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不同人群碘营养分类指导原则









区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主管营养师陈婷说,不同人群对碘的需求量和碘营养状况存在差异,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类指导,以确保每个人都能获得适宜的碘摄入量。
陈婷解释道,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对碘的需求量明显高于普通人群。孕妇不仅要满足自身的碘需求,还要为胎儿的生长发育提供足够的碘。胎儿在子宫内的甲状腺发育和甲状腺激素合成依赖于母体提供的碘。如果孕妇碘缺乏,会影响胎儿的大脑和神经系统发育。哺乳期妇女同样需要充足的碘,以保证乳汁中含有足够的碘,满足婴儿的碘需求。这两类人群每天的碘摄入量应达到230微克左右。为了满足这一需求,孕妇和哺乳期妇女除了食用加碘盐外,还可以适当增加海带、紫菜、鱼虾等富含碘的海产品的摄入。同时,建议定期进行尿碘检测,以监测碘营养状况,及时调整饮食。
陈婷介绍,婴幼儿时期是碘营养需求的关键阶段。0-6个月的婴儿主要通过母乳或配方奶获取碘。如果母亲碘营养充足,母乳中的碘含量能够满足婴儿的需求;若母亲碘缺乏,可能导致婴儿碘摄入不足。对于6个月以上开始添加辅食的婴幼儿,可以逐渐引入一些含碘丰富的食物,如强化碘的婴儿米粉等。在婴幼儿的成长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其生长发育情况,若出现甲状腺肿大等碘缺乏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
陈婷介绍,儿童和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快速阶段,对碘的需求也相对较高。他们每天的碘摄入量应维持在90-120微克。在日常生活中,要保证食用加碘盐,同时鼓励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奶制品、豆制品等,这些食物虽然碘含量不算特别高,但在均衡饮食中也能为身体补充一定的碘。学校和家长应关注孩子的用眼习惯、学习压力等因素,因为长期用眼过度、精神压力大等情况可能会影响甲状腺功能,间接影响碘的代谢。
陈婷介绍,成年人的碘摄入量一般维持在150微克/天左右。对于大多数成年人来说,通过食用加碘盐和正常饮食,基本能够满足碘需求。然而,一些特殊职业人群,如长期从事高强度体力劳动、在高温环境下工作的人,由于出汗较多,碘随汗液排出增加,可能需要适当增加碘的摄入。此外,患有某些疾病,如甲状腺疾病的患者,其碘营养需求需要根据具体病情进行调整;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一般需要限制碘的摄入,避免食用含碘丰富的食物和加碘盐;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可能需要适当增加碘的摄入。
陈婷介绍,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逐渐衰退,碘的吸收和代谢能力也有所下降。虽然他们对碘的需求量与成年人相近,但在饮食上可能存在一些特殊情况。部分老年人口味清淡,盐的摄入量较少,可能导致碘摄入不足。对于这部分老人,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含碘食物的摄入,如每周食用1-2次海产品。同时,患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在控制饮食时,也要注意碘的合理摄入,避免因饮食限制而导致碘缺乏。
陈婷补充说道,碘是维持人体健康不可或缺的微量元素,碘缺乏会给不同人群带来多种危害。食盐加碘作为一项成功的公共卫生措施,在防治碘缺乏病方面成效显著。但不同人群的碘营养状况各异,需要根据自身情况科学补碘。通过持续科学补碘,能够有效预防碘缺乏病,推动个人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