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登录 |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部门工作信息

乡村振兴局:一条蚯蚓牵动的生态循环产业链

日期:2021-11-12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日期:2021-11-12

    吃污泥、做药材、产肥料、养桑蚕……近日,位于万盛经开区金桥镇的全区首个蚯蚓生物处理城市污泥项目——重庆成运丰农桑蚕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以下简称“成运丰农科技园”)建成。在这里,城市污水产生的污泥被集中回收,以此为原料,用来养殖蚯蚓,其排出的蚯蚓粪便用于种桑养蚕,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实现了社会效益。

“过腹还田”一天可吃掉200吨污泥

一边吃进污泥,一边排出上好的肥料,成运丰农科技园在我区率先引进蚯蚓处理污泥技术,把区属污水厂产生的污泥,交给蚯蚓“环卫工”来处理。

“蚯蚓是土壤中分布非常广泛的动物之一,它通过取食、消化、排泄和掘穴等活动在其体内外形成众多的反应圈,从而对土壤生态系统的生物、化学和物理过程产生影响,被称为‘生态系统工程师’。”成运丰农科技园负责人谢登高说。

谢登高介绍,污水厂产生的城市生活污泥,含有多种重金属元素以及大量的病原菌。过去,该水厂都是把污泥运送到区外的污泥处理厂进行处理,处理成本极高,也容易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人们眼中的污染物,在蚯蚓眼中却是“美食”。成运丰农科技园每天可处理污泥200吨,万盛每天产生污泥约35吨,均由该科技园接收并进行处理。

“科技园开工后,每天将有35吨污泥运送到这里,通过储存、搅拌、生物菌剂处理、脱水、发酵后进入蚯蚓床,只需几天时间,小蚯蚓们就能把污泥全部吃进肚子里。”谢登高告诉记者,蚯蚓不仅能吃掉污泥里的有机物,还能排出更好的有机物。

值得一提的是,秸秆也是养殖蚯蚓的好饲料。“蚯蚓虽小,食量却惊人。1亩地的蚯蚓一年能吃掉1000吨秸秆。”谢登高说,科技园从周边农户家中收购秸秆,与污泥掺杂在一起发酵后,成为蚯蚓的饲料,为秸秆肥料化利用找到了新出路。

“前些年,废弃的柴草秸秆,不能较好处理,只能弃在路边、扔在沟里或者就地焚烧,这让我们很头疼。”金桥镇金堰村村民杨世宏说,“现在科技园利用生物科技把秸秆变成蚯蚓的饲料,解决了燃烧秸秆污染环境的问题。”

蚯蚓“串”起生态循环产业链

记者来到成运丰农科技园的蚯蚓养殖基地,映入眼帘的是一条条灰色的泥垄。谢登高翻开灰色的土壤时,记者发现,土壤内还有一些黑色污泥,一条条红褐色、不停蠕动着的蚯蚓夹杂在污泥和土壤中。这些蚯蚓挤在一起,一个劲地往外钻。

重庆成运丰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一直从事桑蚕产业,蚯蚓粪便对桑树来说是很好的基料,加上蚯蚓在制药、做化妆品、处理污泥等行业用途广泛,且养殖风险小、收益高,谢登高决定打造“污泥秸秆—蚯蚓粪肥—桑树种植”的生态循环产业链。

谢登高说,成运丰农科技园主要生产蚯蚓、桑叶、桑葚、蚕沙等产品,大多销往江苏、浙江,市场广阔,发展空间大。蚯蚓是一种高蛋白动物,在中药材中称为地龙,具有清热、平肝、止喘、通络的功效;桑叶可以入药、做菜、做茶,桑葚营养丰富、风味独特;蚕沙是蚕食下的桑叶经消化后排出体外的粪便,提取其中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可做工业化生产。

2018年,谢登高带领团队在重庆各区县农村考察,发现金桥镇气候很适宜蚯蚓生长,周边林木资源丰富,为蚯蚓养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2020年12月,经过前期筹备,成运丰农科技园开工建设,总投资1亿元,将分三期建设,建设内容包括污泥处理车间、蚯蚓养殖基地桑树种植基地等。

“目前,已建成污泥处理车间3500平方米、蚯蚓养殖基地30亩,10月底开工生产。同时,建成400亩桑树种植基地,10月底开始种植桑树,预计明年5月开始养蚕。”谢登高说,成运丰农科技园一期投产后,年产值达1000万元。

“蚯蚓工厂”带就业兴乡村

“养些蚯蚓能做啥?”3年前,谢登高来金桥镇考察土地和气候的时候,大多村民并不明白养殖蚯蚓的效益和意义。而如今,蚯蚓已成为当地村民增收致富的新希望。

今年60岁的金堰村村民杨远芳在成运丰农科技园打工,日工资70元。“工作很轻松,主要负责生产车间里的清洁卫生,一个月下来能有2000多元,比种田强多了。”她说。明年桑叶成熟后,她将去采摘桑叶,根据采摘数量计价,一个月下来有望增收4000元左右。

谢登高表示,成运丰农科技园预计向当地村民提供30余个固定岗位,年用工量达1000人次。同时,该科技园还将发动村民养殖蚯蚓、种植桑树,并乐于传授技术,带动村民增收致富,促进乡村发展,为乡村振兴略尽绵薄之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主站

部门街镇

政务新媒体

  • 万盛经开区管委会

  • 万盛生态环境

智能问答

返回顶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