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乡村振兴 >工作情况

覃艺:坚守乡村一线 见证山乡巨变——贫困之冰,非一日之寒;破冰之功,非一春之暖。

日期:2022-12-28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日期:2022-12-28

“党的十八大以来,盛城山乡巨变。”近日,一直坚守在乡村一线的驻村干部覃艺,缓缓打开2020年区扶贫办出版的《盛秀之村——万盛脱贫攻坚印迹》,深情地阅览着里面的每一幅“成果”,眼里全是满满的回忆……

2015年3月,覃艺被派驻到南桐镇岩门村担任第一书记,成为了这个国家级贫困村的“当家人”。

“当年的岩门村,基础条件落后,只有一条主干道与外界相连,不仅如此,村民们‘靠天吃水’,一遇上久晴不雨的天就只能‘望天兴叹’。”想起那段岁月,覃艺缓缓说,从驻村开始,他就向上级打报告争取指标,请求拨款修路、通水。

随着轮石公路扩建,黄桷湾至茶山公路、茶山至桐梓林公路等公路的完工投用,岩门村的“毛细血管”被逐渐打通,改善了村民出行条件,也为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紧接着,饮水管网改造完成,彻底改写了岩门村“靠天吃水”的历史。

如果说完善基础设施是脱贫致富的“压舱石”,那么培育主导产业则是 “加速器”。为了增加村民和集体经济收入,覃艺带领驻村工作队,邀请农技专家现场勘查、提供技术支持、解决销售问题……扶持蜜柚、淡水鱼养殖、新建灵芝基地、李子园、岩洞泡菜酸菜腌制、林下蔬菜种植等特色产业,吸纳周边15名贫困群众就业。

短短几年间,岩门村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路修通了,水喝上了,村民的腰包鼓起来了……

岩门村的飞速发展在万盛并非个例。如今,全区7个贫困村纷纷通过强化基础设施、发展产业、整治人居环境等措施,实现了华丽蝶变。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2021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起步之年,覃艺再一次选择了坚守在乡村一线——担任金桥镇青山村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

“我是万盛人,生长在这里,热爱这片土地。我亲眼见证了脱贫攻坚给山村带来的巨大变化,也想通过自己的努力继续为山村描绘乡村振兴新图景。”覃艺说。

走村入户、修路搭桥、扶持产业……覃艺每天依然津津有味地干着这些熟悉又具有挑战性的事情。驻村不到2年时间,青山村邓家岩村民组的高桥危桥改造工程完工通车,群众出行方便了;5个文化宣传栏制作完成,村民精神文明素养提升了;青山村步道改造与环境整治项目完成,居住环境更美了。

同时,依托海拔、土壤、气候等良好的自然条件,青山村发展无公害蔬菜基地2000亩,麻竹、甜柿、花椒、梨子等经济作物200余亩和清水鱼100亩,有效实现群众增收。2021年,全村人均收入达20478元。

如今,走在万盛,无论是曾经的贫困村,还是自然资源良好的山村,皆是一幅道路平坦、屋舍俨然、产业兴旺的幸福画卷。“我相信,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引领下,我们一定能奔向更幸福、更美满、更富强、更文明和谐的新时代。”覃艺说。

(曾  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主站

部门街镇

政务新媒体

  • 万盛经开区管委会

  • 万盛生态环境

智能问答

返回顶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