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健康小知识:重视心梗危害 救治更需分秒必争









11月20日是我国心梗救治日。急性心肌梗死是急诊科致死率排名第一的急重症,我国每年有100万人突发急性心肌梗死,每3名患者中就有1人不幸离世。冬季来临,气温骤降,人体血管容易收缩、血液黏稠度容易增加,心肌梗死的风险也随之增加。什么是心梗?哪类人群容易得心梗?突发急性心梗怎么办……围绕这些问题,近日,区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B区主治医师张万胜做出了解答。
心梗高发不分老少
张万胜介绍,心脏是人体最重要的脏器之一,负责泵出血液到全身的脏器和组织。如果把心脏比作是我们人体的发动机,那么供给心脏血液的冠状动脉就是发动机的油路。一旦冠状动脉出现闭塞,就会出现心肌梗死。
“心梗是致死致残率极高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延误治疗可能导致猝死,未能及时开通血管者,心肌缺血时间长,心肌坏死面积大可能导致心脏破裂,或急性或慢性心力衰竭。”张万胜说,心梗的高危人群包括老年、糖尿病、吸烟、合并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父母有早发冠心病史者。此外,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以及都市生活压力剧增,心梗逐渐有年轻化的趋势,心血管疾病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属,年轻人心梗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增加。
“多数心梗患者有胸部症状,表现为活动时发生的胸闷、胸痛、呼吸困难等,超过80%的患者有冠心病史。如果近期出现胸闷频繁发作,或者休息时也发作胸闷,这可能是不稳定心绞痛发作,是出现急性心梗的前期表现。”张万胜说,尽早发现、尽早诊断和尽早救治,是挽救心梗患者生命的关键,也是改善心梗患者长期生活质量和预后的基石。即便症状不典型,如出现可疑的心梗症状,包括胸部轻微发紧或不适感,有时可表现为麻木或烧灼感,也应尽早到医院诊治,以免延误治疗。
那好端端的,怎么就心梗了呢?张万胜告诉记者,导致冠状动脉发生急性闭塞的病因很多,最常见的是冠状动脉血管壁上的粥样硬化斑块破裂,继发急性血栓形成,导致冠状动脉血管完全或部分性堵塞。少见原因还包括严重的冠状动脉痉挛、冠状动脉自发夹层、斑块侵蚀等,此类心梗患者冠状动脉常无严重的粥样硬化斑块导致的管腔狭窄。所以,有冠心病危险因素的患者,即使平日无症状,如果出现胸闷、胸痛持续不缓解,也应警惕心梗。
突发心梗要牢记两个“120”
张万胜提醒,发生急性心梗要牢记两个“120”,这也是之所以将11月20日定为心梗救治日的原因。一是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要迅即拨打120;二是急性心肌梗死抢救的黄金时间为120分钟,从发病至开通梗死血管如能在120分钟内完成可大大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那么,突发心梗后,如果身边无其他人陪同,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张万胜给出心梗自救的五条要点:
第一,拨打120急救电话,告知接线员您的准确位置,说明自己可能是急性心梗发作;
第二,保持房间门开放状态,以便急救人员到达后能够顺利进入房间;
第三,在最靠近门的合适位置平卧休息,保证急救人员到达后能够第一时间发现您;
第四,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1片,有条件者可口服阿司匹林以及氯吡格雷(或替格瑞洛);
第五,尽量舒缓情绪,耐心等待。
身边有人突发心梗,如何急救?张万胜介绍,如果身边有人突发心梗,应尽早拨打120急救电话,是挽救其生命的关键步骤。
如果患者意识清楚,可让患者平卧,安抚焦虑和紧张情绪。随身携带有急救用药时,应立刻给予舌下含服硝酸甘油1片,有条件者或有专业医生指导下可口服阿司匹林以及氯吡格雷(或替格瑞洛)。
如果患者出现意识丧失,应让患者保持平卧位,有经过心肺复苏培训的人员在场时,应尽快进行胸外按压等抢救措施;如公共场所具备AED者,可尽快根据情况行AED电除颤。
如不具备以上条件,保证患者平卧位或侧卧位,避免因恶心、呕吐物导致的窒息情况出现,耐心等待专业救治人员到达。
如果只有一人陪同,可在等待期间,尽可能联系1-2位亲属或朋友,避免患者至医院后因人手不足延误治疗时间。
胸闷胸痛未必是心梗 四大信号要当心
你是否遇到过这种情况,时常感觉胸闷、胸痛、心慌,看书查资料感觉自己好像得了重病,可是到医院检查,医生却说“没什么病,回家吧”。难道,胸闷胸痛不是心梗发作的征兆?胸闷胸痛的原因又是什么?
