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部门工作信息

工业有力支撑万盛高质量转型发展

日期:2020-12-02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日期:2020-12-02

工业规模进一步扩大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工业有力支撑万盛高质量转型发展

    “十三五”期间,我区工业发展经历了爬坡过坎的攻坚期、转型升级的机遇期、结构调整的关键期,累计完成工业固定投资182亿元,年均增幅4.87%。今年1至10月,全区规模工业总产值达到170.5亿元,预计全年规模工业总产值达212.9亿元。

五年来,全区工业规模进一步扩大,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从“十二五”末的164亿元预计增长到212.9亿元,年均增速达6%;工业增加值从“十二五”末的45亿元预计增长到73亿元,年均增长12%。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非煤产业占工业总产值比重从“十二五”末的70%增长至81%;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从“十二五”末的3%增长至31%。截至目前,煤电化工、新型材料、装备制造、医药健康、电子信息等主导产业实现产值130亿元,占全区规模工业产值比重达87%。

一串串数据勾勒出我区加速发展的脉络,一个个项目记载着工业跨越发展的轨迹,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万盛工业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阔步前行。

传统产业提质增效,新兴产业“拔节生长”

绿色低碳,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蓝天白云,面对旧动能、重污染,产业结构优化是必行之路。

11月19日,走进国电重庆恒泰发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电恒泰”)厂区,蓝天白云清晰可见,绿树青草就在身旁,几乎看不到一点烟尘。

随着我国用电增速大幅放缓,火电利用小时数逐年降低,煤电产能过剩问题日益凸显。面对严峻形势,如何才能使企业从困境中走出去,健康地生存下去?经过一番调研、思考,国电恒泰副总工程师罗毅和同事们找到了一条企业长久发展之路——投资1200万元,实施供热供汽循环利用改造,向园区企业供热供汽;投资1.5亿元,对两台燃煤发电机组实施脱硫、脱硝、粉尘环保技改。

老树发新枝,带来满园春色。

罗毅介绍,如今,国电恒泰年供蒸汽量达到100万吨以上,增加收入1.4亿元,实现由单一的发电销售到电力、热力、蒸汽的综合销售。超低排放改造完成后,该公司大气污染物二氧化硫排放浓度将由400毫克/立方米降低到35毫克/立方米以下、氮氧化物排放浓度由100毫克/立方米降低到50毫克/立方米以下、烟尘排放浓度由30毫克/立方米降低到10毫克/立方米以下,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下降,环境效应显著。

国电恒泰的绿色发展,是我区着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典范之一。

“‘十三五’以来,我们紧盯产业转型升级这个‘牛鼻子’,实施智能化改造,一批传统企业焕发出生机和活力。”区经信局规划投资科负责人李攀峰介绍,近年来,我区一方面在传统产业“二次创业”中掘新机,另一方面在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中开新局,利用已有工业优势,形成煤电化工、新型材料、装备制造三大传统优势产业和医药健康、电子信息、现代农产品加工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构成的“3+3”产业集群,通过扎牢发展的“根基”,支撑起工业之树根深叶茂。

五年时间,潜心培育,终得花开。

煤电化工产业初步形成以国电恒泰、神华国能、万盛煤化、川东化工等10个能源化工项目及配套服务体系;

装备制造产业加快发展,方汀机械技改二期、恒嘉汽车、博奥镁铝等项目建成投产;

新型材料产业形成以福耀玻璃、浮法玻璃、耀皮玻璃、高科幕墙玻璃等40家规模工业企业为主的产值近百亿元产业集群;

医药健康产业不断扩大,多普泰现代中药产品扩能、为尔心康中药制剂及保健品生产等项目建成投产,未名生物经济示范区项目加快建设;

电子信息产业加快发展,累计引进冠宇电池、晖速通信等电子信息企业20余家,惠伦晶体项目开工建设,全国最大的第三方5G天馈线检测实验室建成投用。

……

在万盛大地上,新兴产业已呈欣欣向荣之势。

实施智能化改造  推动高质量发展

在重庆多普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制剂外包车间里,正在运转的高速生产线上,药品装袋、装盒、依序接受电子检查,整个过程流畅有序。

