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农林局
重庆市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乡村振兴局
关于印发《2022年农村厕所革命工作要点》的通知
万盛经开农林发〔2022〕19号
各镇人民政府:
根据重庆市乡村振兴局、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2022年农村厕所革命工作要点》要求和我区农村户厕实际情况,制定了我区《2022年农村厕所革命工作要点》,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万盛经开区农林局 万盛经开区乡村振兴局
2022年2月11日
(此件公开发布)
2022年农村厕所革命工作要点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村厕所革命重要指示批示,认真落实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等8部门《关于扎实推进“十四五”农村厕所革命指导意见》(农社发[2021]1号)、《重庆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年)》(渝农居组[2021]2号)和《重庆市2022年农村厕所革命工作要点》(渝乡振发[2022]13号)等工作要求,提出我区2022年农村厕所革命工作要点。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村厕所革命的重要指示,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市委、市政府和区党工委、管委会工作要求,以培养农民文明卫生习惯、提高农民生活品质为目的,尊重农民意愿,按照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效的总体思路,加强技术指导培训,严格管控质量,强化后续服务管理,确保改一户、成一户、满意一户,切实增强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二、工作重点
(一)开展农村户厕调查摸底。坚持实事求是、精准摸排,印发《万盛经开区农村户厕调查摸底工作方案》,通过村社组织实施、镇复核、区级抽查,全面摸清全域内所有户籍的农户厕所现状和改厕需求计划,建立健全全区户籍户数、户厕现状、粪污处理方式、使用状况、未改厕数量和改厕意愿等相关台账。
(二)扎实推进农村户厕改造工作。按照愿改则改、能改则改的原则,推动实施户厕改造工作。特别是对新建住房,鼓励配套建设卫生厕所,并列入农村户厕改造计划。各镇根据实际需求,合理布局农村公厕。
(三)科学确定户厕改造模式。按照群众接受、经济适用、维护方便、不污染环境的要求,各镇因地制宜、科学确定或选用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无害化改造模式、技术和产品,原则上建设三格式化粪池,鼓励采用砖混式建设。鼓励引导农村新建住房配套建设符合规范的卫生厕所,避免重复建设改造。鼓励厕所入户进院,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推动厕所入室。
(四)严格户厕改造工程质量管理。各镇成立改厕技术服务指导组,常态化深入现场,开展指导,答疑解惑,协调服务。邀请改厕专家、厕具生产厂家进行现场培训,提高基层专业人员技术指导能力。严格执行《农村三格式户厕建设技术规范》《农村三格式户厕运行维护规范》《农村集中下水道收集户厕建设技术规范》3项技术标准,严格质量管控,把好模式选择关、产品质量关、施工质量关、竣工验收关。同时,将群众使用效果、满意度纳入验收指标。
(五)同步推进粪污治理和资源化利用。散户改厕和有农业生产用肥需求的地方,可由农户或管护机构适时清掏、抽排还田,就地就农解决好厕所粪污收集和无害化处理;农户集中的地方可建设“大三格式”化粪池,配套生化处理池、人工湿地等,对化粪池外溢粪水进行消纳降解处理;对无粪污用肥需求的散户,可采取庭院湿地等方式就地消纳降解;在污水管网覆盖的景区和场镇近郊可接入污水管网统一处理。
(六)建立健全后期管护常态机制。农村公厕坚持属地化管理,村委会或村集体经济组织为管理主体,并健全管理制度,落实管理责任和管理经费。探索建立户厕管护由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开展粪污清掏维修以及村集体经济建立管护队伍等模式,确保厕所出现问题有人管,坏了有人修,满了有人掏。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任务落实。各镇要落实主体责任,做好方案制定、项目落实、资金筹措、推进实施、运行管护等工作。区级相关部门立足职责分工负责,争取各项政策措施,协调落实,形成强大工作合力。农林局、乡村振兴要充分发挥牵头作用,全力抓好农村户厕改造,深入一线做好工作和技术指导。
(二)强化资金监管,规范资金使用。享受奖补的单位要严格执行资金使用范围(厕所粪污治理、农村公厕建设、管护设施的购置等),严禁超范围使用资金。要建立健全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的资金投入机制,项目没有通过验收不得提前拨付,项目验收合格后不得久拖不拨付。对于结余资金,可用于厕所后期维护、问题厕所整改、公厕建设等。
(三)规范台账管理,夯实工作基础。统筹推进户厕改造“一厕一档”台账建设,明确到村、落到户,做到“新(改)建一户(座)、录入一户(座)”,确保账实相符。待市级户厕改造信息化系统整合纳入乡村振兴大数据平台后,统一录入使用平台。
(四)广泛宣传动员,营造浓厚氛围。各镇采取广播电视、会议、宣传专栏、微信和QQ等多种方式,结合爱国卫生运动月、世界厕所日等主题活动,广泛宣传厕所革命的相关政策、改造模式、技术规范、奖补标准及先进典型等,引导农民群众培养健康文明的厕所文化,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五)强化督查考核,保障工作落地。把农村户厕改造纳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考核重要内容,对工作进展较快、成效突出的乡镇进行通报表扬,对问题突出或底数不清的地方进行通报批评,甚至问责。区级将适时开展督促指导,重点督查组织管理、技术指导、资金落实、工作进度、建设质量、群众满意度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