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季节交替,这份健康生活方式指南请收下









夏秋交替,雨水多、湿度高,昼夜温差较大,气温忽冷忽热,正是感冒、胃肠道疾病、心血管病等多种季节性疾病的多发期。一些抵抗力较差的人群,如老年人、儿童极易患感冒;一些上班族由于长时间处于空调房中,平时若缺少锻炼、生活不规律,身体抵抗力下降时容易受到病原体侵袭发生各种疾病。
区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主管营养师陈婷表示,公众首先要树立自己是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才是保持健康的王道。
合理饮食,保持健康生活
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如按时进餐,饮食有节制,不偏食、挑食,不过度节食,不暴饮暴食等;肠胃功能不好的,推荐清淡饮食。
一日三餐应以蒸、煮、炖为主,少食辛辣、油腻的食物。少吃冷饮,从冰箱里取出的食物不要马上食用;减少烟、酒、浓茶及咖啡的摄入量;不喝生水,少喝或不喝含糖饮料;不吃生冷变质食物。
此外,菜要烧熟煮透,市场上购买的熟食品和隔夜、隔餐食物食用前要有效加热(尽量减少或不食用隔夜菜)。
循序渐进,注意运动方式
秋高气爽,是进行户外运动的好时节。需要注意的是,要充分做好运动前的热身和运动后的拉伸,让身体逐渐适应运动状态,避免拉伤。运动时,尽量避免过早(清晨气温较低)或过晚(以免影响睡眠)进行高强度运动。运动时和运动后都要注意保暖。
运动时长方面,成人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或75分钟高强度有氧,加2次力量训练;青少年儿童每天至少60分钟中高强度运动。
健康防护,关注重点人群
季节交替是心脑血管疾病、慢性呼吸道疾病等高发期。患有高血压、冠心病、慢阻肺、哮喘等慢性疾病的人群,务必遵医嘱坚持规范用药,不可擅自停药或减药,注意监测血压、血糖等指标,定期复诊。一旦出现不适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
同时,秋季是流感、肺炎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是预防相关疾病、减少并发症的有效手段。陈婷建议,老年人、儿童、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在医生指导下及时接种。
公众要积极适应自然变化,调整身心状态,这是预防夏秋交替季节多发病的有效途径,也有助于为冬季健康打下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