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健康小知识:使用空气炸锅会致癌? 医生:不必过于担心









要说现在什么小家电火,那无疑是空气炸锅。炸薯条、烤蛋挞、烤红薯……其一大卖点就是无油炸东西更健康。但近期,网络上对空气炸锅的质疑声音也在不断出现:空气炸锅炸出来的食物会致癌。
那么吃空气炸锅制作的食物真的会致癌吗?无油烹饪真的更健康吗?为此,记者采访了区人民医院肿瘤科主治医师夏文明为大家答疑解惑。
空气炸锅如何“炸”食物
夏文明介绍,烹调食物一般会使用加热的处理方式,包括直接加热和间接加热。生活中常用的方式是间接加热,通过传热介质来完成热量的传递,从而加热食物、使其熟化。
传统的油炸食品是先将油进行加热,再将食物浸泡在热油中,主要以热传导的方式来油炸食物。而空气炸锅是将食物放置在密闭的小空间里,以空气作为传热介质,通过加热空间里的空气,再辅以风扇来加速气体的流动,带走水汽,形成循环的热风,主要以对流的方式来“烘烤”食物。
依赖于其“高速循环空气”技术,使用空气炸锅烹饪像肉类、海鲜类等本身就含有油脂的食物,无需过油;而烹饪蔬菜等不含脂肪的食物时,则需要在其表面刷上一层薄薄的油,同样可以赋予蔬菜光洁油亮的表观。与真正的用油煎炸相比,用空气炸锅的确能够减少油的摄入,对于减肥人群来说,确实相对健康一些。
不必担心空气炸锅制作的食物会致癌
空气炸锅是利用高温来完成食物加热的。因此,食物在熟制过程中会发生一些物理和化学变化,有可能会产生一些对人体有危害的化学成分,比如丙烯酰胺。
“丙烯酰胺的确是一种致癌物。这类致癌物主要是基于实验动物的致癌性数据,但是它对人体很可能也是致癌的。”夏文明说,空气炸锅会出现致癌的说法就是因为它炸出的食物中含有丙烯酰胺,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丙烯酰胺的产生并不局限于空气炸锅,只要烹饪食物时温度高于120℃,就可能产生丙烯酰胺。也就是说,即使不用空气炸锅,换做普通的炒锅,也是一样的。
据了解,我国曾有学者对市场上近350种食品进行过相关研究,结果发现,丙烯酰胺在绝大部分食品样品中都能检测出来,但它在我们饮食中的平均摄入量却比较低。
所以,对于空气炸锅制作的食物会致癌这种说法,大家不必过于担心。另外,空气炸锅主要是替代传统油炸食品的方式,一方面可避免摄入过多的油脂,另一方面还可以减少摄入油脂在高温油炸过程中产生的有潜在危害的其他聚合物。
高温或可破坏食物营养
使用空气炸锅烹饪的确可以减少油的摄入,改善饮食结构,所以很多人认为空气炸锅烹饪出的食物更加健康,但其实空气炸锅的高温烹饪方式也会造成营养流失,并可能存在健康隐患。
因此,夏文明建议,我们在使用空气炸锅时,也要注意两个方面:
第一,温度不要设定太高。无论用什么方式或什么锅烹饪,只要烹饪温度超过120℃,就可能产生丙烯酰胺。使用空气炸锅时,需要注意设置的温度不宜过高(尽量在120℃内)、制作时间也不要太长(约10分钟左右),尽可能保留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同时尽量减少高温带来的不利影响,避免生成过多潜在的有害成分。
第二,食材选择很重要。可多烹饪肉类,少烹饪薯条薯片等淀粉含量高的食物;偶尔翻动一下食物,确保食物受热更均匀。
此外,尽量使用健康烹饪方式。相较于选取烹饪工具,大家更应该注意的是日常烹饪方式和饮食习惯。尽量通过蒸、煮等方式烹饪食材,保留食物本身的味道和营养,也更天然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