张万胜告诉记者,心梗是一种非常严重的冠心病,发病时常常感觉胸部有剧烈压迫感,肩膀、下巴、手臂都会感到不适,同时,还可能伴随恶心感和虚汗症状的出现。心梗引起的胸痛时间如果持续在15分钟以上就要马上送医治疗。
“因为年龄和性别差异,心梗的具体表现症状也有所不同。”张万胜介绍,通常,年轻患者只是剧烈胸痛,而中老年患者则会出现全身无力、昏倒、意识丧失,少数人还会出现恶心、呕吐、腹部疼痛的情况。对于上了岁数的老年人来说,一旦出现腹部以上的疼痛,就要把心梗列为可能性之一,尽早预防。
不过,出现胸闷胸痛一定就是心梗发作了吗?并不是。张万胜说,导致胸闷胸痛的原因有很多种,除心梗之外,以下情况也会引起胸部不适:
心绞痛
心绞痛是引发胸部不适的常见原因,区别于心肌梗死的是,心绞痛经常在运动过程中感觉胸闷胸痛,患者描述就像是胸部被石头重压一般透不过气,不过,这种情况通常在短暂休息之后会有好转。出现这种情况,建议做心电图检查。因为冠心病通常无明显症状,血管堵塞达到70%以上,就会出现憋闷的症状,而一旦堵塞至90%,则会出现行动受限,甚至走路都会喘。
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是人体最大的血管,而血管内有很多分层,主动脉血管内膜受伤后就会出现血流冲进内层出现血管层夹层的情况,直接引起脑部、下肢的坏死。这个时候,患者胸部通常会有明显的剧烈的撕裂感,这种痛感还可能牵扯到肩膀和背部,也有部分患者会因为血液供应不上而出现昏迷,必须马上就医。
肺部急症
肺部的健康也影响胸膜和神经,造成胸闷胸痛。肺脏是没有痛觉的器官,通常不会以疼痛的形式表现出来,一旦受到肺炎、气胸、心包炎等刺激,就可能在深呼吸、咳嗽、翻身时出现一侧胸部刺痛的感觉,需要注意的是,肺部疾病引起的胸闷胸痛通常会同时出现咳嗽、喘的症状。如果慢性咳嗽在3周以上,同时开始出现胸痛,就要注意及时检查肺部。
精神紧张和胃食道反流
除了以上这些疾病因素,精神紧张和胃食道反流也会造成胸闷胸痛。焦虑导致的胸闷胸痛情况,多发在中年男性和更年期女性群体,因为生活压力大,通常会造成身体的不适症状。虽然说焦虑属于暂时的神经障碍,但是,也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意识到这个问题之后,应该找到正确释放压力的方法,及时缓解和改善自己的精神状态。
而胃食道反流则是因为括约肌松弛导致的胃酸趁空隙上涌,通常是人吃饱之后平躺或者侧卧时会感觉胸口发胀同时出现灼热感,这个时候只要坐起来或者站起来症状就会有所缓解。
胸闷胸痛不一定是心梗,而心肌梗死并非全部表现为胸痛、胸闷的症状。张万胜指出,有些人的发作症状不明显,尤其是青壮年人群,常常忽略这种轻微的感受,因此造成漏诊、误诊。一定要重视胸闷胸痛,出现不适及时检查治疗。
预防心梗 坚持做好五件事
心脏不停地跳动,才得以延续生命,心跳停止,生命也就走到了尽头。心梗,突发性强,死亡率极高,已成为剥夺人类生命健康的杀手。如何保护好心脏,预防心梗?张万胜提醒,坚持做好五件事提早预防心脏病。
1.积极治疗疾病
心脏病多和高血压、糖尿病、过度肥胖有关,一旦发现类似疾病,就要积极治疗,从根本上避免导致心脏疾病的高危因素发生,减少伤亡率。
2. 戒烟限酒
烟酒对人体的伤害不言而喻,吸烟饮酒不仅会对心脏和血管造成伤害,对心脏病人更是危害巨大。另外,烟酒还会对肝肾功能造成损伤,进而导致其他系统疾病。
3.做好情绪管理
长期低落和压抑的情绪也会对心脏带来冲击,事实上,很多心脏病患者的致病原因都跟情绪波动不无关系,因此,日常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要尽量做到情绪平稳,避免大起大落、大悲大喜。
4. 坚持运动
运动能够加速血液循环速度,既有益于“养护”心脏,还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体质和抵抗力都会得到提升。
5. 合理膳食
“胖”是诱发心脏病的一个重要因素。控制饮食,少油少盐,同时少吃生冷、辛辣等刺激性强的食物。还要注意控制钠的摄入,防止因为钠摄入超标对心脏造成负担。可以适当多吃红枣、坚果、香蕉等养护心脏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