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科学防晒 轻松度夏
太阳伞、防晒衣、防晒帽、防晒冰袖、防晒口罩……进入炎热的夏季后,记者发现市民们的防晒装备一个比一个“硬核”,从头到脚的防晒越来越普及。
防晒到底防什么?怎么防?不同肤质该如何选择防晒产品?晒伤了怎么办?近日,记者采访了区中医院皮肤科主任、副主任医师蓝星帮助广大市民答疑解惑。
防晒主要防紫外线
“皮肤是直接受到光辐射的器官,光辐射主要来源于太阳产生的紫外线(UV)、可见光和红外线。”蓝星说,对皮肤影响最大的是紫外线,过量的紫外线辐射皮肤后,会导致皮肤损伤。因此,防晒主要是防中波紫外线(UVB)和长波紫外线(UVA)。
蓝星介绍,UVB波长短、频率高、光子能量很强,较小的剂量就可以引起毛细血管扩张产生红斑,但由于波长短不易发生衍射,它的穿透能力较弱,只能穿透角质层进入表皮,对皮肤内部结构的影响比较小,所以,中波紫外线往往会引起皮肤表面晒伤,其表现是皮肤发红、水肿或水疱,在海边、高原等地区,晴天时短时间内就能够将裸露的皮肤晒伤。
UVA波长长、频率低,特点与UVB相反,其光子能量低,短时间内观察不到它造成的损伤。但UVA穿透能力较强,可达真皮层,破坏胶原蛋白及弹力纤维,从而造成皮肤松弛老化,加速皱纹的形成,且UVA能够促进皮肤黑色素的形成并累积,导致皮肤变黑。
科学合理防晒
如今,抹防晒霜、戴帽子、撑遮阳伞……成了夏日许多市民出门的标配。蓝星表示,对紫外线过敏的人,更应做足防晒功课。
蓝星说,市民可采取遮挡的方式来防晒,如在户外戴上口罩、墨镜、帽子,撑起太阳伞或利用树荫、房檐等来遮挡阳光,即“物理防晒”。
“不过,紫外线会从地面、水面反射到皮肤上,所以,大家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防晒霜来防止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蓝星说。
当前,市场上销售的防晒产品都标有SPF、PA等标识,它们究竟代表什么意思呢?
蓝星介绍,SPF体现的是防晒产品对UVB的阻隔能力,UVB会引起皮肤表层的晒伤、晒黑,同样的检测方法和标准下,SPF后的数字越大,能够为皮肤抵御晒伤的时间就越长,但这通常意味着该产品内的防晒剂含量更高,高含量的防晒剂更容易对皮肤产生刺激性,一般更容易在肤感上感到油腻,增加皮肤的负担。
PA代表了产品阻隔UVA的能力,“+”号越多,表示产品防护能力越强。蓝星告诉记者,日常防晒选择SPF30、PA+++的防晒产品已经足够,而要在户外游泳或长时间在户外暴晒时,最好选择SPF50、PA++++且具有防水功能的防晒产品。
皮肤晒伤这样处理
蓝星介绍,选择防晒产品时,除了根据SPF、PA值进行选择,还需根据自己的皮肤质地,选择具有不同功效特征的产品。
油性肤质尽量选择渗透力较强的水剂型、无油配方的防晒产品,其使用起来清爽不油腻,不会堵塞毛孔,如防晒凝胶、防晒乳、带有矿物粉等吸油成分的固体型防晒等,油性肤质应避免使用防晒油。干性肤质可选择质地滋润的物理型或物化结合型防晒霜。敏感肤质应选择不含香料、防腐剂,无酒精、无高致敏性原料的物理性配方产品。
如果皮肤已经晒伤怎么办?蓝星有如下建议:
如果是轻度晒伤导致的局部皮肤发红,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过一段时间会自行消退。
如果是中、重度晒伤,比如,除了局部皮肤发红外,还出现红斑、肿胀、发烫,可以做冷敷处理,同时可以外用炉甘石或生长因子凝胶、透明质酸凝胶等外用产品,进行局部修复、保湿,后续要精简护肤,避免使用过多的化妆品。
如果皮疹严重、瘙痒明显,甚至出现了明显的水疱,此时要注意保护疱皮,并到皮肤科门诊寻求医生的帮助,待医生进行评估后做必要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