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万盛经开区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专项整治“突击战”工作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持续深化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及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化“校园餐”专项整治的工作部署,严格执行《重庆市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专项整治“突击战”工作方案》要求,结合万盛经开区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锚定“杜绝”和“根治”目标,全面落实《重庆市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监督办法》和“三同三公开”制度。构建科学、规范、精细、透明的食堂管理体系,确保食品采购、储存、加工、供餐全流程符合国家标准,经费管理合规高效,膳食搭配营养均衡。坚持问题导向、系统施治,推动“校园餐”由宏观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由传统管理向数字赋能转变,守牢不发生校园食品安全事件的底线和不发生膳食经费“跑冒滴漏”的红线。
到2025年12月底,全区校园食堂“三同三公开”制度执行率达到100%,公办学校伙食费财政代管资金账户管理、民办幼儿园食堂专用银行账户落实率达到100%,膳食监督家长委员会每月规范履职率达到100%,中小学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后厨直播视频观看权限向不低于5%的家长开放,各校园食堂师生家长综合满意率保持在96%左右。
(一)实施精细管理普及行动
牵头单位:教育局;
责任落实单位:教育局;
完成时限:2025年10月底前。
2.推行清单化管理。督促指导学校在集中用餐食品安全岗位责任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包括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在内的相关岗位责任清单,逐项列明岗位职责边界、工作标准、考核要求及失职追责情形,明确“谁来做、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推动校园食品安全管理从“责任模糊”向“精准落地”转变。
牵头单位:教育局;
责任落实单位:教育局;
完成时限:2025年10月底前。
3.推行流程化管理。组织学校食堂人员学习市级制作的关键岗位关键环节操作流程微视频,并开展关键岗位关键环节规范操作视频比赛,鼓励学校结合实际制作本地化流程图或培训材料,确保各环节操作应知应会。
牵头单位:教育局;
责任落实单位:教育局;
完成时限:2025年10月底前。
4.推行专业化管理。选取四十九中学、溱州中学、中盛小学、万盛幼儿园等基础较好的校园食堂作为试点,按照色标管理、4D、5常、6T等先进管理规范,集中打造后厨管理标杆。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学校积极引入HACCP、ISO22000等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提升风险管控能力,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全区学校食堂管理整体水平提升。
牵头单位:教育局;
责任落实单位:教育局、市场监管局;
完成时限:2025年12月底前全面推行。
5.推行成本化管理。督促学校实施食堂全成本核算,准确反映食材、人工等成本,依据成本合理调整餐标,提升经费管理精细化水平。结合成本核算,合理调整餐标,保障校园餐供餐质量。
牵头单位:教育局;
责任落实单位:教育局、财政局;
完成时限:2025年12月底前全面推行。
(二)开展膳食质量提升行动
6.强化源头管控。全面深化公办学校全品类食材统一集中采购制度,对配送公司的前期管理开展过程评估。同步规范民办幼儿园食材采购行为。防止不合格食材流入学校,全面督促供应商依法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依法规范配备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并定期组织开展培训考核,严格开展“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及时防范化解各类食品安全风险隐患。
牵头单位:教育局;
责任落实单位:教育局、市场监管局、集采集配公司;
完成时限:公办学校集采机制持续优化;民办园规范采购行为于2025年12月底前全面达标。
7.加强质量监管。督促指导学校为师生提供营养价值较高的畜禽肉蛋奶类食品、新鲜蔬菜水果和谷薯类食品等,不得提供保健食品、含乳饮料和火腿肠等深加工食品,确保品种多样、营养均衡。学校严格落实“双人或多人联检”制度,全面规范索证索票,发现有验收不合格情形的,或者有不得采购的大宗食材,当场予以退回或销毁。增加对集采集配公司食材质量的抽检频次,扩大覆盖面。
牵头单位:市场监管局;
责任落实单位:教育局、市场监管局、集采集配公司;
完成时限:2025年12月底前。
8.科学制定食谱。制定并发布学校营养餐标准指南,督促并指导学校科学制定带量食谱。
牵头单位:教育局;
责任落实单位:教育局、卫生健康局;
完成时限:指南于2025年10月底前发布;学校科学配餐常态化落实。
