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部门工作信息

区文化旅游局:春游成为中小学生的“第二课堂”

日期:2025-04-30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日期:2025-04-30
4月,山花烂漫,春意盎然。

近期,我区多所中小学学生纷纷走出课堂,开启“春游模式”。有的学校组织学生背着锅碗瓢盆去野炊,有的学生则化身“农夫”体验耕种,还有学校组织学生徒步赏花游玩拥抱大自然……

那么万盛孩子们春游有什么新玩法?春游到底怎么游?是单纯的“玩”,还是要“边玩边学”?让我们跟随着师生们的脚步,一起去看看吧!

背着锅碗瓢盆去野炊,“土味”春游受热捧

近日,石林中学组织全校师生开展了一场以“探秘自然·乐享劳动之美”为主题的春游活动。当天学生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徒步抵达“野炊大本营”,随后以班级为单位分工协作,一场“厨艺大作战”开始上演。

师生相互配合,有的弯腰拾取枯枝木柴,有的动手搭建烧烤架和简易灶台,有的忙着清洗食材、准备调料,还有的化身“小厨师”烹饪美食……不一会儿,炒菜、火锅、烧烤等各类美食纷纷出锅,大家在袅袅炊烟中品尝劳动成果,感受春意盎然的美好。

杨帅在老师的指导和同学的协助下炸酥肉。一锅金灿灿的酥肉出锅后,大家迫不及待地围上来品尝。“太香了,这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酥肉。”同学们纷纷点赞。

在学生们享受厨艺带来的快乐时,家长们脸上也写满了满足。“活动太有意思了,这才是童年应该有的模样。”学生家长杨光平说,看到孩子们做饭得心应手相互协作,学到了课堂以外的东西,也唤起了自己的童年回忆。

“田间视野开阔,空气清新,我们就因地制宜,把课堂搬到大自然里。”石林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龚仁洪表示,带烟火气的室外课堂也是一堂生动的劳动教育课,既丰富了童年生活,又释放了学习压力。

记者了解到,除了石林中学,我区多所中小学也开启了“土味”春游。关坝中学的孩子们背着锅碗瓢盆,徒步去野炊的视频引发关注;105中学的春游同样烟火气十足,洗菜、切菜、炒菜、包抄手,同学们个个争当大厨……

看着学生们在春游中架起锅做饭,很多市民网友直呼:这才是真正的春游,简直满满的“回忆杀”!家住三元水岸小区的市民李女士就是其中一员。“我是‘80后’,小学时候春游会去公园玩,春游前一天肯定是睡不着的。”李女士说,她那个时候春游会自己做饭,回来还得写一篇500字左右的作文。现在,看着孩子们的春游回归“土味”,很怀念小时候,也很支持这样接地气的春游。

徒步拉练、乡村研学,春游也能很多元

春游的乐趣不单在于欣赏美景、出门游玩,还在于陶冶情操、收获知识。

近日,南桐小学全体师生来到南桐镇王家坝村青少年乡村研学基地。这里以华夏五千年农耕文明和煤矿文化为背景,回顾抗战煤都文化、农耕文化、农业文明,设有乡情馆、陶艺馆、茶艺馆、农耕馆、扎染体验室等,为孩子们提供学习农业知识、体验农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场所。

在这里,孩子们脱掉外套、穿上围裙,正大光明地“玩泥巴”‍‍,拉坯、捏塑、彩绘……感受陶泥在指尖的千变万化;接触“真枪实弹”,感受真实的射击体验,助力于培养勇气和自信,锻炼专注力、判断力和反应能力;学习古老的手工印染技艺,通过捆扎、缝缀等手法,在布料上制造防染区域,形成独特的自然纹理图案,用蓝白表达创意、体验手作慢生活……“做个小碗,真的不容易。”四年级的一名学生说,“还好我没有放弃,在捏出一个满意的陶罐时,所有的辛苦都烟消云散了。”

也有的学校选择用脚步丈量春日,用汗水磨炼意志,用坚定的步伐诠释了“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

溱州中学组织初一、初二年级全体师生共计2000人,开展了一场以“学走长征路 厚植家国情”为主题的20公里远足拉练活动,磨炼学生的意志,增强学生体质,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

“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远足活动,和同学们一起前往黑山八角游客中心。那天,部分同学脚底磨出了水泡,但在同伴的鼓励下仍坚持前行,看到那个画面我很感动,这是属于我们的互助,传递了满满的温暖。”学生唐艺月说,其实,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大家难免遇上挫折,老师、父母、同学、朋友……他们的关爱,足够让你鼓起勇气,站上人生赛道。

春天去远足、去踏青,其实这是同学们活跃身心接触大自然的一种方式。“这样的活动让学生‘刻骨铭心’‘有所体悟’。”溱洲中学教师张一凤说,远足还是对意志的挑战,是一种对生命的态度,也是坚韧不拔精神的写照,他们必将在这次活动中汲取力量,拥有能够征服任何一座“山峰”的勇气和决心,遇见最好的自己。

除了野炊、徒步、研学,一些学校还推出更加丰富多样的春游活动,让孩子们亲近自然、体验生活。有的学校带领学生在鱼子岗认识花花草草,在一个个刺激又好玩的游乐项目中尽情感受快乐;还有的学校则带领学生在户外教育营地体验生活,丛林爬树、做竹筒饭、搭建庇护所等完成了一系列挑战任务。

结合教学实际,在游玩中“学有所成”

春游可以使人们放松心情,减轻压力。因为在足够开阔的大自然环境中,人们可以尽情地舒展身体,呼吸新鲜空气,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还可以通过春游进一步增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

学生们在充分享受春游快乐的时候,一些话题也在网络上引起热议:春游是单纯地“玩”还是要赋予教育意义?春游后要不要写作文?

其实,春游到底该怎么玩,并无明确的界定,毕竟孩子认识世界的方式有很多种,每一种都能为孩子的成长助力。纯玩也好,带着教育意义也罢,关键要结合教学实际,利用好学校的资源,因地制宜构建多元春游方式。

对于一些学校要求学生在春游后写日记、写作文等做法,其实没有必要。在春游过程中,孩子会不断了解学习对待事物的态度、方式方法以及关于人际交往的感受与经验,然后应用到日常的生活与学习中。反过来,孩子在日常的生活与学习中获得的经验又会进一步丰富春游的内容。所以,春游的意义更在于让孩子们暂别书本与课堂,投身大自然,亲身感受季节的更迭、万物的生长。这种沉浸式的自然体验本身就具有传播爱护自然、爱护家乡的意义,这是书本知识无法给予的。

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开展适当的研学实践活动,不仅能够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还能让大家更好地接触大自然,从而以快乐的心情、良好的心态面对学习和生活。另外,通过集体活动,还能增强孩子们之间的相互了解,增进友谊。而研学实践主题应该与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深度结合,发展学生适应未来生活的必备品格、关键能力和正确价值观。学校要结合教学实际、学龄特点设计和实施研学课程,突出课程的校外延伸和校本化融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主站

部门街镇

政务新媒体

  • 万盛经开区管委会

  • 万盛生态环境

智能问答

返回顶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