着Keep运动软件锻炼。

长期伏案学习、工作,让杨小丽的肩颈、腰部不时酸痛。为了激发健身积极性,她陆续在家里添置了瑜伽垫、弹力带、健身环、动感单车等健身器材。易操作、性价比高,是她选择家庭健身的原因。

家庭健身以其更轻量、易启动的特点越来越被大众所广泛接受。

碎片时间动起来

“大家总说没时间锻炼,其实工作生活中的零碎时间段,比如等车、乘车、看电视、工作间隙等,都可以利用起来健身。”唐荣斌说,不需要多大空间,不需要多长时间,一些简单的微运动也能让身体得到有效锻炼。

其实,用碎片化时间做运动并不难,很多运动对场地没有要求,甚至不需要特殊器材,就可以随时随地运动。

坐在椅子上工作或者窝在沙发上看电视时,就可以动起来。“双腿分开与髋关节同宽,小腿垂直地面,脚尖方向与髌骨方向相同,平视前方,以脊椎为轴尽量让上体拧转90度,手可以扶椅子的扶手或者椅背帮助拧转。这套动作可以增强脊椎的灵活度,加速血液微循环。”唐荣斌说。

“看电视时也可以运动。”唐荣斌建议,可以边看电视边依次团身抱膝。双手扶于沙发或者椅子两边,两腿依次收腹提膝抱膝,膝盖靠近胸口,大腿尽量贴腹部,按个人能力重复多次练习。

在等公交、乘坐公交车时可以进行提踵练习,增强腿部的力量并且塑造腿部的肌肉线条。还可以通过拉高位扶手伸展上肢肌肉,刺激腋下淋巴分泌,该动作有助于提高免疫力。做家务时,可将用直立拖地的习惯改为四肢跪地用抹布来擦拭,也能达到运动效果。

对于上班族来说,开会是日常工作中最常见的方式。久坐身体会感到不适,唐荣斌建议适当活动:“尝试小腹收缩,后倾坐姿,臀部离开椅子,膝关节屈曲受力3至5秒钟,3至5次为一组,连续2至3组可以缓解腰背部不适。”

错误运动=白练

这些误区要避免

万盛是一座热爱运动的城市,无论是体育场、健身房、球馆里,到处可见运动的市民。

然而,运动不当也会带来伤害。有数据显示,一个人一生当中,几乎不可避免地会遭受一次以上的运动损伤,尤其是肩关节、膝关节、骨关节首当其冲。面对诸多运动方式,怎样选择适合自己的?如何避免进入锻炼误区呢?

误区1

平时运动多   积累损伤不重视

“骨关节与运动医学科关于膝关节的疾病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骨关节炎,二是膝关节运动损伤。”区人民医院疼痛康复科副主任医师唐荣斌介绍,膝关节运动损伤主要发生于中青年常运动群体,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半月板损伤和前交叉韧带损伤。

50岁的万兴中喜欢爬山,且专走有难度的路。随着气温转暖,每周一次的超负荷登山,让他双膝疼痛,尤其屈腿时格外严重。万兴中去医院检查发现,幸亏他关节面损伤不太严重,经过一周打针、吃药、关节腔注射等治疗,终于好了起来。

生活中,还有很多类似的患者没这么幸运。唐荣斌介绍,其中绝大多数患者原本就有隐性关节疾病,随着运动量陡增,引发滑膜炎症,有些患者甚至出现韧带或半月板损伤。

误区2

平时不运动   周末健身房疯狂

那么,如果不是运动爱好者,是不是就不太容易出现膝关节问题呢?也不见得。

平时工作忙碌的市民张露为了减肥,决定利用周末时间开始快走跑步减肥,有时一天能走2万步以上。结果没坚持几个星期,张露感觉膝盖特别疼,并且越来越严重。她到医院就诊后,发现左膝关节的内侧半月板撕裂。

唐荣斌建议,任何运动都要充分热身,科学锻炼,循序渐进。运动前一定要热身5分钟-10分钟,可以做肩关节、腕关节、腰部、膝关节、踝关节的旋转动作,一次长时间的运动可分解成多次短时间的运动。感觉到关节不舒服或者疲劳时,要停止运动。一旦运动后出现关节肿胀或疼痛,关节功能受限,甚至有响声,最好尽早到医院就诊。

误区3

中老年人患骨关节炎   不敢活动

“骨关节炎是以膝关节疼痛为主要症状的退行性疾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群,主要症状表现为疼痛、活动受限,晚期还可能出现关节畸形等。”唐荣斌介绍,患上骨关节炎后,一方面不要再进行加重膝关节负担的动作,如蹲起、爬楼梯、爬山等。但另一方面,也不要完全不动。一定的运动治疗,如低强度有氧运动、加强关节周围肌肉力量训练、关节活动度等功能训练,能够达到减轻疼痛、改善维持关节功能,延缓疾病进程的作用。

唐荣斌介绍,骨关节炎的治疗是根据病变程度选择阶梯化治疗,基础治疗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应的运动方式,以及使用辅助行动的器械以减轻膝关节的负重。随着病变程度,再考虑进行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主站

部门街镇

政务新媒体

  • 万盛经开区管委会

  • 万盛生态环境

智能问答

返回顶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