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健康小知识:合理膳食 “吃”出健康









常言道,民以食为天。 再大的事,也大不过一日三餐。可生活中,工作繁忙家庭琐事多,我们往往忽略了吃饭这件“小事”。
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副主任医师程霞表示,吃是一门学问,要想吃好、吃健康,那也是不容易的。从“吃好”到“吃对”,合理膳食是最重要的。
科学摄取膳食营养
合理膳食需要科学摄取不同种类的营养。“谷类食物作为能量的主要来源,位于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塔底,占我们每天摄取食物总量的60%左右,其中杂粮应占到一半。”程霞告诉记者,在中医食疗养生中,杂粮分为青、赤、黄、白、黑五大颜色,不同颜色的食物对人体的五脏有不同滋补作用,须均衡摄取,不可偏食一色。
程霞提醒,可根据季节的变化合理调配谷物的用量和种类。冬季寒冷,适宜养肾,在以色补肾的理论指导下,冬季可适当增加黑色食物的摄入,比如黑米、黑豆、黑芝麻等。也可根据个人体质、身体需求来健康饮食。
蔬菜和水果占据第二层,每天应吃2斤左右。要注意控制水果的摄入量,晚饭后尽量不再进食水果,以免无形中增加糖分的摄入。
鱼、禽、肉等动物性食物位于第三层,可每天摄入一瓶牛奶、一个鸡蛋、一块鸡腿大小的肉即可。鱼、虾等水产品脂肪含量低,有条件可多吃一些。
奶类和豆类食物占第四层。代谢差、血脂高的人群应注意饮用脱脂牛奶,尽量减少脂肪摄入。
最上层为烹调油和食盐,每天需严格控制摄入量。无论是植物油还是动物油,要控制摄入的总量,盐的摄入量应控制在5-6克为宜。
三餐规律饮食适当
一日三餐,不只是为了填饱肚子或解馋,更是为了保证身体的正常发育和健康。“实践证明,每日三餐,食物中的蛋白质消化吸收率为85%;而每日两餐,每餐各吃全天食物量的一半,则蛋白质消化吸收率仅为75%。” 程霞表示,因此,按照人们的生活习惯,一般来说,每日三餐是比较合理的。
同时需注意,两餐间隔的时间要适宜。间隔太长,会引起高度饥饿感,影响人的劳动和工作效率;间隔时间太短,上顿食物在胃里还没有排空,就接着吃下顿食物,会使消化器官得不到适当的休息,消化功能就会逐步降低,影响食欲和消化。一般混合食物在胃里停留的时间是4-5小时,所以两餐的间隔以4-5小时比较合适,如果是5-6小时基本上也合乎要求。
程霞说,现在很多人是早餐对付了事,午餐晚餐要么忽略,要么丰盛异常,而减肥的人甚至只吃一顿饭;吃饭速度快,在看电视、刷手机中,食物就下肚,根本没有充分咀嚼;营养不均衡,主食和肉类过多,高油、高盐、高糖也对胃黏膜产生损害。这些吃饭的坏习惯让人精力差、脸色发黄,身上的肉越来越多,各种慢性病也纷纷找上门来,比如肥胖、恶性肿瘤、糖尿病、骨质疏松、痛风、心脑血管疾病等等,都与饮食不当有关。
不盲目使用代餐产品
当前,市面上各类代餐产品十分流行,不少爱美人士选择食用代餐粉代替正餐,以达到减肥的目的。对此,程霞表示,代餐产品添加了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可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平衡营养,同时代餐也有饱腹的作用,但食用代餐产品完全替代谷类、肉类、蔬菜等食物摄入的做法不可取。
在服用营养胶囊方面,程霞建议,如果工作繁忙导致蔬菜水果摄取量不足,适当服用维生素类营养胶囊是可以的。但不能为了减肥而服用各类营养胶囊,这极大违背了饮食均衡的规律。同时,由于市场上营养胶囊种类繁杂,部分产品的安全性无法保障,反而会对人体造成损害,要尽量选择从食物中获取葡萄籽、维生素、胶原蛋白等营养物质。
程霞认为,控制体重关键在于自律。除了保持合理饮食之外,还可以开展太极拳、八段锦、瑜伽、慢跑等运动,不仅能够增强体魄、开阔胸怀,还能保持心情愉悦。
此外,保持充足睡眠也很重要。每晚10点至10点半进入睡眠状态,尽量不要熬夜,做到早睡早起,每天中午可适当进行15分钟的午睡。只有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科学瘦、健康美。
每天8杯水要因人而异
身体长期缺水容易引起便秘、尿路感染、肾结石、皮肤病、心脑血管疾病,但程霞认为,“每天喝8杯水”也并不科学,要因人而异。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指出,成年人每天要喝1500毫升至1700毫升水,这里面既包括直接喝进去的水,也包括摄入食物中所含的水。一般情况下,建议每天喝1500毫升水,大约为大号陶瓷杯4杯水。
水的种类应以白开水、淡茶水为主,不宜饮用生水、冰水,避免刺激肠胃。程霞建议,喝水水温应保持在35℃-40℃左右为宜。
需要注意的是,心血管疾病、肾病患者有明显水肿时应限制水的摄入,终末期肾病患者无尿或少尿进入透析时应根据体重、血压及水的排出量严格限制水的摄入。
程霞表示,做到科学饮水可记住一条顺口溜:尿色变,留心看;勤补充,分时段;弃软饮,弃酒杯;凉白开,最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