在重庆万盛福耀玻璃有限公司偌大的厂房内,仅有几名工人在操作设备,玻璃的上片、搬运、磨边等环节都由机械手完成,实现了“机器换人”。

……

智能化的操作颠覆了人们对传统制造的认知。一个个技改项目,折射出万盛向数字化、智能化迈进的铿锵步伐。

“十三五”期间,我区紧紧围绕煤电化工、新型材料、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医药健康等主导产业,推广普及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等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推进智能化、数字化技术在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物流仓储等关键环节的深度应用,加快推进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支持鼓励企业加大创新力度,不断提高生产装备和生产过程的智能化技术水平,推动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

五年间,国电恒泰、福耀玻璃、耀皮玻璃、博奥镁铝、南桐顺安等34户企业实施技术改造项目57个,累计完成投资16亿元;冠宇电池智能化工厂、博奥镁铝汽车结构件智能制造数字化车间、耀皮玻璃建筑镀膜玻璃生产数字化车间、福耀玻璃夹层玻璃烘弯车间等项目完成建设,建成智能工厂1个,数字化车间5个。

五年间,企业研发平台建设得到加强,建成市级研发平台8家、新型法人化研发机构2家,认定市级企业技术中心4家、市级中小企业技术研发中心2家。

五年间,全区发展力奥科技、安连普电子、中镭科技、冠宇电池等数字制造业企业4户,数字经济业务收入9.21亿元,同比增长8.6%;规上数字经济增加值增长17.8%。全口径数字产业增加值3.07亿元,增速为14.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4.5%,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6.35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0家,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

夯实园区建设,引来“群凤”栖息

2018年5月正式签约落户万盛;2018年7月进场装修;2018年10月安装设备;2018年12月设备调试;2019年1月正式投产……仅仅9个月,重庆冠宇电池有限公司就实现了投产运行,创造了年内签约、年内开工、年内投产的“万盛新速度”。

“项目进行设备调试的时候,需要水电气供应,公司对万盛这边的办理流程不熟悉,区经信局和平山产业园区管委会得知情况后,主动帮我们对接供电、供水、供气部门,在很短的时间里就解决了这些问题,加快了项目建设进度。”该公司负责人徐延铭感慨地说。

“我们在万盛落户,就是冲着这里良好的服务和产业基础来的。在这里,新型材料产业发展迅速,产业链条日趋完善,生产要素成本低,同时还能享受到产业扶持政策。”在谈及为何落户万盛时,重庆博奥镁铝金属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全海也有着同样的感受。

为企业提供精细化服务,把项目这棵“苗”种下、育好,才能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

五年时间,一批批投资规模大、技术含量高的重大项目相继落地生根。从引进到落户、从落户到建设、从建设到投产,哪个项目通水通电出了问题、哪家工厂面临招工难题,区经信局和园区工作人员就会出现在哪里,在最短时间内解决问题,推进项目建设。

“十三五”以来,全区新增工业规划用地5113亩,建成区面积达10平方公里,青年园区成功纳入市级特色工业园区拓展区范围;新建标准厂房45万平方米,建成污水处理厂2个、一般工业固废处置中心1个、铺设高压电力线缆40公里、供气管网18公里,平山110千伏变电站建成投运,鱼田堡110千伏变电站、中坝110千伏变电站、平山配气站、丛林配气站完成改造升级,鱼田堡高新产业园燃气管网完成建设,有力保障了工业企业用电用气需求;组织企业申报用电直接交易试点,我区已有福耀玻璃、多普泰制药、方汀机械、冠宇电池等42户企业纳入电力直接交易,累计为企业节约电力成本3043万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主站

部门街镇

政务新媒体

  • 万盛经开区管委会

  • 万盛生态环境

智能问答

返回顶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