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健康小知识:春季气温多变 谨防呼吸道疾病









咳嗽、咳痰、呼吸困难……进入春季,气温逐渐回暖,温差增大,区人民医院呼吸内科门诊多了不少患者,其中多数为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以及哮喘等病人。
“春季到来,气温变化反复,各种细菌、病毒引起的呼吸道疾病进入高发期,抵抗力弱的人群稍不注意就容易感冒。”区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万大楷说,抵抗力差的人群呼吸屏障和免疫功能相对较弱,更容易成为细菌和病毒“攻击”的对象。
警惕患呼吸道疾病
万大楷介绍,呼吸道疾病,是指病原体从人体的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等呼吸道感染侵入而引起的疾病。一般来说,普通伤风感冒、咽喉炎、急性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和支气管哮喘等五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在冬季比较常见和容易流行。
春季人体抵抗力下降,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容易侵袭呼吸道引起肺炎。有些由病原微生物、物理化学因素或过敏物质引起,其中化学因素主要指一些刺激性气体或烟雾导致环境污染,如汽车尾气、工业废气等,常见过敏物质有花粉、动物皮毛、尘螨等。患者常先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如鼻塞、流涕、咳嗽、咳痰,继而出现全身症状,如畏寒、发热、肌肉酸痛等。
“大多数病原体都是通过飞沫或不卫生的手和用具传播。”万大楷说,呼吸道与外界相通,受各种病原体侵袭的机会较多,再加上天气变化快、昼夜温差大,如果不及时增减衣服,就很容易患病。尤其是儿童、老年人、体弱者、营养不良或慢性疾病患者、过度劳累者、精神高度紧张者等人群,如果护理不当也很容易受凉,从而引发一系列的呼吸道疾病。
另外,此时期人们大多是在室内活动,如果室内空气流通性差,也可能为病毒、细菌的繁殖提供“温床”。一旦抵抗力下降,就容易被病毒侵袭,导致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及时发现及早治疗
“呼吸道疾病一般表现有咽喉疼痛、声音嘶哑、咳嗽、咳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万大楷提醒,如发现突然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倦怠、精神不振、畏寒、食欲不振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免贻误最佳治疗时机,从而延误病情引起严重并发症。因此,了解呼吸道疾病症状,能够及时发现、治疗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通常情况下,上呼吸道感染在病情较轻时,主要表现为流清鼻涕、鼻塞等,几天内可自然痊愈;病情严重时,可出现高热,体温可达39℃~40℃,伴有头痛、全身无力、食欲减退等。急性支气管炎在症状轻的患者身上一般无发热或只是低热,病情严重时可出现高热、咳痰、痰血、精神不振、呕吐、腹痛等症状。
另外,可以引起呼吸道症状的疾病非常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一是炎症性疾病,如气管支气管的炎症、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支气管扩张并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二是肺部的疾病,比如肺动脉高压、肺栓塞、胸膜炎等;三是器官系统的疾病,比如心脏方面的缺血性心肌病、原发性心肌病、高血压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到了终末期会导致心功能衰竭,也可能表现出呼吸道的症状。
“咳嗽是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一种症状,由于气管、支气管黏膜或胸膜受炎症、物理或化学性刺激引起。表现为声门关闭、肺内压升高,然后声门张开,肺内空气喷射而出,通常伴随声音。”万大楷强调,咳嗽具有清除呼吸道异物和分泌物的保护性作用,但如果咳嗽剧烈,影响工作及生活,常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部分患者可能迁延不愈,形成慢性咳嗽,严重时可伴有胸闷、咽痒、气短等。
加强锻炼预防患病
呼吸道疾病不容忽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做好防范工作呢?对此,万大楷也给出了建议。
及时增减衣物。尤其要做好对脖子、头部和后背的保暖工作,这三个地方易受寒,一旦受寒,就会直接从呼吸道进入喉咙,进而进入肺部,引发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加强身体锻炼。万大楷建议做一些帮助提高身体免疫力的运动,如长跑、登高、骑自行车等耐力运动项目,可很好地锻炼心肺功能。锻炼要保证适宜自身的运动频率,既增加机体免疫力,又能使人保持愉快的心情。
注意肺病症状。咽痛、鼻塞、咳嗽等都是上呼吸道感染的典型症状,症状出现时要及时处理,防止感染进而成为肺炎,不可任意买止咳药物镇咳,以免掩盖病情。如果出现咯血、痰中带血、胸闷等表现,应到医院就诊,做必要的检查以明确诊断;有疾病史的病人,还要时时监测自己的病情,有任何变化就要记录、并跟医生咨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