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威科技新材料产业园项目(一期)建设纪实
立秋后的万盛,阳光依然炽烈,天空蔚蓝纯净、透亮清澈。位于平山产业园区的北威科技新材料产业园项目(一期)(以下简称“北威科技项目”),正如一颗升腾的明珠,在这座美丽的城市散发出夺目的光彩。
北威科技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新型材料及相关成套技术的研发转化、产品生产和销售的高科技企业。自2019年9月正式开工建设以来,秉承着“标准化、智能化、生态化”的目标,仅仅用了不到1年的时间就建设成了高标准、高规格的现代化工厂,创造了“北威速度”。该项目快速建成的原因是什么?对万盛工业发展将带来哪些积极影响?近日,记者探访了北威科技项目现场。
提供优质服务 推动项目落地
“这项目能建成真不容易,你瞧,去年这区域还是一片荒凉,今年就拔地而起一座现代化工厂了。”北威科技项目常务副总经理王明贵笑着说道。
看着眼前生产线顺利调试的景象,王明贵脑海里过去的“作战图”一幕幕地在他眼前飘过。
2018年12月至2019年8月,推进项目落地;2019年9月至2020年3月,进行厂房建设;2020年4月至2020年7月,进行设备安装调试;2020年7月30日综合验收完成……北威科技项目从签约落户、厂房建设、设备调试、综合验收只用了不到两年时间。
王明贵说,北威科技项目总投资约9亿元,占地约175亩,分两期建设。一期投资约4.1亿元,占地约75亩,建设橡胶新材料生产线4条,其中,粉末胶生产线1条,混练胶生产线3条,具备年产14000吨橡胶新材料的生产能力,以及生产厂房和相关配套设施;二期扩建项目投资约4.9亿元,占地约100亩,建设真空玻璃和橡胶新材料生产线、生产厂房及相关配套设施,并根据情况建设工业一体化新材料产业集群。
“项目能迅速完工,与万盛的政策支持、园区的精准服务密不可分。”王明贵感慨道,万盛具有特别好的政商环境,项目之所以能在短短两年内建成,主要还是得益于党工委、管委会及各界的大力支持和高度重视,事事为企业着想,使得一期厂房建设进展迅速。
今年初,正值项目利用春节假期大干快上之时,汹涌而至的新冠肺炎疫情为项目推进蒙上了阴影——多项施工计划被取消、劳动力资源严重不足、既定的工期计划难以实现……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平山产业园区积极应对疫情大 “考”,利用点对点包车、当地招聘等方式,帮助北威科技解决了用工难的问题。短时间内,施工人员返岗率80%,工人们穿梭在各栋厂房,看着繁忙的施工场景,让因疫情焦急的王明贵吃下了一颗 “定心丸”。
“厂房进行建设的时候,需要办理各项施工手续,公司对万盛这边的办理流程不熟悉,平山产业园区得知情况后,主动帮我们对接各部门,在很短的时间里就解决了问题,加快了项目建设进度。”王明贵说,一般的问题即时解决,稍微复杂的问题召开会议进行商讨,尽量把问题在一线解决、在第一时间解决。
“目前,北威科技项目建设部分已经全部完成,正在进行调试工作 。”王明贵说。
引进智能设备 确保产品质量
智能设备是提升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是确保产品质量的“压舱石”。
如何让北威科技项目在运行过程中更环保、更高效?
这是北威科技项目从规划、建设到试投产过程中孜孜不倦的追求。
在混炼胶厂房里,记者看到,混炼胶生产线呈立体垂直状,横跨4个楼层。在电脑的操控下,经过配合剂加工、橡胶、称量、混炼、下片冷却存放、胶料快检等一系列工艺后,产品从一楼下线。与传统生产车间给人喧闹的印象不同,这里只有设备运行发出的轻微声响,自动化程度达95%以上。
“产品的质量决定公司的未来。”王明贵介绍,混炼胶是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航天航空、轨道、汽车、石油开采、电线、电缆、医疗、电子产品等各个领域,拥有优质的工业生产材料,对工业行业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因此,该公司采用的是目前德国最先进的密闭式炼胶机,由密炼室、转子、转子密封装置、加料压料装置、卸料装置、传动装置及机座等部分组成,是一种设有一对特定形状并相对回转的转子、在可调温度和压力的密闭状态下间隙性地对聚合物材料进行塑炼和混炼的机械。
“密炼机混炼的胶料质量好坏,除了加料顺序,主要取决于混炼温度、装料容量、转子转速、混炼时间、上顶拴压力和转子的类型等。”王明贵说,密炼机混炼时间短,生产效率高,操作容易,能较好地克服粉尘飞扬,减少配合剂的损失,改善劳动条件,减轻劳动强度等。
在实现生产设备智能化的同时,该公司还引进了胶片冷却线系统,可与密炼机以及双锥自动喂料压片机或开炼机进行组合,形成自动生产线,达到连续生产作业的效果。
除此之外,该项目产品生产中产生的废气,通过专业排气管集中进行喷淋及活性炭吸附后,达到标准才予以排放。
“尽管公司设备还处于调试阶段,但目前已经接到了订单需求,待全部设备调试检测合格后,将全力投入生产。”王明贵一边查看生产情况,一边向记者介绍,凭借强大的技术支撑,下一步,北威科技公司将更加重视智能化打造,开发商务端系统,从物料需求、采购、生产均由系统自动发布信号,自动完成生产。
家乡筑“暖巢” 引得“燕归来”
北威科技项目顺利建成,不仅丰富了全区工业业态,也吸引了更多本地人回乡就业。
目前,北威科技项目拥有工人80余名,其中,40多人是万盛本地人。
封引今年32岁,从小生长在万盛,2010年大学毕业后去了广东闯荡。从日语翻译到行政主管、人力资源主管,封引的事业一步步上台阶。“哪知离乡越久,乡愁越浓。”这是封引之前完全没想到的。
耳听加眼见,家乡年年有变化。去年年底,封引试着向万盛的两家企业递交了简历,两家企业都向她抛出橄榄枝,待遇不比沿海差。封引原本还有几分犹豫,不料疫情突然袭来,经过综合考虑,她决定就此留下,并入职北威科技。
“真的不比外面差!”正式入职后,封引由衷感叹。以平山产业园区为例,基础配套设施比广东很多工业园区都要完善,“保姆式”服务更是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效率一流。
与此同时,丈夫谭新创也随着封引一道从广州回到万盛,一同就职于北威科技公司。
除了能照顾家庭,对谭新创来说,北威科技项目舒适的工作环境,也是他和妻子选择在此地就业的重要因素。
“厂区内设置了综合办公楼,宿舍和食堂都安装有空调,冬暖夏凉。同时,还设有小卖部、职工之家、休闲座椅,工作累了,在这里坐一坐、与同事聊一聊,劳逸结合,工作起来很舒心。”谭新创说,福利待遇上,员工享受“五险”,并有法定假期和带薪年假。
此外,公司还特别重视企业文化打造,设立了专题宣传栏等,成为公司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司就像一个大家庭,在这里,我们不仅有稳定的收入,还感受到了浓厚的企业人文关怀,这鼓励我们努力工作、不断提升自己,为公司作贡献。”谭新创对明天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