9.优化经费保障。落实市级要求,保障食堂正常运转,支持薄弱学校食堂标准化改造。
牵头单位:教育局;
责任落实单位:财政局;
完成时限:持续推进。
(三)规范经费使用管理行动
10.建立联合询价机制。成立由多部门及家长代表组成的联合询价小组,建立每半月一次的市场询价和价格议定机制,严防价格虚高。
牵头单位:教育局;
责任落实单位:教育局、集采集配公司;
完成时限:2025年10月底前。
11.规范公办学校账务。全区公办学校伙食费必须全部纳入财政代管资金专户管理,在财政一体化系统设置食堂专账,进行专账核算。
牵头单位:教育局;
责任落实单位:财政局;
完成时限:立即执行,并纳入常态化管理。
12.强化民办园所监管。民办幼儿园必须开设食堂专门银行账户,幼儿膳食经费收支通过专门银行账户运行,设置专账核算收支,并定期公示收支情况。
责任落实单位:教育局;
完成时限:2025年12月底前100%落实。
13.严查经费违规行为。加大对民办幼儿园食堂账目的监督检查,对挤占挪用、虚报成本等行为,由相关部门联合进行重点查处。
牵头单位:教育局;
责任落实单位:教育局、财政局;
完成时限:2025年12月底前完成。
(四)构建闭环监督增效行动
14.强化内部监督。要将保持食品安全专项整治8项指标动态清零作为责任督学每月进校摸排的重中之重,强化日常监督。学校建立并实施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充分调动食堂从业人员风险排查积极性,及时消除问题隐患。完善膳食监督家长委员会机制,制定膳食监督家长委员会工作清单,确保组建规范、履职有力、反馈闭环,每月至少随机进入学校食堂开展1次抽查检查。有条件的学校要逐步推行家长陪餐。
牵头单位:教育局;
责任落实单位:教育局、市场监管局;
完成时限:2025年12月底前完成。
15.强化行业监督。持续推进联席会议制度,定期会商,开展联合执法检查。加强对校园周边食品流动摊贩的整治与管理,净化校园周边食品安全环境。
牵头单位:教育局、城市管理局、市场监管局;
责任落实单位:公安分局、教育局、财政局、城市管理局、卫生健康局、市场监管局、各镇街;
完成时限:2025年10月底前建立联席机制,校园周边治理立即执行,并常态化开展专项整治。
16.强化社会监督。各校须定期通过公示栏、校园官网、家长群等渠道,详细公开食材采购价格,每月开展食堂成本核算明细及每周膳食方案,主动接受师生、家长和社会监督。学校要在显著位置公布食品安全负责人投诉电话、信箱,运用“码上监督”“一键举报”等方式畅通投诉渠道,通过满意度测评、意见箱等方式充分听取师生家长意见,并做到及时反馈。每学期邀请“两代表一委员”、新闻媒体等作为社会监督员,参与学校日常检查。督促指导学校通过“重庆阳光食品APP”有序向师生、家长开放后厨直播视频观看权限,2025年底前,中小学至少应向不低于5%的家长开放后厨直播视频观看权限。
牵头单位:教育局;
责任落实单位:教育局、市场监管局;
完成时限:2025年12月底前完成。
17.强化技术监督。加快建设全区统一的校园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智慧管理平台。
牵头单位:教育局;
责任落实单位:教育局、市场监管局、集采集配公司;
完成时限:2025年12月底前完成平台建设并投入试运行。
18.加强督导考核。将“三同三公开”执行情况纳入日常督导和年度考核重点,建立问题台账,实施“蓝黄红”三色预警机制。对执行不到位、公开不规范的学校,根据问题性质与整改情况动态标识风险等级,实现从提示约谈到挂牌督办的分级处置,推动监督由事后问责向事前预防延伸。
牵头单位:教育局;
责任落实单位:教育局;
完成时限:2025年12月底前。
19.严肃执纪问责。建立全链条线索集中管理机制,对各渠道发现的涉及食品安全和经费管理的问题线索,统一归集。依托党工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协同排查,并会同纪检监察机关进行研判,深入挖掘背后的责任、作风与腐败问题。对涉嫌违纪违法的,坚决移送,确保应移尽移、形成震慑。
牵头单位:教育局;
责任落实单位:教育局、市场监管局;
完成时限:2025年10月底前建立机制。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万盛经开区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专项整治“突击战”工作专班(以下简称“专班”)。专班由党工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直接领导,其成员单位由党工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全体成员单位构成。专班下设办公室在教育局,负责日常协调与落实。各学校(幼儿园)校(园)长为校园食品安全与膳食经费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二)严格考核问责。将此项工作纳入相关部门和学校的年度考核范围。对工作推进不力、问题整改不到位的,进行通报批评;对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或出现严重膳食经费管理问题的,依法依规严肃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责任。
(三)加强宣传引导。建立典型案例报送与推广机制,鼓励学校报送创新做法或典型经验,由专班汇总并全区推广,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广泛宣传专项整治工作的重要性和政策措施,推广优秀经验和做法,适时通报典型案例查处及线索移送情况,强化警示效应,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监督校园餐安全的良好氛围。