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民政局:织就民生保障网 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
11月19日,正午时分,万盛街道新田社区老年食堂内饭菜飘香。75岁的张贵芳告诉记者,她和老伴常在这里吃,既方便又便宜,一荤一素才7块钱。
午后闲暇,万东镇海棠社区养老服务站的老人们围坐在一起下棋、读书,安享惬意时光。
……
从一餐一饭的贴心关怀,到老有所为的价值彰显,“十四五”期间,区民政局把养老服务作为最重要的民生工程之一,多层次、多元化的养老服务体系,正是对“老有颐养”民生期盼的有力回应。
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区民政局全力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不仅建成街道养老服务中心2个、社区养老服务站12个,基本实现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还因地制宜建设老年食堂8个,推进经济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工程,累计完成400户改造任务,让老年人居家养老更安全、更舒适。
同时,深入开展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服务工作,实现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率100%。在农村地区,养老服务保障同样持续升级,建成乡镇片区养老服务中心3个、各镇养老服务中心8个,设置村级互助养老点28个,农村三级养老服务阵地逐步形成,让农村老人也能就近享受优质养老服务。
截至目前,全区现有养老机构10家、养老床位1004张,护理型床位占比突破80%,床位利用率达到52.3%,且全部实现社会化运营,其中万盛社会福利中心成功创建四星级养老机构,养老服务质量不断迈上新台阶。
精准帮扶困难群众。在筑牢养老服务保障网的同时,区民政局持续加大社会救助力度,精准帮扶困难群众,让民生底线愈发牢固。通过贯彻落实低收入人口认定办法,动态调整社会救助标准,常态化保障6800余名城乡低保对象、1000余名特困供养人员基本生活。
创新探索实施“民政惠民济困保”项目,为1.4万名救助对象购买综合性商业保险,切实增强困难群众的风险抵御能力。同时,积极通过购买事务性和服务性社会救助服务,为困难群众提供能力提升、社会融入、心理疏导等专业服务,累计开展购买社会救助服务项目2个,支出资金49万元,惠及困难群众8000余人次,用专业力量为困难群众撑起一片天。
关爱残疾人和困境儿童。针对残疾人的特殊需求,区民政局大力推行“残疾人服务和扶残助困一件事一次办”,充分利用渝快办等线上平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扎实保障和改善残疾人民生。“十四五”期间,累计处理“一件事”套餐申报166件次,精准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1807万元,惠及21.9万人次。在康复服务与就业帮扶方面,累计建设区级渝康家园1家、镇街级渝康家园5家,精心打造“一园一品”特色服务品牌,登记康复对象接受规范服务率达69%。同时,积极助力精神障碍残疾人回归社会,累计帮助40余名精神障碍残疾人实现就业,实现城市社区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全覆盖,让残疾人共享发展成果,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与关怀。
儿童福利保障同样是民政工作的重中之重。区民政局严格落实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自然增长机制,为全区500余名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团辅,培育发展儿童福利领域社会组织2家,关爱保护儿童服务惠及儿童1万余人次。
“十四五”期间,区民政局以一项项扎实举措、一个个亮眼成果,让“民政为民 民政爱民”的理念落地生根,为幸福万盛增添了醇厚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