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健康小知识:春季出游 做足功课再出发









万木吐翠,芳草茵茵,眼下正是外出踏青赏花的好时节。不少市民认为,春游踏青大多是短途游、近郊游,往往不太重视出游前的准备工作,其实春游中的风险并不小,因此春季出游,建议做足功课再出发。
健康篇
春天气候多变,乍暖还寒,出游要带足衣服,以防感冒。鞋子应选用轻便、防滑和高弹性的运动鞋,大小要合适。同时,随着气温升高,各种传染病病原体开始活跃,建议市民提前做好防感冒、防过敏等工作。
春天细菌容易滋生,也是胃肠道疾病高发时期,出门在外,稍不注意就会病从口入,最常见的症状就是腹痛。因此,外出游玩就餐时最好选择卫生条件较好的餐馆,不要贪食特殊风味菜肴。
春暖花开,冬眠的蛇开始苏醒、出洞,此时蛇的毒性最大。外出春游时最好穿长衣长裤并扎紧裤脚,尽量避免走杂草多、靠近水源、少人走动的地方。可随身携带应急药物,在身上涂抹一些防虫药水,以起到驱赶蛇的作用。
春季多雨,难免出现路滑或者踩到青苔导致摔伤。如果全家出游,应慎重选择出游地点。建议老年人外出踏青时走路不要太急,走半小时就休息10分钟为宜。有心脏病和高血压的老年人外出时可备硝酸甘油片、心痛定、救心丸、降血压药,以备途中发生急症进行救治。
春季紫外线照射并不弱于夏季,一旦过度日晒,轻者可出现红斑,重者可发生肿胀,日久加重黄褐斑、雀斑症状。外出时要采用必要防护措施,避开上午10点至下午3点光照时段,平时多食富含维生素C的西红柿和胡萝卜等食物。
安全篇
出游踏青除了提前做足功课,以免被伤痛叨扰,在游玩过程中还要警惕交通安全,警惕野外火灾,不要随意品尝野菜。
春天来临,气候适宜,不少游客都会选择自驾游。出发前,驾驶员应保持充足的睡眠,防止在开车中出现春困,旅途中如有困意,可打开车窗保持空气流通,以避免疲劳驾驶。遇大风、扬尘、降雨天气,应减速行驶。自驾出行前,最好对车辆进行一次全面检查,避免发生意外;途经拥堵路段,注意听从指挥,小心驾驶。
野外踏青,要注意防火避灾,不要在草木繁盛、树叶堆积等易燃物聚集的地方进行烧烤。活动结束后,及时将火彻底熄火,不留半点火星。若不慎引发火灾,要立即拨打119报警。
每年三四月是盛产野菜的季节。越来越多吃腻了大鱼大肉的都市人,更倾向于到郊外采摘野菜。野菜具有解毒败火等药用功能,适量吃有益处。但普通市民对野菜认识有限,容易造成误采、误食,引起中毒现象。食用野菜后,一旦出现眩晕呕吐、呼吸困难、嘴唇发紫等食物中毒症状,应尽快到附近医院就医。
文明篇
为了以更加愉悦的心情体验风景,市民出游时要积极做好优美自然人文环境的共同维护者,做到文明出行。
在参加乡村休闲旅游时,要遵守社会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不影响当地人民的正常生活。
到大自然中旅游休闲,要珍惜自然环境,不乱扔垃圾,不采摘花卉、伤害树木,不践踏农田草地,不追逐野生动物。要爱护文物古迹,不在建筑物、展览品上乱涂、乱画,坚决抵制在景区景点刻字等不文明行为。
游客既要维护个人正当权利,又要坚持理性、合理维权,如遇到服务质量纠纷,要避免言行过激和肢体冲突,需要咨询和投诉请牢记全国旅游服务热线号码“12301”,及时拨打以寻求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