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部门工作信息

万盛经开区健康教育核心信息 (2020年第五期)

日期:2020-09-04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日期:2020-09-04

要  目

△【疫情防控:冠状病毒病日常生活出行注意事项

△【核心信息:婴幼儿喂养健康教育核心信息

△【健康骨骼:预防骨质疏松从改变生活方式开始

△【疾病预防:心梗8大征兆不可不知】

△【四害防制:预防蚊虫叮咬做好“六防护”

△【秋季养生:酷暑未消 谨防秋燥

△【疫情防控:冠状病毒病日常生活出行注意事项

新冠病毒仍在世界各地传播,许多人仍需要为了工作、满足生活基本需求或为弱势群体提供援助在城市中四处奔走。在出行时如何保证安全?带着这些建议一起出门吧。

一、如果发烧、咳嗽或呼吸困难,不要四处走动。待在家里,

按照当地卫生部门的建议就医。

二、若条件允许,考虑骑自行车或步行。在保持人际距离的

同时帮助你满足日常身体活动的最低要求。

三、如果需要乘坐私家车,请为其他乘客着想。践行呼吸道礼仪——咳嗽或打喷嚏时,用曲肘或用纸巾捂住口鼻。然后尽快将纸巾扔入封闭的垃圾桶。

四、如需乘坐公交车、地铁、火车、轮船、出租车等公共交通工具。

1.如果可以,避开高峰时段。

2.保持人际距离。在买票、候车及在站台走动,如使用自动扶梯时,应尽量与其他乘客保持1米的距离。

3.践行呼吸道礼仪——咳嗽或打喷嚏时,用曲肘或用纸巾捂住口鼻。然后尽快将纸巾扔入封闭的垃圾桶。

4.避免触摸扶手和其他物体表面:如果需要,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用纸巾握住扶手。尽快处理使用过的纸巾,最好丢入封闭的垃圾桶。避免触摸眼睛、鼻子和嘴巴。

5.避免共享出租车:在车里无法与其他乘客保持距离,如果必须乘坐出租车,避免和别人一同乘坐;记下出租车的车牌号,并保存至少 14天。这将有助于在需要时提供给当地卫生部门追踪接触者。

6.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租车或汽车后,尽快用清水和肥皂或含酒精的免水洗手液洗手。任何情况下,请在到达目的地后立即洗手。

△【核心信息:婴幼儿喂养健康教育核心信息

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指导儿童家长和社会公众树立科学育儿理念,普及婴幼儿喂养健康知识和技能,提升群众健康素养水平,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编写了《婴幼儿喂养健康教育核心信息》。

婴幼儿喂养主要包括儿童从出生到3岁期间的母乳喂养、辅食添加、合理膳食和饮食行为培养。这一时期是生命最初1000天中的重要阶段,科学良好的喂养有利于促进儿童健康,为其一生发展奠定良好基础。通过强化健康教育,向父母、养育人和社会公众传播婴幼儿科学喂养的重要意义,普及喂养知识和技能,是改善儿童营养状况、减少和控制儿童营养不良和疾病发生的重要措施。

一、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物,0-6个月婴儿提倡纯母乳喂养。

二、母乳喂养能够有效促进母婴健康,降低患病风险。

三、特殊情形下母乳喂养,应当听从医务人员指导。

四、婴儿6个月起应当添加辅食,在添加辅食基础上可继续母乳喂养至2岁及以上。

五、添加辅食坚持由少量到多量、由一种到多种,引导婴儿逐步适应。

六、6个月至2岁期间逐步增加辅食添加的频次、种类,确保婴幼儿良好生长发育。

七、逐渐调整辅食质地,满足6个月至2岁婴幼儿所需营养素和能量供给。

八、耐心鼓励婴幼儿进食,培养良好饮食习惯。

九、提倡家庭自制食物,控制婴幼儿糖和盐的摄入。

十、定期评价婴幼儿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及时获取科学喂养指导。

△【健康骨骼:预防骨质疏松从改变生活方式开始

一、补充钙元素

摄入足够量的钙剂,帮助构建强健骨骼,保持日后骨骼健康。当绿色蔬菜和其他食物含钙量较少时,应在一日三餐中多吃含钙量高的食物,如牛奶、奶制品、虾皮、虾米、鱼(特别是海鱼)、动物骨、芝麻酱、豆类及其制品、蛋类等。同时,根据需要补充适量的钙剂,以满足骨骼需要。若您需要摄入钙剂,请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适合您的钙剂。

二、适量补充维生素D 

机体要在维生素D的帮助下才能很好地吸收钙。食用富含维生素D的食品,比如鸡蛋黄、肝脏、强化奶以及鲭鱼、大马哈鱼、金枪鱼之类的鱼脂肪;在做好防晒的同时,让皮肤多接触阳光,这样可使机体自动产生更多的维生素D,尽量不用如遮光布或遮阳板等遮阳物。繁忙的现代社会,饮食营养不均衡,户外活动减少,不少人都需要额外补充维生素D。请在医生的帮助下,通过血液检查,了解自己是否缺乏维生素D。

三、注意其他维生素、矿物质水平与合理营养

均衡的饮食离不开益于健康的水果和蔬菜。超高含量的蛋白质、盐(钠)或咖啡因会引发体骨流失。您需要摄入一定量的钙以帮助机体保持骨骼健康。

四、加强锻炼

活动筋骨强健骨骼。对于那些喜欢长期卧床或不爱锻炼的人,患骨质疏松的风险会比正常人高。所以,每周需要锻炼至少2.5小时,若能坚持每周锻炼150分钟会更好。尝试让自己每天都拿出些闲暇时间进行锻炼。

五、戒烟与限酒

请不要吸烟或过度饮酒。

六、预防跌倒

许多人跌倒后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骨损伤,所以预防跌倒很重要。

△【疾病预防:心梗8大征兆不可不知】

心脏病发作医学上被称为急性心肌梗死,往往几分钟它就会危及生命甚至死亡。约一半以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起病前1-2天或1-2周有前驱症状。如果出现以下典型症状,就要当心了!

