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山镇:让“候鸟”有“家”更有“为”









近年来,黑山旅游度假区因其凉爽的气候和优美的环境,吸引了大量旅居人群,每年高峰期旅居人口超过10万,其中不少是流动党员。这些党员分散在小区、乡村中,由于缺乏组织管理和融入渠道,常常难以发挥作用,部分基层问题也因此无法及时解决。
为破解这一治理难题,党工委组织部、区市场监管局、黑山镇于2020年创新成立黑山谷“候鸟”党支部,以组织网络为依托,以服务平台为支撑,引导旅居党员让“候鸟”党员从“流入”变为“融入”、从“客人”变为“主人”,激活了基层治理新活力。
构筑旅居党员“第二娘家”
“黑山谷‘候鸟’党支部让我们找到了一个能安心停靠的‘家’。”旅居党员老吴谈起自己的经历,感慨良多。去年夏天,他通过党支部微信群反映小区健身器材老化问题,没想到第二天就得到了回应。器材更新后,他高兴地说:“这样的效率让我更愿意参与社区事务。”
黑山谷“候鸟”党支部通过“支部+楼盘+网格”的组织模式,与村(社区)党组织、小区业委会、物业企业联动服务,将触角延伸至旅居党员生活的每个角落。
党支部以《致候鸟党员的一封信》等方式向党员发出“召唤”,鼓励党员报到。党支部还与“候鸟型人才驿站”一体化建设,吸引80余名专家学者加入“候鸟”人才库,通过提供专业意见和参与活动,为基层发展注入了更多智慧和活力。
搭建党群交流“快车道”
为畅通党群交流,“候鸟”党支部建立了一套高效的联动服务机制:在每个楼盘设立党建联络员,兼任微信群管理员和“小区管家”,构建了“支部+服务站+微信群”全覆盖的组织网络。“通过这张服务网,党员的问题能快速上传,群众的呼声也能及时传递到党组织。”党建指导员陈在科说道。
以“30分钟响应机制”为抓手,“候鸟”党支部将效率写入服务基因。2022年7月,一名党员在微信群反映快递取件难问题,引发了居民的共鸣。支部第一时间协调相关部门,通过增加快递柜、延长营业时间等,妥善解决问题。“没想到社区的响应这么快,这让我对这里的管理充满信心。”小区居民刘荣畅感慨地说。
党支部不仅高效解决“急难愁盼”,还通过丰富的活动为党员搭建发挥作用的“宽平台”。“亮身份、当主人”活动鼓励党员主动融入社区,组建“黑山谷‘候鸟’志愿服务队”,参与法律咨询、扶贫帮困等志愿活动。党员们帮助销售猕猴桃、老腊肉等特色农产品,总价值超过120万元。
同时,党支部还组织“三情通报”“三看调研”“三提建言”等活动,激励党员积极为区域发展建言献策。参与活动的党员谢清荣表示:“黑山是一个避暑的好地方,也是一个可以用行动参与和改变的家。”
营造党员激励“暖心巢”
“最美‘候鸟’党员”“建言献策金点子”评选让党员在异乡也能感受到荣誉与关怀。每年,党支部将党员活动参与情况反馈至原单位,推动纳入各类表彰评选。“党支部让我感到自己不仅是被需要的,更是被看见的。”党员简刚说。
党支部创作的《候鸟兮辞》以文化的形式凝聚了党员力量:“鸿来燕又返,相逢即是缘;胸中驻党旗,身游心塞渊;躬行作示范,履诺践誓言;聚是此山竿,散亦若星灿。”这份独特的表达,让党员们感到自豪的同时,也为支部注入了更多的人情味与文化魅力。
统计数据显示,自“候鸟”党支部成立以来,黑山旅游投诉率下降15.3%,群众安全感达到100%。更重要的是,旅居党员和当地居民从“相互不认识”到“邻里一家亲”,实现了从旁观到融入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