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健康小知识:养生≠只吃素不吃肉









随着都市“富贵病”患者日益增多,素食引起了更多人的关注。那么,只吃素、不吃肉,这真的能养生吗?
“切莫盲目跟风纯素食,容易引起健康问题。”近日,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田传红提醒,很多人认为大鱼大肉是造成现代人肥胖、“三高”(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问题的“罪魁祸首”。为了保持身体健康,他们会控制肉类食物的摄入量,有的甚至干脆放弃吃肉,采取纯素食的饮食方式。但长期不吃肉类食物可能会影响健康,甚至会出现因营养不均衡造成的器官功能障碍或疾病。
田传红表示,肉类食物是我们在日常饮食中获得优质蛋白质、脂肪酸、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重要来源。人体每天所需的蛋白质中,优质蛋白的摄入至少要占二分之一以上,才能保证身体健康。长期完全吃素不吃肉易引起机体肌力降低、肌肉量减少、骨质疏松、营养不良等一系列健康问题。具体包含以下四个方面:
降低免疫力。优质的蛋白质对免疫维持至关重要。蛋白质营养不良会导致免疫功能下降、身体没有足够的抵抗力对抗病原体入侵,患疾病感染的风险攀升。
加速肌肉流失。长期吃素导致肌肉的流失速度加快,特别对中老年人群来说,充足的优质蛋白质摄入,对身体的健康和防止肌肉衰退,更好地保护骨骼,防止跌倒、骨折及全身机能的减退等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贫血。动物性食物除含有丰富的血红素铁外,还含有与机体造血相关的维生素B12、叶酸等。长期素食会导致缺铁性贫血,引起血液系统和神经系统疾病。
降低食物成分的吸收。素食中所含植酸、鞣酸和膳食纤维会影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吸收。相对素食主义者,杂食主义者更容易吸收维生素、矿物质及生物活性物质。
合理营养、均衡膳食才是保证健康的关键,要注意日常生活中食物的合理搭配以及营养素摄入比例的合理。田传红认为,肉类食物相比蔬菜水果来说,含有的脂肪(特别是胆固醇和饱和脂肪酸)更高,摄入过多可能会使人体能量过剩、脂肪堆积,导致身体出现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等代谢紊乱;蔬菜和水果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矿物质,但能量、蛋白质、脂肪酸相对不足,所以在荤素食物的选择上,要合理搭配、均衡营养,这样才能让身体更加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