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文化沃土 积极打造产城融合小镇









“公共文化服务和群众文化工作是民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体现。如今,丰富多彩且贴近群众的文化活动已经成为群众的日常,公共文化服务不断优化、触手可及,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不断增强,生活因此更加美好。” 青年镇党委书记张方良认为,这是一个充满希望和机遇的时代,也是一个需要文化工作者更有担当、更有作为的时代。
党的十八大以来,青年镇深耕文化沃土,扎实推进群众文化工作,镇全民健身中心如期建成,体育场、博物馆、图书馆即将投用,人均体育场地达到2.6平方米,提前超计划完成全国目标;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农家书屋实现全覆盖,年均开展活动50场次,文化事业发展欣欣向荣。
张方良书记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为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工作描绘了蓝图,青年镇将结合辖区优势资源,精心打造具有时代特征、古镇韵味的精品文化旅游路线,带动更多人守护传承好历史文脉。
具体来说,青年镇将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群众在家门口乐享“文化大餐” ;积极探索公共文化服务新思路、新模式,让流动文化进村、进社区,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以文化惠民、文化乐民为主线,有效加快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不断完善村(社区)文体设施设备;持续抓好文物管理、意识形态、行业安全监管等工作,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水平,擦亮“文化惠民”名片,让“文化阳光”照亮群众幸福生活,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在此基础上,加快文旅融合发展,打造宜居宜业宜游高品质生活小镇。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利用板辽湖周边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加快板辽湖畔800亩可建设用地开发利用;探索释放“三权分置”改革红利,打通社会资本下乡的瓶颈,盘活农村闲置资产。同时,常态化抓好疫情防控、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防治,社会治理等工作,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同时,以文化振兴推动乡村振兴,积极打造产城融合小镇。盘活用好淘汰煤炭落后产能闲置土地和厂房。依托较好的食品加工产业基础,持续吸引落地一批现代食品、农业加工企业。进一步完善变电站、供排水管网、污水处理设施、天然气、通讯网络等基础设施,实施溱溪河河道治理,深化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持续提升城镇承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