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镇更古村:村级民主自治“治”出美丽家园









“大家对村里新安装路灯有什么意见?”近日,青年镇更古村党委副书记罗玉碧在院坝会中征求村民的意见。晚上8点,更古广场灯火通明,30余名村民一边轻摇蒲扇,一边热烈讨论新安装路灯事宜。
这是更古村在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不断推进乡村治理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更古村不断完善村级民主自治机制,让“少数人”讨论变成“全村人”共商,让“村里事”变成“自家事”,不断增强村民的参与感。
“不仅村内的大事小情我都知道,而且我还有投票的权利呢。”村民王飞指着村口的垃圾分类点高兴地说。更古村认真贯彻落实“四议两公开”“一事一议”工作制度,积极推进各项事务公平、公正、公开,激发了村民干事创业热情。
推进乡村治理不仅靠村民参与,还需要村规约束。“服从‘红白理事会’管理,喜事新办,丧事从俭,反对铺张浪费,反对大操大办……”近日,在更古村村务公开栏旁,几名村民聚在一起阅读新修的“村规民约”。
“好记又顺口,简单又明了,多读几遍都能背下来。”村民李祖林笑着说道。短短500多字的《村规民约》涉及村庄建设规划、村风民俗、道德精神、移风易俗等多个方面,内容通俗易懂、简洁明了。罗玉碧介绍,为了让“村规民约”好记又接地气,村“两委”创新工作方法,集聚群众智慧,编制了简化版的“村规民约”,引导群众建设健康文明、和谐幸福的生活环境。
“以前,我们村无论大事小事都要摆酒席,铺张浪费太严重了。每次办宴席,村道巷道都弄得满是垃圾,苍蝇蚊虫满天飞。”村民陈世兰说,现在,宴席结束后,大家都会一起收拾饭桌,把餐余垃圾送到垃圾回收处统一处理,共同爱护居住环境。
今年以来,更古村以“村规民约”为实施准则,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改变农村“脏乱差”,监督干部“庸懒散”,实现环境“真善美”,让文明之风吹遍每家每户。“如今,村规民约滋润乡村,‘管’住了歪风邪气,‘约’出了一团和气,一幅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生活幸福的绚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罗玉碧说。
与此同时,该村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定期组织党员开展普法讲座、群众宣讲、环境整治等系列志愿活动,充分发挥基层堡垒最大能量,把党的温暖、党的声音、党的故事传遍村头寨尾。村“两委”班子成员带队组织“垃圾分类,党员在行动”实践活动,清理河道白色垃圾,共同维护美丽乡村。今年以来,该村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场,协调解决矛盾纠纷36件,帮助办理医保3955人,协助养猪户购买养猪保险87头,安装太阳能路灯95盏。
乡村振兴、村民幸福,产业兴旺是关键。在推动乡村产业和村集体经济发展中,更古村引导和鼓励当地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植产业,并引进重庆阆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打造蔬菜种植基地60亩,基地采取“公司+村集体+农户”的模式发展,村民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分红、基地打工等方式增收,日子越过越红火。(叶 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