征兆一:突然发作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性疼痛

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常伴有烦躁不安、出汗、恐惧或濒死感。

征兆二:少数患者无疼痛

多见于高龄或糖尿病患者,发病后并无明显的胸痛征兆,仅表现为面色苍白、神志淡漠、食欲减退等。

征兆三:部分患者疼痛位于上腹部,尤其是下壁心梗

可能会误诊为胃穿孔、急性胰腺炎等急腹症;还有些患者疼痛发生在颈部、下颌、咽部或牙齿处,可能会误诊为咽喉炎、牙痛或偏头痛。

征兆四:神志障碍

可见于高龄患者。

征兆五:全身症状

难以形容的不适、发热。

征兆六:心律失常

发生在起病的1~2周内,以24小时内多见,前壁心肌梗死易发生室性心律失常,下壁心肌梗死易发生心率减慢、房室传导阻滞。

征兆七:心力衰竭

主要是急性左心衰竭,在起病的最初几小时内易发生,也可在发病数日后发生,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发绀、烦躁等症状。

征兆八:低血压、休克

可引起低血压,收缩压<80mmHg,面色苍白,皮肤湿冷,烦躁不安或神志淡漠,心率增快,尿量减少(<20ml/h)。当大面积心肌梗死(梗死面积大于40%)时心排血量急剧减少,可引起心源性休克。

△【四害防制:预防蚊虫叮咬做好“六防护”

第一,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洗勤换衣服,因为人体体表的水分、温度、二氧化碳、雌激素以及汗液中的乳酸都能吸引蚊虫靠近。

第二,注意环境卫生。家中要保持打扫干净,要经常通风。卧室要勤换床单被褥。如果家里有院子的话,要把杂草除干净,院子里不要有积水,否则很容易滋生蚊虫。

第三,不喝酒、不吃刺激性食物。如果经常喝酒或者喜欢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体味就会比较重,也很容易吸引蚊虫。

第四,尽量穿浅色的衣服。文字喜欢黑暗的环境,如果深色的衣服不仅容易吸热而且会吸引蚊虫。

第五,室外活动做好防护。在夏季的晚上,如果需要去室外活动的话,一定要做好防护,在身上喷一些花露水,皮肤表面涂抹风油精,穿长袖衣服,以防蚊虫叮咬。出门时最好不要坐在草丛中休息。

第六,可以在家中放置蚊帐。如果夏天发现家中蚊虫比较多,要放置蚊帐,或者用蚊香之类的药物驱赶。

△【秋季养生:酷暑未消 谨防秋燥

初秋,酷暑未消,而天气又非常干燥,不少人感到不适。医疗专家提醒市民,注意防范“秋燥病”。秋燥除了让人身体不适,对情绪也会带来极大影响。如何缓解秋燥?建议可从以下五方面着手。

一、皮肤干燥要保湿。皮肤在干燥环境下易瘙痒甚至皲裂,这时要多喝水。还可随身携带一瓶保湿喷雾,时常喷一喷皮肤,保持湿润。

二、调整情绪防抑郁。进入秋天,人们见到花草枯萎、秋叶飘零之景,容易产生悲秋、凄凉之感。悲秋会损伤肺气,对机体免疫功能造成损害,因此,注重精神调整至关重要。应多晒太阳,避免或减少秋季肃杀之气对精神的影响。

三、滋阴润肺调饮食。秋季饮食应以滋阴润肺、防燥护阴为主,可多吃梨、苹果、葡萄、香蕉、萝卜及绿叶蔬菜,以助生津防燥,少吃葱、姜、蒜、辣椒等辛辣燥烈之物。此外,鸭肉、海参等为润燥佳品,鸡肉、猪肉、牛肉等较为平性之品也可适当食用,但羊肉、狗肉等温热食物,应尽量少吃。

 四、劳逸适度解秋乏。夏秋交接之后,人极易倦怠、乏力,导致脾虚、胃虚、气虚。秋乏是补偿夏季人体消耗的保护性反应,此时应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散步、爬山。另外,尽可能保证夜间睡眠充足,并坚持午睡,做到劳逸结合。

五、秋冻也要避风寒。从防病保健的角度出发,循序渐进、适度的“秋冻”,可增强心肺功能,提高机体抗寒能力。但如果到了深秋时节,气温已经明显下降,仍穿着薄衣单裤,就易受到寒冷刺激,引发感冒等疾病。尤其是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慢阻肺、心脑血管病患者,要适时增加衣服,防寒保暖。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主站

部门街镇

政务新媒体

  • 万盛经开区管委会

  • 万盛生态环境

智能问答

返回顶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