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健康局:去年以来我区5076人参与无偿献血









今年的6月14日是第19个世界献血者日,主题为“献血是一种团结行为, 加入我们,拯救生命”。
血液是生命之源,无偿献血捐献的不仅是血液,更是真诚与爱心。近年来,我区多形式开展献血宣传,创新工作模式,提升献血服务,切实保障了临床用血及时、安全、有效。去年以来,我区5076人参与无偿献血,献血总量达158.16万毫升。
去年以来采血158万毫升
血液安全供应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是实现健康中国战略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历经疫情,越来越多的人体会到了生命的无常与珍贵,也让群众更加了解无偿献血的重要性。
区中心血库主任郭明琴告诉记者,去年以来,我区血液保障处于基本平衡状态,全区共招募献血者24168人,成功献血5076人,采血量达158.16万毫升。这庞大的数字背后既是一名又一名无偿献血者的付出,也是一次又一次“人道、博爱、奉献”精神的传播。
“近年来,我们不断强化无偿献血宣传,加强队伍建设,优化献血环境,创新工作模式,进一步壮大了无偿献血者队伍,切实保障了临床用血及时、安全、有效。”郭明琴说,全区所有用于医疗临床的血液均实现了乙肝、丙肝、艾滋病等传染病的核酸集中化检测,无漏检、错检事故发生。
2021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室对全国300个采血班组予以通报表扬,区中心血库外出采血小分队荣获“2019-2020年度全国血站系统表现突出采血班组”;2022年,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室对2021年血液安全技术核查情况进行通报,区中心血库荣获优秀等次。
“互联网+”让爱心奉献更便利
为更好地服务献血者和临床用血患者,2019年,我区采供血信息整体接入了全国血液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从血液的采集、供应、检测、调配、库存、发放以及献血者资料等信息的动态管理和互联互通,为血液动态管理、科学决策提供信息保障。
2020年,区中心血库依托全国血液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本区献血者《电子献血证》全覆盖,本区献血者可以通过国家政务服务平台、支付宝、微信等APP的全国无偿献血证小程序,查询个人献血记录、查找献血点等信息。另外,献血者及其直系亲属在本区医疗机构用血,也可以利用电子献血证报销用血费用,确保了电子《无偿献血证》与纸质《无偿献血证》具有相同法律效力,开启了我区“互联网+无偿献血”服务新局面。
“优化献血服务,提升献血服务质量,是血站重要工作内容之一。”郭明琴说,修订版的《重庆市献血条例》规定,公民临床用血时,只交付用于血液的采集、储存、分离、检验等费用;献血者临床用血,免缴上述费用;献血者的配偶、父母、子女临床用血,按照献血者献血量等量免缴上述费用。
“这一政策实施至今,全区共计365名献血者家属享受到了关爱。”郭明琴介绍,与此同时,我区积极落实无偿献血者及其亲属市内用血费用在医疗机构直接办理减免工作,简化用血费用报销手续,切实为无偿献血者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
市民参与无偿献血。
侯爵向市民宣传无偿献血。
侯爵:带动三十余人义务献血
今年37岁的侯爵是区中心血库的一名血液筛查技术人员。他曾是一名军人,自2009年从部队转业到区中心血库,在采供血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奉献力量。
“献血对身体有害。”“医务人员从不献血。”……日常生活中听到这样的谈论,侯爵总想通过身体力行,改变大家对义务献血的一些误解。他解释道,一个体重50公斤的人约有血液4000毫升,每次献血200毫升或400毫升,不足全身血量的10%,而人体有很强的调节功能,献血1-2小时后血容量就能恢复,两周后各种血液成分达到原来水平,并不会影响身体健康。
“一袋袋血液可以帮患者度过危险期。这不仅是救一条生命,更是拯救一个家庭。”侯爵说,进入区中心血库后,他与无偿献血事业的距离更近了。
为了打消他人的误解,侯爵带头献血,先后参与无偿献血23次,献血量累计达到8800毫升,是区中心血库的献血“状元”。2020年,他荣获了2018-2019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银奖;今年5月,他又成功申报了2020-2021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
同时,侯爵当起了宣传员,发动家人、朋友一起无偿献血。在他的带领下,身边已有30余人成为无偿献血者。
随着“粉丝”的增多,2015年,侯爵申请加入了区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分队,希望通过该组织凝聚无偿献血者的力量,让无偿献血事业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