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盛着力打造“三线文化”利用工程









万盛经开区始终将“三线文化”作为全区重要的文化内涵之一进行挖掘、彰显和凝聚,使之成为全区上下因地制宜走好转型路、因势利导打造升级版的历史渊源,为万盛实施以“工业强区”为抓手的发展路径提供了历史遵循,造就了新时代“艰苦创业、勇于创新”的万盛“三线”精神。近年来,万盛以三线建设工业遗产为载体,多措并举着力打造“三线文化”利用工程,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打造“三线文化”取得的成绩
(一)加强管理求“实”,保护“三线文化”
文化发掘,资源是基础。一是开展文物普查工作。2007—2011年组织专业人员开展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基本厘清了晋林机械厂(一五七厂)、平山机械厂(二五七厂)、兴无机械厂(五〇四七厂)、重庆钢球厂等4处兵工企业和解放军508库房、海军911库房、兵器工业部507库房等3处军事设施基本情况,摸清了资源家底。二是实施专项调查工作。为了全面掌握“三线”军工企业历史遗产,2017年,我区组织专业人员开展了“三线”军工企业专项调查工作,进一步摸清了“三线”军工企业的保存现状、权属情况等信息,为“三线文化”的挖掘奠定了基础。三是制定科学保护规划。加强“三线”工业遗产保护成为全区共识,形成了部门联动、镇街协同的保护格局,按照分类识别、分策实施、科学保护的理念,推动“三线”工业遗产按照不可移动文物、优秀历史建筑和传统风貌区标准,编制保护规划、划定保护范围,保存状况明显改善。2013年,作为“三线”重要工业遗产的海孔洞被纳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重庆抗战兵器工业遗址群之一。
(二)文旅融合求“深”,彰显“三线文化”
一是提升活化利用水平。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探索合作新模式,以三线文化为背景,与相关影视机构合作拍摄了《我11》等电影和影视剧。进一步培育三线厂矿建筑、设施设备活化利用新动能,着力打造以晋林机械厂、海孔洞为主体的“记忆157”文化旅游创意产业项目,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日趋明显。二是开辟专区展览展示。万盛始终将“三线文化”展览展示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中,万盛博物馆在理念设计、陈列布展、文物征集等过程中,设置“军工岁月?铿锵盾牌”为主题的“三线文化”专区,深入阐发时代价值,征集各类型展品50余(件)套,极大提升了万盛博物馆展览展示内涵,社会教育和服务能力显著增强。三是举办主题展览活动。充分用好用活文化资源,采取常态化、创新性主题展览模式,举办了《壮哉!大三线—万盛三线建设历史展》等专题展览,通过“五进”活动的持续开展,吸引观众达8万余人次。同时,通过向区内外观众提供免费讲解服务,加大“三线文化”的宣教力度,万盛深厚的“三线文化”得到有力彰显。
(三)文化传承求“精”,凝聚“三线文化”
一是举办主题宣教活动,凝聚干事创业精气神。“七一”建党节、“八一”建军节、“十一”国庆节及暑期、寒假等重要节庆、重点时段,组织区内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工矿企业进馆参观,重温“三线”企业光辉历史,领略“三线文化”深厚底蕴,形成攻坚克难的号召力和凝聚团结一致的战斗力。二是强化学术研究力度,注重成果转化运用。组织区内外专家学者,围绕万盛“三线”企业沿革、建筑特色、历史人文等方面开展研究,系统阐发“三线文化”价值,深挖“三线文化”价值链和文化性,打造“三线文化”品牌。完成区级课题《海孔洞历史溯源与文化资源开发初探》和《海孔洞大事记》《“中运一号”诞生记》《徐舜寿—海孔洞走出的新中国第一代航空工业专家》《探访海孔洞最后一位抗战试飞老兵高作楫》等学术研究成果6篇。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三线文化”资源保护欠佳。由于历史原因,现有“三线”军工企业产权复杂、保护环境较差,加之投入保护资金少,导致“三线文化”资源建筑本体、环境风貌受到一定影响。二是“三线文化”资源挖掘不够。我区“三线文化”资源丰厚,专业人才的欠缺,无法形成科学、有序的研究成果。三是“三线文化”资源展示不足。万盛博物馆是展览展示我区“三线文化”的主阵地,但是由于展馆面积小、展陈手段差等原因,不能充分展示我区深厚“三线文化”。
三、建议
(一)强基固本,全面保护。“三线”工业遗产是“三线文化”的重要载体,加强“三线”工业厂矿建筑、设施设备的修缮保护和环境风貌是当务之急,建议根据“三线”工业遗产的类型及级别落实责任,进行整体规划、科学保护,实施本体修缮、风貌整治等工程。
(二)提档升级,融合开发。利用好“三线”工业遗产是彰显“三线文化”的应有之举。建议在科学保护、依法管理的基础上,推动“三线”工业遗产走活化利用道路,以文旅深度融合为契机,积极践行立足市场、面向游客的可持续保护路径。
(三)与时俱进,多方参与。主动探索多层级、多角度、多类型“三线文化”利用、阐释模式。建议培育“三线文化”特色项目,鼓励“三线”工业遗产再利用与博览、科普教育相结合,与旅游、生态环境建设相结合,承载经济社会发展新功能,丰富符合新时期要求的“三线文化”新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